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萊雅、資生堂發聲,美妝行業科技大變局來了


文|李碩
二十一世紀的中國化妝品行業激蕩奔涌,美妝企業如同一艘艘船,不要怎么費力,自然就能航行;而如今,這條河的流速變慢,企業往前航行必須拿起手中的槳。
作為全球化妝品行業規格最高、陣容最強的會議之一,七年時間,匯聚歐萊雅、資生堂、自然堂等國內外企業的東方美谷國際化妝品大會已成為美妝行業風向標。
今年,大會將年度主題定為“科技創新引領未來之美”,增長動力切換的大變局之下,美妝企業最有力的“槳”是什么,不言而喻。
目前,國內化妝品市場整體規模擴張繼續,但增速趨緩,當流量紅利見頂,大牌濾鏡失靈,圍繞科技含量競賽為爭奪消費者的主流競爭方式。
來自《中國化妝品藍皮書2024》及上市公司年報的數據顯示,國內主要化妝品企業雖研發投入絕對值不高,但平均費用率高于跨國公司。以中國本土排名前十的美妝公司和部分代表性企業為例,2023年平均研發費用率為3.46%,比跨國公司平均高1個百分點。
具體而言,國內化妝品行業正形成一個多維度、多學科交叉的復雜體系,人工智能、神經科學、生物學、醫學、材料學等多領域的融合賦予了化妝品行業創新空間和增長動力。
01
變局一
被歐萊雅視為增長關鍵的AI技術
去年四季度財報會上,歐萊雅集團CEO葉鴻慕曾透露,AI將是未來一年歐萊雅增長的關鍵驅動力,“人工智能已經在很多地方超越了人類所能做的成果。”他說,歐萊雅在AI上的應用將會建立在集團內部“以萬兆計的美容數據”的基礎上,以推動研究成果開發和創意的實現。
會上,中國香料香精化妝品工業協會理事長顏江瑛表示,AI技術正在深刻地改變化妝品行業,比如活性成分開發、配方研究和處方開發、個性定制、利用AI分析數據研發產品、利用AI管理美妝供應鏈、節省成本和提高效率、個性化體驗、跨界智能化妝品、綠色可持續、納米技術與AI的結合等。
例如,作為2023年歐萊雅“Big Bang美妝科技創造營”獲勝的11家中國企業之一,元星智藥核心AI平臺便能夠通過chatGPT對話式AI的方式理解原料功效作用機制;運用AI技術,資生堂為中國消費者量身定制全新“4D面部老化模擬技術”,用以分析研究每個人皮膚老化的根本原因,并通過AI科技模擬并視覺化呈現未來面部肌膚老化狀態,提供專屬的高效解決方案,這項技術將很快被應用到資生堂的線下門店。
02
變局二
3D生物打印與化妝品功效研究
近年來,美妝科研領域的開放式創新事件頻次攀升。
本次會議期間,資生堂中國研究開發中心2021年創建的學術交流平臺——Beauty Beyond平臺首次向公眾開放(此前針對企業內部員工);2020年進博會,歐萊雅與東方美谷共同發起了“bigbang美妝科技創新計劃”,與具有前沿科技的初創企業攜手推動美妝科技的開放式創新。
會上,作為2023年“Big Bang美妝科技創造營”法國賽區冠軍企業,法國希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CTIBIOTECH)介紹了其“應用于化妝品檢測的3D生物打印人造皮膚”,并將依托東方美谷集團旗下化妝品要素服務平臺和產學研轉化平臺——東方美谷美創科技有限公司,完成其首單個3D皮膚組織和細胞模型訂單的交付任務。
在國內,自然堂是較早一批涉足生物打印技術的企業。2016年自然堂集團聯合LabSkin Creations法國頂尖生物打印實驗室,成為全球第一家利用3D生物打印技術打印出亞洲人皮膚的企業,可用于各種類型的臨床肌膚問題的機理探索。目前,自然堂集團已具備完善的3D皮膚科研能力,開發了超過10種不同特點的3D皮膚重建模型,具有和正常人皮膚高度相似的結構和功能,能夠基于東西方皮膚差異,研究皮膚生理機制,檢測原料和產品的功效和安全性。
上海自然堂集團有限公司研發副總監瞿玉蘭認為,自然堂集團3D皮膚模型在化妝品功效研究中的應用有五個方向:1.替代實驗動物進行化妝品測試;2.利用重組皮膚測試模型摸索新的活性物;3.為人體功效提供有力的預測模型;4.探索皮膚奧秘,深入理解產品作用機制;5.產品功效可視化,激發市場靈感。
03
變局三
方興未艾的情緒護膚
近年來,情緒護膚熱度攀升。根據諾斯貝爾與用戶說聯合發布的一份趨勢報告,2022年至2024年期間,“情緒護膚”在互聯網的聲量增長了790%。
定義上,情緒護膚指:在護膚的過程中,通過調節情緒和心理狀態,來改善皮膚健康,通過觸覺、嗅覺、視覺等影響荷爾蒙分泌的方式來從而達到護膚效果的一種方法。
會上,上海應用技術大學學術委員會主任柯勤飛認為,情緒調節物質通過相應機制對皮膚產生積極影響,進而改善三種情緒引發皮膚問題,即“情緒敏”(情緒波動引起皮膚敏感)、“情緒黃”(情緒影響血液循環而導致的膚色不均、暗黃)、“情緒老”(情緒壓力加速皮膚老化)。
對于情緒護膚的設計思路,第一類是通過情緒護膚化妝品所提供給使用者“五感六覺”上的愉悅體驗,比如嗅覺視覺、知覺、觸覺等,增加正向情緒或減少負向情緒,間接改善使用者的皮膚狀態。第二類是通過涂擦、噴灑等方式將情緒護膚化妝品施于皮膚,調節皮膚內情緒感應受體及/或情緒調節物質,直接改善使用者的皮膚狀態。
會上,據科絲美詩(中國)化妝品有限公司Open R&l經理陳瑤介紹,科絲美詩探索情緒護膚概念,設想通過腦電圖分析不同產品對消費者情緒的影響,研究產品與愉悅、放松等情緒的關系,并根據大腦特定區域的腦電波變化反饋不同產品對消費者情緒的影響,以期帶來令消費者更為舒適、愉悅的產品,也為產品開發提供情緒導向的決策依據。
04
變局四
追求安全和功效的平衡
巴斯夫個人護理亞太區開發和創新總監夏軍將未來10年的化妝品創新大趨勢總結為四個方向:1.科學、天然和功效的平衡;2.數字化與個性化的結合3.國潮成為創新之源4.健康與安全日益重要。
對于化妝品安全與功效評價替代方法,聯合利華(中國)有限公司法規事務總監朱介兵稱,整合測試與評估方法(ATA)是一種毒理學評估決策的新技術方法,它將化學物質現有的理化特性、動物測試和非動物測試等多種來源的信息源進行整合,通過一系列選代策略的評估和分析,以獲得風險評估結論,可為制定化學物質的風險管理決策提供依據。
其中,確定性方法DA (IATA的一種形式)使用計算機預測、化學、體外數據等確定性的信息源產生數據,通過固定的數據解釋程序以得出確定性的結論,而減少了專家判斷的主觀性等優點,即以最有效的方式進行科學評估,兼顧考慮問題表述監管可能性和限制條件等實際應用場景的具體情況,為決策提供參考依據。
05
變局五
“諾獎”加持下的生物節律研究
今年進博會期間,雅詩蘭黛利用Apple Vision Pro技術,為進博會觀眾提供了一次沉浸式體驗夜間修護科技的機會,揭秘了雅詩蘭黛集團提出的“肌膚晝夜節律”科學原理及小棕瓶蘊含的“律波肽”專利技術。
會上,中國醫師協會皮膚科醫師分會顧問劉瑋分享稱,2017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揭曉,三位美國科學家Jeffrey C. Hall, Michael Rosbash和Michael W. Young獲獎,獲獎理由是“發現了調控晝夜節律的分子機制”。
據介紹,晝夜節律是身體和行為變化的24小時周期,受環境影響。其中,白天的皮膚主要開啟“防護模式”:皮膚分泌增加、表皮弱酸增加皮膚屏障功能更強、皮膚增殖能力減弱,幫助皮膚增強抵御功能。夜間的皮膚主要開啟“修護模式”:夜間表皮細胞DNA修復能力增強、細胞增殖能力增強,DNA合成和有絲分裂均在夜間達到高峰:皮膚溫度、皮脂、pH值、電勢和水分流失都遵循生物鐘。
盡管任何科技帶來巨變都需要時間,但能看到化妝品行業正朝著高附加值、高科技含量、多學科融合加速發展。在持續投入的定力下,用科技創新重塑自身,將成為更多化妝品公司的戰略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