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宏麗:一年用幾千片面膜的布道者丨探訪中國力量?


文丨化妝品報記者 丁加林
在佛山貝豪,一個頗具設計感的辦公場所旁的會議室里,貝豪集團CEO梁宏麗接受了《化妝品報》記者以探訪中國力量為主題的采訪。
采訪過程中,梁宏麗就坐在會議桌的對面。她把手機翻過來扣在桌面上,以保證采訪不受打擾。那是一部華為的紅色保時捷限量版手機,并不好買,價格也不便宜。那是剛上市時,她輾轉托朋友從上海買到的。
梁宏麗用過很多手機,三星、蘋果甚至美圖等等。但最終,她選擇了華為,因為“華為拍照效果好,流暢好用”。在這種情況下,她沒有繼續用蘋果手機的理由。
而她對貝豪的要求與期望,某種程度上與華為在中國人心目中的定位類似——貝豪做出來的面膜可能是業內最貴的,但也一定要是品質最可靠、體驗最好的。
△貝豪集團CEO梁宏麗
就像梁宏麗所說,“我聽到的都是友商說,‘我的面膜比貝豪便宜’,我希望有一天我能聽到有人能說‘我的面膜比貝豪好’。”這種自信,或許就是“教主”的氣場。
也正因如此,在梁宏麗身上幾乎看不到商人的圓融。她絲毫不避諱談商業上的對手,也不避諱談當前整個中國面膜市場的時弊。
在她的身上,隱藏著貝豪成為中國面膜生產企業翹楚的密碼。
可能是地球上用面膜最多的人
“一年要用幾千片面膜”,梁宏麗回答記者提問時說。
常規早晚各敷一片已經是固定的習慣,“跟洗臉刷牙一樣”,大多數時候,她中午也會敷上一片。另外,試用產品的時候,她一天會敷幾十片面膜,對比不同面膜的使用感受和效果。
另一個高頻使用面膜的場景是在飛機上。由于業務需要,梁宏麗常年奔波于全球各地。長途旅行,坐飛機只要超過三個小時,梁宏麗就一定會敷面膜。而如果是十幾個小時的跨國旅行,她至少會敷上六七片面膜。
事實上,拋開貝豪這樣一家面膜生產企業老板的身份,梁宏麗可以說是一名面膜的超級用戶。她說,她自18歲就開始用面膜,這么多年來用了數不清的面膜,作為一名用戶,她完整經歷了中國整個面膜市場的迭代和升級。
為何如此執迷于使用面膜?
因為她相信,面膜就是能夠有一種神奇的效果,是其他品類所不能具備的。
梁宏麗舉了一個例子來說明,“我們這個年紀的人,頭一天熬了夜,第二天一定一臉倦容,皮膚狀態很差。”這時候,“任何國際大牌的霜也好、水也好,都沒辦法解決這個問題,而只需要一片面膜,整個精神氣色馬上不一樣。”
這種面膜超級用戶的癡迷和信仰,帶給了梁宏麗另外一個角色,一家面膜生產企業老板強大的洞察力和驅動力。
每一家企業都知道持續創新、提供具有競爭力的產品的重要性,但是真正能夠做到的企業鳳毛麟角。
而貝豪,從2008年全球首創“蠶絲面膜”概念并推出第一代隱形蠶絲概念面膜開始,又陸續推出了日本紀州備長炭黑金面膜、第三代絲可拉隱形蠶絲面膜、大馬士革玫瑰花水面膜,以及0防腐劑、只含1種天然成分的100分鐘煥膚面膜。
這一系列革新的根源,或許正是來自于梁宏麗對面膜的熱愛和信仰。
堅定的布道者
“2015年的時候我就預測過,未來十年中國面膜市場會到2000億,那時候(2015年)中國面膜市場只有300億,而2017年中國面膜市場就有500億了。”梁宏麗堅信,自己對中國面膜市場未來發展的預測一定會實現,因為她“看到了未來”。
事實上,面膜市場此前多年的發展,確實一直沿著,甚至超乎梁宏麗的想象前進。“從來沒有一個品類像面膜一樣,自誕生以來一直保持著如此強大的爆發力。”
貝豪決定要聚焦做面膜是2006年。到2008年,在中國面膜市場上第一次推出蠶絲面膜的概念,瞬間風靡中國。回憶起當年的市場,梁宏麗表示,那時候基本上沒什么面膜,市場也很小。
隨后,從美即的輝煌,到一批專業面膜品牌的崛起,再到一葉子、自然堂、百雀羚等國內一線護膚企業的跟進,中國面膜市場一直以超乎所有人預期的方式增長著。
尤其是2018年,隨著本土一線護膚品牌的跟進,面膜市場增長更為迅猛。這是其他任何一個品類都很難做到的。
梁宏麗堅信的另外一點,是面貼膜是唯一一個中國特有的品類,也是中國化妝品企業唯一可以拿出來與國際大牌對抗,并且具備優勢的品類。
“歐美人理解不了我們為什么會把濕噠噠的東西貼在臉上,他們沒有使用面貼膜的傳統和基礎。”梁宏麗認為,正是由于這個原因,歐美大牌不會做面膜,也做不好面膜。
“這是中國化妝品真正能夠在國際一線大牌身上扳回一城的地方。”梁宏麗表示。
打動人心的產品才有未來
對于當前面膜市場的價格戰,梁宏麗也毫無避諱地表明了自己的觀點。
她認為,終端市場100塊錢6盒的面膜,這樣的面膜便宜嗎?真便宜,可能是出廠價。貝豪是生產面膜的,她閉著眼睛算都知道這是不賺錢的。這些品牌之所以以這么低的價格賣,是為了迅速占領這個市場。
但梁宏麗更關注的,是這些面膜好用嗎?
這些快速切入市場的面膜品牌,梁宏麗和團隊幾乎都測試過。她認為,大部分品牌在產品上下的功夫還不夠,“沒有真正打動消費者的地方”。
“如果真正能夠打動消費者,復購率極高,試問哪個商家會打價格戰、買一送一?”梁宏麗認為,在面膜上下功夫投入時間做研發,踏踏實實做好產品,才是品牌能夠在面膜市場取得長足發展的根本。
“更極端的是,有一些面膜工廠和品牌的老板、高管,從來不用自己家的面膜。賣的是連自己都不能信任的產品,還得讓客戶信任,讓消費者信任”,“自己都不相信自己的產品是好的,市場能做好嗎?”梁宏麗說。
抱著做好產品的樸素理念,貝豪更多從行業整體和消費者的角度來考慮問題,而不僅僅是從自己客戶的要求出發。作為一家面膜代工企業,這頗為難得。
貝豪想要讓客戶相信,盡管可能價格高一些,但是好的產品才會讓消費者青睞和回購,最終為客戶帶來價值。
“面貼膜是唯一一個能夠代表中國化妝品走向世界的品類,希望大家不要破壞這個品類。”梁宏麗說。
而她另外一個愿望,是希望貝豪能夠成為中國面膜生產企業的代表,就像華為手機成為中國手機品牌的代表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