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佳琦鐘愛的卸妝油,“逐本”爆紅的邏輯是什么?丨美妝新勢力⑨


文丨化妝品報記者 王嬡
在國內化妝品市場,彩妝品類的份額逐年擴大,作為彩妝的補充品,卸妝品類市場容量也漸漸呈現可觀的增幅。數據顯示,2015年,卸妝產品實現銷售額64.20億元,2016年,卸妝產品銷售額估算達75.85億元。更有人預測,2023 年,我國卸妝產品市場規模將達到 209 億元。
盡管該品類在市場上有著巨大潛力,可此前發展卻一直不溫不火,這與市場本身處于初級階段有關。一方面,國內消費者接觸彩妝、卸妝產品的時間不長。另一方面,品牌在原料生產、卸妝效果等方面不完善,導致整個卸妝產品市場的推進并不理想。早前貝德瑪、芭妮蘭等國外品牌的沖擊,使得本土品牌的發展一度受挫。近幾年,隨著國內消費者對卸妝產品的需求、質量逐漸上升,本土品牌例如逐本、凡茜等開始占領消費者心中的城池。
逐夢求本:沉淀4年,年銷60萬瓶
口紅一哥李佳琪在直播時說:“如果你用逐本的卸妝油還會過敏,那你別用卸妝產品了。”簡簡單單的一句話,將逐本品牌推上了風口。一時間,消費者、業內人士的目光均聚焦在這個初初冒尖的品牌上,紛紛揣度它何以突然躥紅?
“ 實際上逐本的出現并不突然, 我們準備了將近5年,每一步走的穩扎穩打,又正好切合了不錯的時機。”作為逐本品牌的創始人,倩菲表示,品牌的走紅源于充足的前期準備,入行時她還是個一無所知的菜鳥,而后跟著她的老師,也就是紅地球的創始人斯蒂文先生,一同往返于各個國家,找尋優質的產品供應鏈。
△逐本品牌創始人 倩菲
正如倩菲所說,供應鏈是品牌競爭力的載體。
縱觀逐本近幾年來的路程,一目了然,一個SKU,堅守了四年。雖然僅僅一個卸妝油,但想要經受市場的檢驗,就得從源頭做到最好。原料、配方,以及供應的成本優勢都是作為產品力的核心要素。據了解,其產品里的植物油、精油、乳化劑、包材等等,均取自于逐本品牌的獨家供應鏈。而如今這個以芳療為調性的卸妝油品牌,在官方旗艦店的月銷為10萬瓶左右,整體分銷月銷量也超過10萬瓶。
“我曾花費6個月時間去做國際供應鏈的優化,其中的性價比是源源不斷積累而成。大牌被消費者接受,是因為他們本身的硬件一定是最好的,不容出錯。所以我們在選擇供應商時,選用了同樣的思維。”倩菲說到,國貨品牌想要介入市場,得從產品端和核心價值出發。其一,市場繁雜,無核心競爭力的產品容易被復制。舉個例子,目前市場大熱的花西子的雕花口紅,是由品牌方尋求ODM合作,經過市場預熱,大盤翻炒,該品類很容易成為“熱銷榜首”。然而市場一頓火熱后,不難發現從9.9到99的雕刻口紅借勢噴涌而出,其中的原因便是產品的核心技術沒有攥在品牌方手里。
其二,塔尖的供應鏈會為品牌價值持續加持。據倩菲介紹,4年經營期間,逐本暫未出現任何產品問題,就是由于選擇了硬件強的供應商,分工明確,自廠研發,8個月一次的兼容測試、4個月一次的配方估價、100人一次的盲測敏感等等,這些都為逐本在觸達市場前奠定了基礎。
2016年底,在做足準備后,逐本企圖進入市場。過去消費者對于進口產品的青睞遠遠大于本土品牌,盡管逐本將定價控制在148元,比國外大牌卸妝油的價格低至一倍左右,但仍然沒有消費者愿意去嘗試。于是倩菲決定將產品投放至美麗修行里,慢慢孵化。
“94%的好評率、高性價比、卸妝速度快、力度強”等等字眼,逐漸出現在美麗修行的頁面上。湊巧的是,在APP上評價的用戶多為敏感肌人群,不少人在用到很多傳統卸妝油時易產生皮膚敏感、泛紅等癥狀。而使用逐本后,不過敏,不緊繃,也不用再二次使用洗面奶進行清潔,用消費者的話來說,無疑是解決了最大的痛點。那段時間,盡管沒能讓逐本成為“香餑餑”,卻是積累品牌口碑的最佳時期。
“在美麗修行里投放逐本,是一件很正確的事情。他們懂產品,也懂消費人群,了解消費者的痛點,這對于逐本來說,很有幫助。而后隨著電商法的呼之欲出,我們嗅到淘系可能要開始打造國貨的風向,于是將產品寄給了李佳琦。也是從那時起,我們抓住機會開始做淘系分銷”倩菲說道。
分銷起步,品牌落戶
2018年前后,大量進口品涌如國內,本土品牌也不斷涌現。市場浮躁,不少品牌抓住流量稻草,賺取一筆快錢后便忘于江湖。
而此時的逐本,正在為開采渠道做著準備工作。“這是一個慢工出細活的過程,逐本欲求穩,且利潤不大,因此不會去放量銷售。在構建渠道時,我們會親自和每位店主、紅人去做詳細溝通,一個渠道大概見面3次,去傳達我們的品牌理念,去解決消費者的痛點。”倩菲介紹,渠道和紅人雖然是品牌的傳播者,但逐本并沒有把他們當做品牌的媒介方,而是作為伙伴,走近他們,共建品牌。
地基牢固,搭建上層建筑的工程就得提上日程。有人說,“此時應該大量放貨,各個渠道打通,讓品牌知名度打響。”而在這個觀點上,逐本做出了犧牲。據倩菲描述,品牌在控價上十分嚴謹,堅決不做二級分銷。即使是逐本的發展走勢已經處于高潮,也沒有大量放貨來獲取利潤。淘系分銷三個月,一個單品就會沉于市場,因此品牌需要不斷出新才能維持下去。而逐本的價格控制始終如一,舍去利益,花費時間,才能獲得品牌價值。
或許正是這種心態的加持,2018年的雙十一大戰,逐本在天貓旗艦店的交易額達100萬,當天總成交額超240萬元。
盡管上線淘系時間不長,但逐本取得的成績不容小覷。倩菲說道:“許多產品的生命周期很短,市場熱潮一過,品牌就會慢慢走向消亡,但這不是逐本的DNA。市場上也有其他聲音,同行認為我們在渠道、營銷上投入了大量成本,借此學習我們的發展路徑。但其實很難復制,我們在供應鏈上有自己的優勢,在產品渠道上做到品店相通,我們傳達理念,店主和粉絲給我們反饋意見,以此來改進下一步的工作。‘’
目前,逐本在淘系上的店鋪已達620余家,但品牌依然只有兩個SKU。據倩菲介紹,品牌目前已經開始實施下一步的計劃。從產品線上來說,逐本將打造產品矩陣,明年6.18前會出6款護膚的單品。而實施的目的則是希望,當大眾認識逐本時,就知道它是養膚卸妝的芳療品牌。
另一方面,從品牌布局來看,逐本似乎并不打算進入CS渠道,而是將產品向海外輸出,擴大市場。據了解,逐本在海外市場里的卸妝產品的排名上,正在一步步增加。日本相關化妝品廠商已和逐本取得了聯系,計劃共同開展該地區的市場工作。
內容需要共創,品牌需要初心
如果說供應鏈和渠道是逐本在“0到1“的建設過程中的根基,那么選擇直播推廣無疑是錦上添花的妙計。
2018年初,逐本將產品寄給李佳琦,供其在直播間里進行試驗展示。通過試驗對比,大眾發現,逐本卸妝油的乳化速度快,潔面完后皮膚狀態不緊繃。相對直觀的效果讓逐本在直播里嘗到了第一次甜頭。
而后,為了讓每一個直播渠道都能了解到逐本,倩菲和她的團隊們也錄了無數個視頻。餐廳里、火車站、馬路邊等等,都有逐本的身影出現。倩菲說道,各個渠道現在對逐本都十分看好,彼此之間的忠誠度相對吻合,因此他們也要給予對方相應的回應,但凡產品有任何問題,他們會用最直觀的視覺轉化方式去展現,盡力解決疑問。
用倩菲的話來說,與紅人共同去做內容與營銷的過程,其實是積累對品牌理念的認知。
從曾經的流量洼地、小紅書,到現在的流量天池、抖音快手。每個品牌的爆紅,都經歷了一個不可復制的時代機遇。倩菲說:“從去年到今年,逐本的直播每月控制在3場,后臺數據顯示出,其產品的復購率處于是穩定上升的狀態。雙十一當天,老客戶的復購率達到30%,也讓我們對流量有了重視。”
2019年12月底,逐本開始加量在直播上的投放,同時展開筆記布局。微博及小紅書將作為逐本沉淀口碑的分享圣地,而抖音直播則會成為產品帶貨的直接途徑。另一方面,倩菲和團隊也會開啟品牌自身的內容創建,通過公眾號去發布一些文字內容,亦或是編寫腳本,拍攝產品視頻,讓消費者愿意去了解、體驗逐本的產品。
回顧五年來,逐本的每一步歷程,倩菲十分淡然:“我們更像山腳下的人,去評判整個大局其實沒有意義。今天是進口品的天下,明天是本土品牌的希望,可能今天直播是我們的流量池,明年直播就會成為壟斷的方式。評判事情毫無意義,但我還是要去做。就像當初的逐本,我一直認為,即使今年沒有火,總有一天它會有回報,三年不行,就五年;五年不行,就十年。因為我想做的是解決問題的產品,有了這個信念才有了如今的逐本。回過頭來發現,這5年間我對這件事的判斷,沒有發生任何變化。”
時代更替,品牌順興,能攜手長遠下去的,一直是那些堅守本心的追夢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