伽藍,與時間賽跑丨中流擊水⑥


文丨化妝品報記者 吳若瑜
自3月份,上海、廣州等地突發疫情導致物流停擺、企業停工停產、線下閉店關店。加上原材料價格上漲,化妝品行業管理政策縮緊等多重因素疊加帶來的行業洗牌,國內化妝品企業壓力倍增。作為化妝品產業供應鏈的重要動脈,此次疫情的“重災區”,上海市的化妝品品牌商、工廠、供應商受到的影響尤甚。
作為有20多年發展歷程的中國化妝品領軍企業,伽藍集團并非第一次遭遇這樣的危機。2020年疫情期間線下渠道受阻,伽藍積極行動,有序應對,轉危機為機遇,成為行業學習的典范。如今,面對嚴峻的上海疫情及產業危機,伽藍又會采取什么樣的方式打通堵點,解困企業于圍城?
2022年5月9日,伽藍集團組織戰疫情大會,號召集團上下和合作伙伴面對困難要秉承著“接受、改變、迎戰”的心態,并力圖從疫情防控和生產經營中尋找到最優解。伽藍集團董事長鄭春穎表示,“要想戰勝困難,唯有改變你自己,唯有主動去迎戰,才有可能戰勝困難。”
所以在疫情初期,伽藍第一時間重啟了“戰疫指揮部”,圍繞搶銷量、保供應、保運營、保民生,組織協調采購、生產、物流、銷售、員工生活保障等各項工作,同時輸出伽藍的防疫管理經驗、復工方案,幫助供應商復工復產。一手快速復工復產,開展經營自救;一手緊抓數字化轉型,助力企業穩健前行,充分展現伽藍面對疫情的速度、尺度、廣度和溫度。
率先復工復產,提振行業信心
4月19日,伽藍集團東方美谷園區重啟生產線,成為首批上海奉賢區復產的企業。作為本土美妝企業的領軍力量,伽藍在短短20天的時間排除萬難,宣布復工復產可謂是正當其時,不僅讓行業看到了復工復產的曙光,還帶動了相關產業鏈的復蘇。
據了解,4月19日,伽藍生產基地獲批復產復工477人。隨后奉賢區實現社會面清零,截至5月17日,伽藍及其供應商的復工人數已增至704人,生產基地目前開通23條生產線,包括產線、折膜和組包線;按5月需求計算,產能恢復到了55%,物流干線運力恢復到了80%。
此外,上海封控時期正值新規節點,各類化妝品功效評價檢驗檢測項目的停滯,拖慢了法規落地及新品上市的流程。伽藍考慮到這一問題,在恢復供應鏈運轉的同時,積極推動研發部門的復工。截至5月10日,進入研發中心封閉工作的人數為22人。據伽藍集團理化分析組高級經理介紹,自4月25日研發人員進駐研發中心,至今已完成22項分析檢測工作,解決了2個配方問題,外送樣品157批次,確保了集團各品牌新品上市項目順利進行。
在營收層面上,受疫情影響,消費需求下降,國內化妝品經營大環境整體不佳。根據國家統計局公布的社會零售數據,今年3月至4月,我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持續下滑。當社會整體消費下行,化妝品作為可選消費品承壓更為明顯。行業危機在4月份進一步發酵,4月限額以上單位化妝品類商品零售額為214億元,同比下降22.3%,為近二十年的同月最大降幅。根據已公開的財務報表來看,無論是品牌企業還是生產企業,今年一季度的市場表現都不太樂觀。
對此,伽藍也受到了影響,營業收入4月份是去年同期的85.6%,出現了一定程度的經營虧損。不過伽藍方面表示,“目前,伽藍總體經營情況還好,資金充足,短期內沒有系統性風險,這也讓集團對數字化轉型升級更加堅定。”
12個分倉間相互調配,解決疫情供應痛點
企業復工復產只是開始,真正的考驗還在后頭。在戰疫情會議上,鄭春穎公布了這樣一組數據,“截至5月8日,伽藍集團封控員工總數為2213人,占總數46%;代理商居家辦理業務的有41家,占總數12%,各類零售終端門店2570個都處于閉店狀態;停產供應商為75家,占供應商總數44%。”這意味著供應鏈仍是企業當前難題。
伽藍方面表示,化妝品每款產品的生產均涉及超過30種原材料,缺一難成,但由于社會運力尚未恢復,上游很多原材料廠商無法正常運送。戰疫情大會上,鄭春穎針對供應鏈問題補充道,“中短期內供應鏈不會出現問題,但是待到庫存消耗完畢,原材料和產成品運送不暢,可能會影響終端市場的正常供給。預計5-8月份供應鏈問題將逐步顯現,并持續至10月下旬到11月上旬。所以需要供應鏈上下端早作準備,增加暢銷品、熱銷品4個月的產品庫存,增加3個月的原料庫存,代理商也需要提早備貨。”
供應鏈上下一體化,門店、代理商、供應商與品牌唇齒相依,品牌不僅要自救,更要同多方共謀出路。受益于2020年布局的全國一盤貨系統,在疫情多點爆發時,伽藍通過全國12個分倉間的訂單路由、庫存調撥,保障疫區供應;鋪設的云店系統幫助門店閉店不停業,并推出多項疫區政策,幫助客戶搶業績、做銷量;此外,伽藍迅速調整專柜合伙人和代理商自營專柜的政策,保障代理商業績穩定。
對于行業面臨的原料危機,伽藍也提早做出預案。伽藍方面表示,兩年前集團就完成了核心配方儲備開發及國產原料開發與應用驗證,一旦遇到國際原料斷供,伽藍儲備替代配方可以隨時啟動,成為終端保供應的后備選擇。
除了建立模塊化生產體系,提質增效,伽藍為提高供應鏈的穩定性,以應對突發情況,還在集團內部搭建一崗多能的培養體系,目前已在質量、設備等多領域落地,為集團儲備了多技能人才資源。正因如此,伽藍才能在疫情封控前夕,迅速集結一支由不同業務板塊的員工形成的生產隊伍,于生產基地封閉生產,保障緊急產品的供應。
值得肯定的還有疫情中伽藍流露出的企業溫度。在自救的同時,伽藍集團也在積極踐行社會責任,參與防疫抗疫工作。截至目前,伽藍已累計向一線醫護人員、志愿者、社區局面捐贈7批、總價值超400萬元的珀芙研728修護霜、自然堂面膜、植物智慧特護霜,幫助一線醫護人員和志愿者緩解“口罩臉”等皮膚問題,并向社區捐贈了生活物資。
數字化成就伽藍速度
疫情讓美妝線上線下渠道都受到了不小的沖擊,如何在動蕩時代中,回歸本質,尋找到企業立身之道,“伽藍經驗”值得行業借鑒與探討。
縱觀伽藍戰疫全過程,數字化轉型占據著舉足輕重的地位。伽藍集團營運部門表示,“一盤貨通過各分倉之間的路由功能,實現商品庫存共享,減少因商品缺貨導致的銷量流失;同時,分倉還實現了給未入倉的部分客戶發貨,解決了總倉疫情期間不能發貨的難題。”
運營端也用銷量交出了數字化轉型的答卷,伽藍鋪設的云店系統,在疫情影響的兩個月內為封控城市做了53場專場直播。據了解,3-4月美妝店渠道的云店直播零售額達到了21046萬元(3月零售額:11710萬元;4月零售額:9936萬元),盡全力減少疫情帶來的負面影響。
當創新求生成為疫后企業的核心邏輯,鄭春穎提出的“接受、改變、迎戰”也成為伽藍未來發展的命題。線下停擺,線上不停工,雖然伽藍的直播團隊能夠居家完成直播任務,但整體的直播數據相較疫情前,還是存在明顯的下滑,加之物流停擺,退款率也在提高。
對此,伽藍并未坐以待斃,而是為提升轉化率,積極改變。伽藍專門打造適配居家直播的場景、話術,體現疫情之下的特殊場域,以拉近主播與直播間觀眾的距離;其次加強用戶互動玩法的頻次與福利權益,以增強粉絲黏性。同時,伽藍方也希望平臺端能夠基于品牌需求人群提供算法推薦,幫助品牌自播間引流。
鄭春穎堅定地認為,“2022年伽藍的核心任務依然是‘全面推動數字化轉型升級’,這個長期戰略決定的是企業的明天。”因為疫情對行業的改變有兩種,一種是暫時的調整,一種則是長久的變革。伽藍察覺到疫情帶來的長期影響,緊抓數字化轉型,布局一盤貨、云店系統等創新模式,幫助伽藍提升抗風險力,在未來占得先機。
打破陳規,改變迎戰
業內常以“難”字來概括2022年的開局,經濟運行偏緊、消費力不足,業內原材料短缺抬價、法規政策縮緊、中小企業艱難求生成為這段時期的標簽。面對難關,國內大多數美妝企業也在“摸著石頭過河”,小心謹慎地尋找與疫情共生的企業模式和經營狀態。
仔細想來,本土化妝品行業發展了二十多年,并非沒有高潮和低谷。無論是感受了行業起步期的痛苦迷惘,還是經歷了化妝品行業年均復合增長率達10%以上的黃金十年,這些能從二十多年前走到今天的本土美妝企業,無一不成為國貨美妝的標桿。而在許多維度上,伽藍旗下自然堂的成長經歷可以視作國貨品牌奮進的縮影,更是為業內提供了先進的經驗與智慧。
2000年前后創立的本土化妝品品牌是在外資企業的夾縫中崛起的。當時,外資化妝品企業依靠在全球建立的產業鏈經驗優勢,前期攫取了絕大部分市場份額。要想從外資企業手中一點點“奪回”市場,本土企業只能做好品牌、做好渠道服務,在外資的空白領域實現彎道超車。鄭春穎正是目睹了外資化妝品品牌的成功,帶著對本土品牌的情懷造就了今天的自然堂,伽藍集團亦成為了化妝品民族企業的領軍者。
2001年,鄭春穎敏銳地察覺到外資企業在化妝品專營店渠道領域缺少布局,于是將該領域選作進攻的起點。不同于主流,鄭春穎選擇了將渠道下沉,從三四五線城市的CS渠道開始,農村包圍城市,實現品牌的崛起。功夫不負有心人,據了解,自然堂在2003年就成為CS渠道的領軍品牌,品牌忠誠度極高。
2005年,伽藍提出一線品牌戰略,以此指導伽藍后十年的發展路線,在這一戰略的指導下,自然堂大舉進攻商場和KA渠道,并繼續領導渠道變革;2009年,伽藍推出雪域精粹系列參展“2010年上海世博會”,成為唯一參展的中國化妝品企業,正式邁入中國企業第一陣營。該系列引入的“喜馬拉雅”概念,也成為自然堂后續產品開發的靈感源泉。據悉,在2021年的雙11中,自然堂在多個電商平臺突破自身戰績,取得了抖音、京東國貨美妝第一、天貓雙11當日美妝國貨第二、唯品會美妝國貨第三的好成績。
伽藍不是守成者,它看到了渠道價格戰的弊病,察覺到行業的生態危機,決定用行動改變現狀。2020年7月伽藍正式啟動數字化轉型戰略,先后布局了一盤貨模式、云店系統等新模式,實現了從前臺到后臺,從供應鏈到零售端的全域數字化管理。通過數字化轉型,伽藍集團在2021年市場銷售額實現了線上、線下全部正增長,也極大地提高了企業抗風險能力。在2022年上海疫情中,數字化轉型在保障供應鏈、保障銷售等方面發揮了巨大作用。
對比發展多年的國際美妝企業,本土美妝企業雖然起步較晚,但通過汲取市場經驗、科研創新,在市場的淬煉中迅速成長,無論是科研力、品牌力都可以與國際一線品牌一較高下。如今,寒潮漸起,凜冬將至,所有人都在尋找不確定環境下穩定求存的邏輯時,伽藍主動迎戰、主動求變的精神值得所有企業學習。
正如鄭春穎所言,“所有活過百年以上的企業,都經歷過一戰、二戰、大蕭條;三十年以上的企業,都經歷過中東戰爭、非典、金融危機,還有的企業正在經歷俄烏戰爭。同企業的發展歷史相比,任何困難都是短暫的,都不能阻擋企業前進的步伐。只有度過了一次次危難時期的企業,才能成為屹立不倒的市場贏家。”因此,越是處于危難時刻,企業越是要學會正視困難,提高自身抗風險的能力,在求變中繼續創造美的價值。而在此期間,每位美業人的努力、每家企業的堅持,終會迎來行業的“春暖花開”。
用戶評論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