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吸粉到裂變,化妝品店的私域秘訣丨解碼私域流量⑤


文丨化妝品報記者 王欽
近年來,實體零售舉步維艱,私域流量、線上社群營銷已成為化妝品店維系生存的剛需。根據有贊發布的《2020美妝行業發展趨勢洞察》,從2018年Q1至2019年Q3,有贊線上美妝類目的交易額增長勢頭,已經遠遠高于國內化妝品零售總額的整體增長,“私域流量經營模式盛行,社交營銷成為品牌商拓展市場剛需。”
2020年年初的疫情,不少連鎖閉店時間長達一個月甚至更久,這也讓私域流量這一話題備受終端的關注。在客流下滑、門店坪效降低、各項成本高企的背景下,私域流量似乎成為了終端店唯一可以提升銷售的方式。但是對經營線下生意的化妝品店而言,怎么“玩轉”私域流量,拿什么“玩轉”私域流量,都是值得探討的話題。
吸客:從公眾號向社群轉移
微信公眾號的打開率在降低,這是毫無疑問的事實。四川金甲蟲連鎖的微信公眾號擁有260萬粉絲,幾年前,其推文幾乎每篇都是10萬以上的閱讀量,而當前金甲蟲的頭條推文閱讀量大多只有7萬左右。金甲蟲創始人劉船高在接受媒體采訪時也坦言:“我們公眾號的打開率有很大下滑,現在經常10萬都達不到。”
這也就導致過去以關注公眾號來“俘獲粉絲、推文變現、關系維護”的私域流量運營模式逐漸走向沒落。實際上,對于化妝品店而言,其線上營銷的主戰場已由公眾號轉向社群。而基于微信的生態,當下化妝品店的社群營銷鏈路已經囊括了公眾號、微商城、小程序、直播等環節。
某百強連鎖負責人告訴記者,以贈品讓利的形式拉顧客進群確實是門店建立社群最通用的方式。“BA拉客戶進群,贈送家清、消殺、日用百貨等產品讓利顧客,這是最簡單有效的。”該負責人表示,化妝品店消費者最大的需求不是折扣,而是解決問題,而微信群良好的互動性就能完美地滿足這個需求。相反,傳統的公眾號最大的問題在于互動性差。“這也是我們放棄公眾號轉向社群的原因,目前公眾號只作為企業宣傳和大促宣傳的平臺。”
另一連鎖負責人告訴記者,目前社群引流和支付系統直接掛鉤,“門店微信支付的顧客會直接轉化到線上,節省了很多成本。”同時,該連鎖還對社群內的客戶進行分層管理,部分高階客戶同樣可享受贈品的福利,該連鎖的社群也被直接命名為“寵粉群”。
轉化和留存:內容營銷是核心
在納新和社群搭建完畢后,如何把顧客長久地留存下來,可以說是終端店的一大難點。某化妝品連鎖負責人無奈地告訴記者,讓顧客加了微信群后,“往往就變成了死群,除了秒殺活動和偶爾發紅包,基本‘炸不出’活躍用戶。即使是放上直播鏈接,觀眾也很稀少,直播間彩妝秒殺活動的銷量也很一般。”
的確,在社群里發送毫無價值感的促銷海報是社群營銷的大忌。在該負責人看來,這樣的玩法只會讓消費者對價格“更無感”,進而把他們推得更遠。“如何提供優質的內容,維系和顧客的關系,進而實現留存和長久變現,是一個不容忽視的問題,在這一塊,我們的確還沒有找到比較系統和可操作的辦法。”
但一些大型連鎖卻已摸索出一套可行的方案。2020年年初,橙小橙創始人周建雷在直播時曾透露,橙小橙社群內運營的內容分為新品試用、素人改造、熱點話題互動、美妝技巧、視頻教學、節日福利等板塊。每個板塊都有細節、文案和圖片排版規則的要求,以干貨內容和顧客發生“強聯系”。這樣會讓顧客覺得多了一個貼近他們的“網紅KOL”,而非毫無用處的微信客服。據了解,2020年3月的活動中,橙小橙4個直營店的內容運營社群的轉化率達到了20%,有1280人下單,實現了140萬元的銷售。更值得一提的是,店鋪的客單價提升到了300元以上。
值得注意的是,不少大型連鎖似乎在內容營銷這一塊都做得比較成熟。西南地區某百強連鎖圍繞社群搭建門店的微信視頻號、抖音號,以短視頻形式向社群輸入彩妝教學、大促方案、企業文化、主播互動等內容,借此和顧客建立聯系。該連鎖負責人告訴記者,目前公司有專人團隊負責輸出內容,包括但不限于原創圖文素材、朋友圈文案、短視頻、直播腳本。
“當線上的內容做得足夠到位,門店店員根本不需要去發傳單了,重點放在顧客承接上,然后把顧客落到私域流量池,做深度運營。”滿婷新營銷研發負責人劉彬認為,內容的創作生產是私域流量運營的核心競爭力。
復制裂變:分銷模式下的“老帶新”
當下,線上流量獲取越來越難已成事實,這也就催生了一批新型電商,例如拼多多。眾所周知,拼多多的成功在于“其獨特的社交電商”模式,即以“用戶分享”為核心,以游戲、砍價、拼團等讓利的方法讓既有用戶拉新,實現快速裂變。這樣類似于“病毒分裂”式的拉新模式,其效果極其顯著。
而在門店客流下滑和私域流量運營如火如荼的背景下,不少化妝品店的社群也開始采取類似拼多多分享裂變的模式,實現私域流量的長期變現。這其中,最典型的裂變模式就是“分銷員體系”,即把用戶發展為門店線上商城的分銷員,以銷售抽傭獎勵分銷員,進而一級一級往下發展、裂變。
記者在“美林美妝拼團”小程序看到,安徽美林美妝線上分銷員以“會員”為主體,分為“普通專享會員、大師專享會員、至尊專享會員”三種。只要用戶購買198元升級禮包即可成為美林美妝普通專享會員,享受福利包括“購買商品獲3%-28%返利,分銷商品獲3%-28%利潤,直屬銷售賺取間接利潤1%-20%”等。
而在福建巧遇化妝品連鎖,顧客線上開店的傭金則更高,可獲得5%-10%讓利,但所有顧客只能發展一級分銷,不能無限分裂。
以抽傭的形式發展線下客戶,成了裂變玩法的核心,但實際運營起來并不容易。西部地區某百強連鎖負責人告訴記者,分銷員模式最大的難點在于培訓團隊的搭建。“交了錢成為分銷員的客戶其實是需要培訓的,不然沒有效果,這一塊耗費了我們很多精力。”該負責人透露,當下來看,裂變效果其實一般。“這樣的裂變玩法,需要各個部門密切配合,不斷地升級,但化妝品店的核心生意畢竟在線下,精力有限。”有贊CMO 關予也認為,門店的分銷體系看起來簡單,在經營上仍然要具體化、系統化。“首先,要統一設計分傭規則,調整你的KPI,甚至調整總部的組織架構;其次,要賦能分銷人員,說服他們配合,以及配合之后該怎么做;其三,用績效去解決意愿度問題。”
另一方面,某連鎖負責人則不看好分銷這樣的裂變模式。他認為,私域流量運營的核心在于門店的品牌力。“只有到過店、實地體驗的顧客,才會相信我們的品牌力和產品力,才能夠轉化為我們忠實粉絲,我們認為,‘老帶新’最關鍵在于帶去店里,而非發展線下抽傭。”該負責人認為,對顧客黏性弱,服務屬性低的門店來說,分銷員體系或許可以為門店提供增量,是比較合適的。但對需要長線經營的門店來說,其門店的品牌力更為重要,分銷員體系或許就不適用了。
一段時間以來,化妝品店非常注重私域流量這一話題。但能夠真正玩轉“私域流量”的化妝品店并不多。總體來看,以往有會員體系的大型連鎖,其私域流量運營可以說“先人一步”,畢竟底子厚、不缺錢,想做什么就能立刻上馬。而未來一段時間,隨著互聯網繼續向低線市場普及,越來越多的中小門店都將面臨“私域流量運營”這一繞不開的話題。客觀地說,私域流量既然是基于老用戶的運營,那么對任何規模的門店來說,只要勇于嘗試,機會都是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