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化妝品報記者 張明
疫情之下,什么產品最受消費者歡迎?消殺類產品毫無疑問是其中之一。星圖數據顯示,疫情從1月爆發之后,消毒液類開始升溫。今年1月天貓熱銷1.8億,京東銷售0.5億。環比分別增長120%、219%。而75度酒精、免洗消毒液、84消毒液成為淘寶全網消毒液類的熱銷商品。
需求催生市場。有數據顯示,自2020年1月1日至2月7日,全國有超過3000家企業經營范圍新增了“口罩、防護服、消毒液、測溫儀、醫療器械”等業務。這其中,化妝品企業的占比并不低。
不可否認的是,在部分企業復工復產困難、交通物流受阻、群眾搶購的情況下,很多新入局消殺產品的企業,加班加點忙生產,為抗疫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而且,國家為滿足人民群眾迫切的需求,放寬了這類產品的準入門檻:一是國家衛生健康委辦公廳關于部分消毒劑在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期間緊急上市的通知,符合相關要求消毒劑可先緊急上市,按規定進行檢測備案即可;二是部分省份衛生健康委員會給符合生產條件的企業頒發了《消毒產品生產企業衛生許可證》(臨時),生產類別中大部分為75%醫用酒精消毒劑和含氯消毒劑。
準入門檻放低之后,各地很多企業突擊辦證,轉產生產消毒產品。到目前為止,市場上75度酒精、免洗消毒液、84消毒液等產品緊缺的狀況得到了緩解。隨著企業的全面復工,市場上的消殺類產品勢必出現局部過剩的局面。同時,一些矛盾也會暴露出來。比如,溢價過高,部分社區售賣的產品價格是平時的2-3倍;假冒偽劣,很多企業以次充好;供需存在結構性矛盾,不少藥店動輒只賣大壺裝的消毒液。
日前,中國洗滌用品工業協會就發出“關于規范消殺產品秩序,維護洗滌行業形象調研市場假冒低劣產品情況”的函件,指出市場出現很多不符合消毒產品標準的消毒劑、消毒液、抗抑菌洗衣液、抑菌洗手液等,嚴重擾亂市場秩序以及疫情防控效果。協會鼓勵消費者舉報無證生產、生產假冒偽劣等行為。
中國洗滌用品工業協會副理事長王萬緒談到,“回歸正常市場后,還要回歸到品牌、渠道、市場競爭。做常規日化產品的企業,應考慮企業產品類別、歸類、資質、產品生產、儲運、使用安全、企業危化級別等問題,將帶來損失和監管風險不可避免。”雖然疫情提升了民眾對消殺類產品的重視,但消殺類本身是一個受眾不大的品類,平時的產能并不高。盲目入局者,不僅要考慮后續的資質審查、產品保管、原料處理等問題,還要考慮對公司的形象損害問題。
圖一時之利者,難以謀長久。在整個疫情的防控進入到下半段的關鍵時期,消殺入局者更應該思考如何在細分領域領域尋求突破,研發長效、安全、新型消毒殺菌技術和產品,讓消毒殺菌產品能與普通日化產品一樣進入日常生活中,變為常規日常防疫產品。同時,很多企業可以在其它品類上延伸消費者對抑菌抗菌的需求。
疫情之后大量新的機會正在孕育之中,消殺類產品也有很多可以挖掘的空間。跟風者,必會被淘汰;善于挖掘機遇的長期主義者,或將迎來更大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