泵頭/酒精/紙品價格最高漲5倍!原料包材漲價潮已來?丨抗疫?


文丨化妝品報記者 胡奇
疫情給化妝品產業鏈帶來的負面影響已毋庸置疑。短期來看,線下化妝品零售遭遇最直接的沖擊,而需求萎縮造成的訂單縮減,也會使上游化妝品制造業和原料供應市場顯露蕭條。更讓人始料未及的是,化妝品上游產業鏈條在這個特殊時期陷入一場漲價風波,而這場風波已經率先從包材領域漲出了聲勢。
“瘋狂”的紙類和消殺產品包材
受疫情影響,運力及復工人員不足,紙廠為了搶購原材料,開始提高廢紙采購價,基本每天每噸漲價50元,成本逐漸向下游轉嫁。2月17日前后,中小原紙廠每噸提價50-150元,珠三角、長三角的紙板廠也紛紛漲價5%-15%。造紙行業的漲價潮已經完成了從原料廢紙到成品紙箱的傳導。
這對使用紙類包材極為普遍的化妝品行業來說不是什么好消息,上海全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方祥銘告訴化妝品報記者:“目前紙類包材確實存在明顯的漲價現象,一旦超過我們的忍受程度,就會引發下游化妝品生產訂單漲價,或者只能請求客戶自行采購包材,這種因素并不是我們制造企業所能控制的。”
除紙類包材外,疫情也催生大量企業做起了消殺產品生意。2月24日,工信部總工程師田玉龍也在國務院新聞辦發布會上表示,在庫消殺產品生產企業已達480多家,消殺用品前期供需矛盾已明顯得到緩解,但同時,各種規格的塑料瓶、泵頭、標簽、紙箱等包裝材料仍然短缺,導致民眾需求量最大的小瓶裝酒精供給相對缺乏。
而因供應鏈短缺問題,按壓泵頭與噴霧噴頭漲價最為嚴重,記者了解到,部分地區單個按壓泵頭從0.4元漲到0.9元,單個噴霧噴頭從0.3元炒到了1.6元,而這些包材同樣廣泛應用于化妝品領域。
受當前包材價格形勢影響,已有部分化妝品企業著手更換包材,降低生產成本,維持利潤水平。
消殺原料價格暴漲,部分為化妝品通用原料
與具有可替代性的包材不同,化妝品原料價格上漲帶來的影響更難抵擋。而此次原料漲價的源頭也要追溯到對消殺產品原料的龐大需求。
上海中獅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市場總監李青礬指出,消殺產品相關的原料價格有明顯上漲,而且,消殺產品的原料中也有一些與化妝品相關,例如卡波姆等增稠劑,在消殺類的凝膠型產品中屬于必需原料,但同時也是大量化妝品的重要原料之一。另外,消殺產品大量使用的酒精(乙醇)也是常見的化妝品原料。
事實上,消殺類原料的漲價幅度遠比想象中更夸張,一位廣東化妝品原料供應商余麗(化名)表示:“卡波姆系列基本處于斷貨狀態,并且價格普遍上漲20%-50%,以前每公斤100多元,現在甚至被炒到了300多元。另外,酒精價格也漲了一倍,而且價格翻倍還拿不到貨,疫情當前戰略物資要按計劃分配。”
受交通管控等因素影響,物流不通暢也是原料漲價誘因之一。該供應商介紹,年初有外地客戶需要幾十噸酒精,但因為物流的問題,跨區運輸十分不便,無法運到對方工廠,年前也有一些訂單庫存無法運輸,也正因此,各大制造企業只能在本地采購原料,需求激增也導致價格水漲船高。
另外,原料供應商普遍有著年前清庫存的慣例,根據當前訂單備貨,一般不會壓庫存,因此在面臨年后突如其來的龐大需求時,庫存及產能都無法跟上節奏。
化妝品原料并未全面漲價,風波將隨疫情止息
整體而言,上游化妝品原料供應商處于訂單激增,但人力、運力、產能、庫存均不充足的局面,但幸運的是,原料短缺和漲價仍以消殺產品為主,對化妝品原料也存在一定影響,但并未出現全面漲價的局面。
對此,李青礬認為:“因為大量化妝品企業都在忙著生產消殺產品,大部分化妝品原料的需求其實并未擴大,反而由于疫情影響,化妝品的需求是下降的,因此據我了解,絕大多數的化妝品原料暫未漲價,這是供需關系決定的,如果沒有什么變化,不太可能出現突然漲價。”
但在化妝品原料供應商眼中卻是另一番景象。“其實也不可避免會出現一些化妝品原料漲價的情況。”余麗對此深有感觸,她表示:“現在最頭疼的應該是原料供應商們,目前整體復工復產率并不高,而如今不能減員,也不能減薪,還有房租等各項成本,原料商們的壓力或許也會導致價格上漲。”
余麗介紹到,前幾年廣東打擊小散亂污企業,原料供應商們經歷了一次大整頓,紛紛在環保上投入巨大以確保正常生產,規范化所帶來的成本上升無法避免,而疫情帶來的停工停產形勢會更加嚴峻,還有潛在的違約風險,中小原料供應商的資金鏈可能會出大問題,而這些壓力最終都會轉嫁到下游。
所幸,這場上游產業鏈漲價風波并非長期市場變化醞釀出的一場浪潮,而是疫情突發帶來的供需結構變化、中間環節阻塞,從而導致了短期價格波動。2月15日,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國家藥監局、國家知識產權局已發布了《支持復工復產十條》,號召企業保持物價穩定,甚至組織近8千家企業參與“保價格、保質量、保供應”承諾活動。
可以預見,隨著疫情結束,復工復產的號角逐漸吹響,并成為社會主旋律,這場漲價風波終會漸漸平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