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色師為什么那么火?| 美妝店突變 ③


文丨化妝品報記者 范歡
2019年10月調色師在廣州開出首店,旋即引爆業內;2020年1月全國拓展50家門店,遍布廣州、深圳、北京、上海、西安、長沙、天津等20余個城市的標桿型購物中心,截至目前,調色師門店總數已經超過100家。
作為全國首個大型彩妝集合業態的締造者,調色師不論在速度,還是人氣上都直接引爆了整個“新彩妝經濟”。而彩妝集合店“頭號”玩家的爆紅絕非偶然,事實上,調色師的打造歷經了兩年的調研、孵化和籌備。大規模集合+快時尚速度的創新模式重構業態,獨特的空間美學打造吸睛亮點和沉浸式體驗,以及數據驅動不斷迭代品牌和陳列,持續給消費者新鮮感,以上種種讓調色師誕生即是“爆品”。
強勢入局,開拓美妝零售全新賽道
當零售市場進入存量時代,90后、00后新消費人群逐漸掌握流量話語權,如何“圈粉”年輕人,成為所有商家和品牌的關鍵議題。眼下中國彩妝市場正值爆發期,站在風口的調色師瞄準14-35歲目標客群,開創性地打造了以彩妝集合店為載體的全新社交空間。
平均300平方米的調色師一反傳統護膚彩妝店“千篇一律的黑”,極簡的空間場景,運用漸變調色板的概念、多種色彩組合,以更熱烈的彩色打造高顏值+科技感的門店。馬卡龍玫瑰色系的敞亮門頭、白色LED燈式的“THE COLORIST調色師”標志和整面弧形彩虹墻在周圍一眾深色系門店中脫穎而出。店內標志性的打卡元素“彩虹美妝蛋墻”“彩虹色口紅墻”成為其專屬視覺名片。此外,創造性地“九宮格”陳列設計,充分展現了每個彩妝品牌的特色與魅力,恰到好處地融入彩色元素。
在選品上,作為目前國內最大的彩妝集合店,調色師將全球優質彩妝品牌與消費者連接起來,以“大規模集合+快時尚速度”的迭代模式,為年輕一代提供“高品質、個性化、設計感”的精選產品和美學體驗。店內產品覆蓋海外、國貨以及小眾品牌等一百多個品牌,包括美寶蓮、花印、CANMAKE、KISSME、Za、MISTINE、UNNY,以及國貨滋色、稚優泉、卡婷等年輕人必買的“網紅”品牌,涵蓋唇部、眉部、眼部、底妝、指甲及化妝工具等品類,可滿足所有的彩妝需求。
此外,調色師不僅集合了全球優質的彩妝品牌,也是首個在國內引入男士彩妝、無性別彩妝、護膚彩妝等前沿概念的彩妝集合店。店內還設置了以COACH、Moschino、范思哲、BVLGARI寶格麗等香水品牌為主打的禮品專區。
在陳列上,按“品類區+品牌區”來劃分美妝區域。店鋪中島位置擺放了多個獨立品牌專柜,熱銷產品的特色都被一一標識出來。公開數據顯示,調色師月度SKU上新的比例高達18%。調色師會根據每月的銷售數據,對品牌、陳列、空間進行一定的動態調整和刷新,不斷給消費者帶來新鮮感。
作為一家彩妝集合店,調色師還提倡“去BA”,一反傳統門店店員“跟屁蟲式”推銷,采用絕不打擾式服務,只有消費者有需要時,專業店員才會提供幫助,讓顧客充分享受購物的樂趣。同時,調色師還做到了“全比例試用”,在試用裝上的投入占比接近15%,給予顧客零壓力地試妝體驗。
憑借差異化的模式定位、精選而豐富的SKU、反傳統的色彩視覺符號,調色師以一個純粹、自由的彩妝業態一出現便引爆市場。贏商大數據顯示,調色師在廣州和深圳的首店開業期間,單日進店客流量一度高達1.5萬人次,限流隊伍長達百米,創造了首店首月超400萬元的驚人業績,被創投圈及美妝圈譽為“2020年美妝領域的最大黑馬”“彩妝集合店之王”。被稱之為彩妝領域第一家現象級彩妝集合店,調色師正在改寫美妝零售賽道。
彩妝品牌的線下孵化器
作為國內首個超大型彩妝集合業態,調色師是國內外優質彩妝品牌探索新零售的核心陣地,重點扶持和孵化一批合作品牌。這其中包括來自歐美日韓的優質小眾潮流品牌以及與調色師調性符合、潛力巨大的國產品牌等,推動品牌的市場增長,引領新彩妝時代。
調色師主打平價+輕奢的品牌定位,在當前國內化妝品行業品牌泛濫的背景之下,提出了“優中選優、四級篩選”的精選模型。去年11月,調色師推出TCP計劃,首批深度合作的30多個品牌中,中國區全渠道獨家品牌占比15%,中國區線下渠道獨家品牌占比45%,國內購物中心獨家品牌占比超過50%,國內購物中心彩妝集合業態獨家品牌占比超過85%。
今年一季度,調色師TCP計劃新增10個全球品牌,其中有8個是護膚品牌。如美國“成分護膚”寶拉珍選、韓國極簡成分主義品牌RNW如薇、國內植物護膚尋薈記、國內“原液之父”蝶芙蘭、國內發酵護膚才木始、爆紅小紅書的成分品牌943、法國嘉法獅實驗室聯合品牌致己新顏以及開平牽牛生化制藥旗下品牌素姬等。
而在調色師最為擅長的彩妝板塊,除了原有的稚優泉、卡婷、滋色等國潮彩妝和CANMAKE、KISSME、WET N WILD等海外潮牌,還新增了韓國知名彩妝師品牌Pony Effect和Morphe等線下獨家品牌。
事實上,品牌在存量市場競爭中,獲取流量愈加困難,純電商品牌也開始轉型線下,增加流量獲取的渠道。調色師不僅僅是品牌線下的一個銷售渠道,還以服務品牌的維度為品牌提供一個重要的發展平臺。
根據去年11月的數據預測,一年時間內,30多個首期合作品牌在調色師的成交額將超60億元。某些品牌在調色師單月銷售額甚至能達到其在普通店鋪半年的銷售額。這對品牌而言是合作跨越性的一步,對化妝品零售業態而言,也是開創性的一步。
開啟彩妝新零售的全新業態
2020年暴發的新冠疫情使實體經濟遭受重創,撐不下去的商家早已繳械投降。惶惶當下,以調色師為代表的美妝零售新物種,卻逆勢穩健拓展,為亟待恢復人氣的商場帶來客流,也給實體零售從業者提供了參考的范本。
調色師正以行業顛覆者的姿態搶占全國TOP城市及商圈,多地多店開業后均成為同業態的人氣及銷量冠軍,屢次刷新行業紀錄。例如,成都、珠海、南京等多地區首店無促銷情況下位列各項目同業態第一,為所在購物中心強勢拉動客流數十萬人次;沈陽、大連及南昌等多個城市首店業績甚至趕超全場主力店,奪得銷售額冠軍。
在“實體零售寒冬”焦慮之下,調色師以足夠比拼線上的客流和銷量,點燃了實體零售的希望,也給購物中心注入了強心劑。眼下,調色師受到了全國優質頭部購物中心的高度青睞,但調色師并未放寬要求,對場地拓展依然有著高門檻和高要求,并以自營模式來保證整體品牌的調性與質量。
傳統彩妝銷售重服務,對人力的要求高,顧客體驗卻未能達到很好的效果。對彩妝銷售而言,亟需找到一個突破口,而調色師的出現,不僅給消費者提供了一站式購物體驗,也為行業注入了新鮮的血液,開啟了中國彩妝新零售領域的全新業態。
但是隨著調色師、HARMAY話梅等美妝新物種異軍突起,實體零售即將進入新一輪洗牌。聚焦彩妝垂直領域,不斷邁進的調色師強勢拉動國內彩妝新零售市場,將推動彩妝零售業態的變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