濃妝淡抹創始人薛孝香開講:平價大眾美妝店的生意邏輯在哪?丨定位與客流?


△濃妝淡抹化妝品連鎖創始人薛孝香
創立于2003年的濃妝淡抹以福州福清為大本營,歷經十余年的穩健發展,逐步成長為中國化妝品零售標桿企業,在2016中國化妝品百強連鎖店榜中名列第13位,且在全國許多化妝品店向輕奢化妝品店轉型時,濃妝淡抹始終堅持著做大眾生活美妝店。“濃妝淡抹只做平民大眾的老百姓生意。”薛孝香在演講中表示。
濃妝淡抹為什么堅持平價?
“趨利避害是人的本能,對自己有利就會有想法、有行動!”演講伊始,濃妝淡抹化妝品連鎖創始人薛孝香指出,顧客除了買她想要的,還要占點便宜,而以平價定位做落差,即是驅動她想要的又增加了其占便宜的愉悅感,更有利于提高門店進店率和客單成交率,而這也是濃妝淡抹多年來堅持平價定位的原因所在。
實際上,在確立店鋪平價定位之前,2008年前后,濃妝淡抹也曾跟風做過輕奢轉型,但卻在發展之中遭遇了諸多問題。第一,客單價越來越高,進店客流量下降;第二,客單價越來越高,門店形象越來越好后,店鋪經營的品類卻越來越窄;第三,店鋪開始聽從品牌做活動、做沙龍、做品牌營銷,做好品牌銷售,但卻忽略了聽從消費者的聲音。基于這三點,薛孝香開始思考濃妝淡抹未來的發展該往哪走,怎樣的定位才真正適合店鋪長久發展。
“原本我們開一家粥鋪生意可能還不錯,賺了點錢之后我們把店鋪升級為飯店,我們發現喝粥的人不來了,飯店的客人進店發現沒有他想吃的菜,酒店的客人又不屑于來飯店消費,店鋪變得不倫不類。”據悉,濃妝淡抹于2003年開店,在最初的三年里,雖然店內的客單價僅在50元左右,但平均客單數卻有300左右;后來,隨著國際化妝品牌的進入,客單價隨之上漲至180元左右,客單數卻減少到100以下。薛孝香意識到,繼續這樣下去不行。他認為,開店沒有人氣就不能可持續發展。
薛孝香認為,如果門店想要持續經營,就必須自主,沒有自主的思想就不可能成為自己的店,而是淪為某品牌的店,要堅持開自己的店、開消費者的店以及開老百姓的店。
由此,濃妝淡抹發展到2010年到2011年時,開始對目標消費者進行重新梳理:明確只做平民老百姓的生意。在薛孝香看來,當消費者水平不斷升級,從沒錢到有錢,如果店鋪的經營方式也隨之升級變化,那么門店就只是在做小眾人的生意,因為越來越有錢的消費者畢竟是少數。同時,基于對目標消費者的鎖定,濃妝淡抹明確了“大眾美妝生活店”的定位。
在薛孝香看來,定位門店的根本不應該只是源于代理商、品牌商引導或是盲目跟風,而是要追根溯源,找到本質,化繁為簡,直指核心,是在原始森林中理出一條逃生之路。
如何從定位中找到市場更大份額持續發展?
“在中國,我們可以將消費者大致分為三個部分:高等收入群體、中等收入群體和大眾收入群體。數據顯示,月均收入50萬元以上的高等收入群體,約為5千萬人;月均收入2萬元以上的中等收入群體,約為1.5億人;月均收入5千元左右的大眾收入群體,約為12億人。”由此薛孝香表示,中國市場貢獻份額最大的依舊在于這12億大眾收入群體,專營店先要明白主要把貨賣給誰,了解門店主要客群的特征,定位才能更加精準。
在對受眾有了精準把控后,老板在門店布局與定位上便能更側重于迎合大眾群體喜好。在門店品類布局上,以日常生活所需品類為主,圍繞大眾群體特征習慣進行定價、促銷、稱呼。圍繞大眾群體經常聚集的地方開店、裝修、宣傳。在薛孝香看來,平價跟大眾是劃等號的,平價背后的核心是鎖定大眾群體。
那么,在受眾定位和門店定位都確立之后,經營者在經營思維上也需要轉變和定位。薛孝香具體解析了經營者思維定位的四個關鍵點:分工,即公司設計組織架構分工明確,極盡細化; 分名,辭掉總經理,專職當老板,公司事務親力親為,事無巨細;分利,具體來說就是分超額、分利潤、分減虧、分股份;分未來,實現共創共享,所有權和管理權分離。
薛孝香表示,與大眾生活息息相關的品類才是永不過時的,他介紹今年6月由福建濃妝淡抹品牌管理有限公司、德清武康全雅日用品店 、廣西悅顏千千色企業管理有限公司、常州市締凡化妝品有限公司、揚州佳佳企業管理有限公司共同成立的“完美組合”后,堅定地明確了自己的定位一一生活美妝店。以老百姓日常生活用品為主,美妝用品為輔,實現生活用品占比50%。以布場、喊麥、游街、派單等傳統的、過時的方式來引流。
在他看來,在渠道多元的今天,我們無法改變渠道,只能提高復購。另一方面隨著流量成本越來越高,我們很難從線上獲得新的流量,只能在線下攔截傳統渠道的流量。
本報記者 李躍躍 整理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