變貴的“功效宣稱”丨漲后余生③


文丨化妝品報記者 李碩
2021年5月1日,《化妝品功效宣稱評價規范》(以下稱《規范》)正式施行,國內化妝品備案隨之正式跨入“功效評價時代”。
根據《規范》,自2022年1月1日起,化妝品注冊、備案時,注冊、備案人應對化妝品的功效宣稱進行評價,并上傳產品功效宣稱依據的摘要。
2021年5月1日前已注冊或備案的化妝品,注冊人、備案人應當于2023年5月1日前,對化妝品的功效宣稱進行評價,并上傳產品功效宣稱依據的摘要。
2021年5月1日-12月31日期間注冊或備案的化妝品,化妝品注冊人、備案人應當于2022年5月1日前,對化妝品的功效宣稱進行評價,并上傳產品功效宣稱依據的摘要。
簡單來說,如今,留給化妝品企業為老產品“補做”功效宣稱評價的時間,以及給新品“現做”功效宣稱評價的時間都不多了。
成本上漲
新規落地前,國內化妝品備案或注冊前需依據《化妝品安全技術規范》(2015版),除了防曬類化妝品需要做功效測試外,大部分化妝品需進行九項檢測項目,包含汞、鉛、砷、鎘、菌落總數、耐熱大腸菌群、銅綠假單胞菌、金黃色葡萄球菌、霉菌和酵母菌總數,單產品備案成本不超過千元。
現今,化妝品除了要自證安全,也要驗證標簽宣稱和實際功效的一致性。根據《規范》,功效宣稱檢測方式包括人體功效評價試驗、消費者使用測試和實驗室試驗等,其中祛斑美白、防曬、防脫發、祛痘、滋養、修護6項功效宣稱必須做人體功效評價試驗,也是業內報價最高的檢測方式。
據了解,市面上,檢測機構對防脫發功效單個產品檢測費用報價在23-27萬元之間;祛斑美白功效檢測費用為17-23萬元;祛痘功效檢測費用為5-16萬元;防曬功效檢測費用為5-8萬元;修護、滋潤功效檢測費用報價約5萬元。檢測價格浮動的主要因素包括檢測方法、檢測范圍、產品適用對象以及志愿者招募難易程度等。
以生產、銷售防脫產品為核心業務的霸王集團CEO陳正鶴對《化妝品報》坦言:“功效宣稱評價影響了霸王舊品的系統備案和新品的上市速度。”目前,霸王正在對所有產品進行梳理,根據功效、成分、原料等因素,對產品的功效關鍵詞進行精確化,以控制企業的成本。“霸王將在投入成本和市場需求中找一個平衡點,輸出一批標桿性的產品。” 陳正鶴表示。
可以預見的是,當霸王這樣年營收近3億元的成熟企業都開始重新梳理產品架構、有意識地控制成本時,其他中小型化妝品企業面臨的化妝品注冊、備案的成本上漲壓力可想而知。
某代工廠負責人表示,“此前,只有防曬類產品需要做功效測試,但新規出臺后,在防曬之外,又新增祛斑美白、防脫發、祛痘、滋養和修護五個功效需做人體功效評價,并且,控油、舒緩、保濕類基礎功效類產品也需做相對應檢測項目。”他認為,“除了成本外,功效檢測周期幾乎需要耗費半年時間,同樣會影響工廠生產。”
變化即機會
據某業內人士預測,隨著《規定》落地,未來,化妝品的功效宣稱將更加聚焦。因為,若一個產品宣稱多重功能,極有可能出現銷售收入達不到開發成本的情況。此外,隨著產品開發周期變長,化妝品企業將更注重開發長生命周期的大單品,若一味只推爆品或跟風品,成本和時間都是不允許的。
活泉品牌總裁顧勁松近期接受《化妝品報》采訪時表示,以推新和套盒為主的時期已經過去,現在開發新品的成本提高,繼續出套盒,對企業負擔大,所以未來企業更應該注重產品的生命周期,給產品數量做減法,給產品質量做加法。
“如今我們的有效SKU有150余個,我們計劃將SKU縮減到100個以內。”廣東雅娜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呂瑤峰同樣認為,未來,其不僅要縮減條碼,而且要對產品重新定位、升級。
此外,《規范》衍生機會還出現在檢測一端。國家藥監局數據顯示,目前,國內化妝品注冊和備案檢驗檢測機構共有271家,與去年同期相比增加了近百家。而除專業檢測機構外,部分化妝品生產企業也開始入局檢測業務。
例如,定位于研究院型工廠的美麗鏈接研究院于近期獲得CMA第三方檢測機構認證,可開展相應的安全性評價、功效性評價、微生物檢測、理化檢測等200多個項目。國內知名代工廠芭薇也早已將檢測中心升級為獨立的第三方檢測機構——廣東悠質檢測技術有限公司。據了解,悠質檢測已獲得CMA檢驗檢測機構資質認定,CNAS國家實驗室認可、化妝品注冊和備案檢驗機構資質。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全球范圍內只有中國在立法上要求化妝品公司將產品功效摘要上傳指定網站,接受社會監督,其余國家對化妝品功效即使有規定,但更多是基于企業自律。
新條例實施后,實事求是地宣稱化妝品功效,是國內化妝品企業在高質量發展道路上的一門必修課。
今年,“開展中國品牌創建行動,保護發展中華老字號,提升自主品牌影響力和競爭力,率先在化妝品、服裝、家紡、電子產品等消費領域培育出屬于中國的高端品牌”被寫入“十四五規劃”,這是化妝品行業第一次在國家層面被提及,甚至排在服裝和電子產品行業之前。
可預見的是,除了擁有走在世界前列的化妝品行業法規外,即將成為全球化妝品第一大消費市場的中國,也將迎來更多高端化妝品品牌和高質量產品。
用戶評論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