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游企業緣何成為資本眼中的香餑餑


文丨化妝品報記者 李躍躍
回顧2020年全球大類資產表現,深圳創業板表現最好;美國頭部新經濟公司表現次好,臉書、亞馬遜、蘋果、網飛、微軟、谷歌六家企業實現近50%的增長;納斯達克交易所實現超過30%的增長,滬深300、MSCI中國均有良好表現。此外,受疫情影響,石油和大宗商品的資產表現最差。
從不同市場的資產表現可以看出,資本正在涌向中美兩國的科技和新經濟領域,在目前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新發展格局,以及資本市場全面注冊制改革下,有兩大行業的發展以及資本化的趨勢是確定的,一是硬科技行業,二是新消費行業。而反觀化妝品領域近兩年的資本投資走向,這一論斷顯然恰如其分。
需求爆發吸引資本涌入,美妝上游企業掀IPO熱潮
伴隨著移動互聯網的興起,美妝界可謂風起云涌,直播平臺的迅猛發展及“全民帶貨”的爆火,拉動了民眾對于美妝產品的消費需求,更帶動了國貨美妝成為社會性的消費現象,諸多新品牌如雨后春筍般涌現,一時間讓人迷了眼。
有市場的地方就有資本,2020年以來,美妝行業在資本市場的表現愈發強勁。美妝全產業鏈迎來IPO熱潮——從上游原料商、包材商,到中游品牌商、TP商,再到下游零售商等,可謂遍地開花。而不同于以往上市企業主要為品牌商,近兩年美妝上市企業中化妝品上游企業的聲量空前高漲。據不完全統計,無論是在美妝上游原料領域,科思股份、愛美客、華業香料、益海嘉里(寶潔供應商)等均已相繼上市,創爾生物、金三江、新瀚新材也已過會,而寶潔、歐萊雅原料商麗臣實業已披露招股書。尤其是香精香料領域,去年有6家本土香料企業相繼奔赴IPO之路;在美妝上游包材領域,錦盛新材、嘉亨家化已成功上市,科絲美詩、屈臣氏包材商艾錄股份已過會。
市值角度來看,僅2020年新上市的8家企業合計市值便已超1893億,貢獻產業鏈近一半市值,且后續經營狀況可圈可點。上游原料商方面,于2020年9月28日在深交所創業板A股上市的醫美龍頭愛美客,是繼華熙生物和昊海生科之后的又一家國產玻尿酸行業中的頭部上市公司,其上市伊始便以849億元成為A股美妝產業鏈市值最大公司,更在上市僅五個月之后,股價瘋漲11倍,今年2月18日,其市值高達1597億元,成為當時A股第三只單股價格突破千元的公司,勢頭強勁。
立足2021年,資本對于上游企業的加持熱度依舊不減。以今年3月24日上深交所創業板A股嘉亨家化為例,作為強生、上海家化、郁美凈、貝泰妮、百雀羚、殼牌、益海嘉里等國內外知名品牌公司包材供應商,嘉亨家化自2017年以來營收增長穩健,目前總市值達到了49.78億元。此外,國內專注化妝品功效原料研發生產企業——珈凱生物也在近日完成B輪融資,獲得了來自溫氏資本、華熙朗亞等投資入股。據悉,截至目前,珈凱生物所屬領域生產制造本年度共有15筆融資。
毋庸置疑,作為長居化妝品行業幕后的上游企業如今正在被資本看見。
原料研發C位當道,政策加持又送東風
那么,為何上游企業會成為資本公司的座上賓?原因或可歸結為以下幾點:
1、美妝產業依然繁榮,國貨市場潛力巨大
事實上,美妝上游企業備受資本關注與行業的高景氣度不無關系。根據Eurmonitor數據,隨著消費升級,我國化妝品行業2000年步入成長期,2004年至2019年復合增速9.92%,2019年我國化妝品行業市場規模達到4225億元。中國化妝品市場規模居全球第二,僅次于美國。
2020年新冠疫情之下,各行各業遭受不同程度的打擊,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去年3月化妝品類零售同比增速為-11.6%,但次月便迅速轉正,此后也一直保持高于行業復蘇水平,成為恢復最快的品類。
此外,受到疫情影響,出口貿易受阻,而內循環經濟下,包括化妝品在內的快消品表現更為穩健。在消費鏈路越來越短的當下,不可替代的上游企業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這一曾經相對冷門的領域也被資本所看好。
2、原料研發C位當道,技術壁壘更高
上游原料企業火爆背后代表了化妝品另一行業趨勢——“成分黨”興起,不難發現,當前美妝企業的新品開發能力具有核心戰略意義。以最近風靡市場的品牌研發熱為例,4大新銳品牌——完美日記、花西子、薇諾娜和溪木源的母公司陸續官宣布局研發中心,紛紛計劃開展試驗技術研究、產品技術開發等相關業務,其主要目的則是對準功效風口,在這個層面,上游企業無疑是重要的一環。
在獲得資本融資的一眾上游企業中,創爾生物擁有應用活性膠原生物醫用材料制備關鍵技術,具備進行活性膠原原料、醫療器械及生物護膚品的研發、生產及銷售能力;新瀚新材主營則為芳香族酮類產品的研發、生產與銷售,在化妝品原料領域,公司核心產品為HAP,主要用于抗氧化、舒緩以及促進防腐,應用于中高端面霜、面膜等等,可見諸多上游企業在功效研發方面具備極強的競爭力,擁有較強的技術壁壘和不可替代性。
3、上游企業凈利高,盈利水平愈加可觀
一直以來,在注重營銷驅動的化妝品行業,上游企業受關注度較低,但記者在分析近年成功上市的上游企業營收報表之后發現,不少企業的毛利率和凈利率甚至高于品牌方,盈利能力一流。
2019年,愛美客和創爾生物的毛利率分別為92.63%和83.51%,愛美客凈利率高達52.42%;玻尿酸全產業鏈公司華熙生物,2019年財報顯示毛利率接近80%,凈利率超30%;2020年新上市的化妝品包材商錦盛新材,凈利率達到19.14%。此外,在這些上市企業中,研發能力越強不可替代性則越強,部分企業在細分領域甚至形成寡頭優勢,盈利水平高也屬意料之中,而這樣的“鈔能力”也讓資本趨之若鶩。
4、政策紅利強強推進
今年7月,資本市場助力制造業發展再次被提及。工信部、科技部、財政部、商務部、國資委、證監會6部門聯合印發的《關于加快培育發展制造業優質企業的指導意見》提出,加強企業融資能力建設和上市培育,支持符合條件的優質企業在資本市場上市融資和發行債券。此外,《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也提出,推動中小企業提升專業化優勢,培育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和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
另一方面,資本市場注冊制改革不斷推進,多層次的資本市場在助力制造業企業IPO發行、債券發行等方面愈加通暢。科創板聚焦支持“硬科技”企業融資,開市兩年來運行平穩。數據顯示,自2019年7月22日科創板正式開市以來,科創板上市公司已超300家,總市值突破4.5萬億元。截至今年5月,在科創板的上市企業中,新一代信息技術占比36%,高端裝備制造占比16%,新材料占比13%。
對此,上海佳標包裝材料有限公司CEO辜家標感慨表示:“企業的發展都有著時代的烙印。受國內國外形勢影響,國家正在重視上游企業的發展動能。而高端制造業本身具有技術密集、高附加值的特點,該行業發展離不開持續研發資金的支持,而科創板的推出為國內發展高端制造業、推動產業升級,提供了豐厚沃土。相信,未來在類似的科研技術領域,有望上市的企業會更多。”
在另一方面,資本市場對于上游企業的偏愛也來自于上游端的獨特屬性,作為提供“彈藥”的核心端,美業生態圈無論如何角力,也無論哪一方存活,只要市場大環境繁榮向上,上游企業都能隨著市場增長而獲益發展。
資本進入上游,像一把無形的手將眾多幕后企業托舉而出,也吸引了更多在美妝細分賽道掘金的創業者,當人民幣玩家試圖用真金白銀堆砌化妝品產業的新地標時,作為看客的我們不妨讓子彈再飛一會兒。
用戶評論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