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精品福利网站/麻豆三级视频/国产色在线 com/午夜影院操

首頁 / 數據

化妝品不良反應報告1/3來源于網購,首次超過線下

澎湃新聞||2020-03-27 15:26:56
轉載
《2019年重慶市化妝品不良反應監測年度報告》日前出爐。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記者發現,2019年化妝品不良反應報告產品來源中,網購和商場分別占比32.7%、27.2%,這是網購首次超過線下商場來源在化妝品不良反應報告產品來源占比中排列首位。另有部分產品來源于美容美發機構、代購、網紅直播間等。

據重慶市藥品不良反應監測中心有關負責人介紹,2019年全市共收到化妝品不良反應報告4701例,比上年報告數增長6.9%,其中嚴重報告4例,其余均為一般報告。從消費人群看,女性占94.3%,20—50歲年齡段占比超過一半。從所涉化妝品類別看,非特殊用途化妝品占86.2%,其中護膚類產品占84.8%,其次為美容修飾類和發用類產品;特殊用途化妝品占13.8%,排名前三的分別為防曬類、染發類和祛斑類產品。從不良反應的臨床表現看,初步診斷以化妝品接觸性皮炎為主,占84.6%;主要發生部位為面部,占79.1%;主要皮損形態為紅斑、丘疹、水腫和鱗屑;自覺癥狀主要是瘙癢、灼熱感、緊繃感。

該負責人稱,使用者的個體差異、使用方法等都是導致化妝品不良反應的原因,消費者在選擇化妝品時要注意查看產品配方中是否含有自身皮膚過敏的成分,注意選擇適合自己皮膚類型的產品,仔細閱讀產品說明,正確使用。如果發生疑似化妝品不良反應的皮膚癥狀,應立即停止使用該化妝品,并攜帶使用過的化妝品及外包裝,及時到醫院就診。

市藥品監督管理局提醒消費者,購買化妝品要選擇正規渠道,仔細查看產品標簽和資質證明,通過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網站查詢化妝品的注冊備案情況。目前網購已成為化妝品消費的主要形式之一,在網購消費時,要選擇正規電商平臺,甄別營業資格信息,并可先從品牌官網了解產品的具體信息,提高商品鑒別能力,盡量避免從無售后保障的網購平臺、無資質的網店或其他私人渠道購買化妝品,不要相信虛假夸大宣傳。

化妝品不良反應監測是化妝品上市后安全監管的重要手段之一。市藥品監督管理局表示,將組織各區縣市場監管部門進一步加強對網絡銷售、美容美發機構等經營使用環節化妝品質量安全的監管,加大監督抽檢力度,切實保障群眾使用安全。


評論列表

(0條)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