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化妝品報記者 王嬡
海外疫情集中暴發后,世界各國實行“閉關鎖國”政策,隨后機場停航、貨物封倉,這對于“待業”一個多月的代購群體而言,無疑是雪上加霜。
職業代購有兩大采購方式:自己飛去世界各國,人肉代購商品返回國內;或由當地買手采購后郵寄回國。而如今,感染風險增大,人員不敢隨意出境外,各國防疫措施加強,出入境受限。全球疫情爆發之下,代購群體正經歷著前所未有的考驗。
航班停飛,人、貨進出難
“不管是人還是貨,進出實在難。”慧子是一位資深日韓代購。這三個月,她的生意是越來越難做。
根據日本最新防疫規定,“日本現禁止73個國家地區外國人入境,要求所有入境人員需隔離14天,對象包括日本人,不論國籍。”同樣,韓國總理丁世均在4月8日明確表示,韓國政府將暫停對禁止韓國人入境的國家免簽證和免簽證入境措施。
而根據國內相關政策,北京、上海、廣州等省市要求有韓國、日本、意大利、伊朗四國旅行史的人員,入境需實行14天的隔離觀察。這意味著,進出中日韓三國,將在出境和入境時各隔離半個月,更別提代購商品在進入海關和國內時,面臨的重重把控和時間滯后。
“依靠前期囤積的貨品,艱難熬過去兩個月。本想寒冬過后,伺意尋找新機會,但現在日韓兩國的疫情不見好轉,航班取消,直接斬斷了我的念頭。”目前,慧子的商品存貨所剩無幾,幾乎暫停了自己的代購業務。
“代”不起,成本、匯率齊上漲
由于海外疫情加重,國外很多工廠開始停工,生產規模縮小,導致產品斷貨,價格隨之上漲,代購的利潤空間也因此被大大削弱。
另一方面,除去對成本的考量,匯率是代購群體最看重的問題。
近年來美妝及奢侈品行業在國內外的巨大差價,讓“剁手黨”們鐘情于海外代購。這其中,意大利和澳大利亞作為美妝和護膚產品的熱門國家,價格優勢更為明顯。然而,自海外疫情爆發后,意、澳兩國的代購業務卻呈現出不同的光景。
“我們的匯率一般按照8計算,如果匯率漲破8,那我們就over了。”記者采訪到意大利一位資深奢侈品代購,他表示,由于如今不少奢侈品牌都調整了亞洲地區的售價,力爭讓國內外價格差進一步縮小,如果歐元匯率持續上漲,代購商品的價格將直逼國內專柜價格,那么整個代購行業將受到擠壓。
另一方面,現停留在澳大利亞的美妝代購思思告訴記者,她在布里斯班居住了五年,每次都是通過海外直郵的方式將商品寄回,而支撐她做到現在的正是匯率差異。據她介紹,疫情之前,中澳兩國的匯率穩定在5.3:1,截止到目前為止,中澳匯率降至4.3:1。但在上周,匯率直逼跌至3.9,不少海外華人紛紛在澳搶購彩妝及奢侈品。思思表示,匯率的下降讓她的業務處于緩慢增長的趨勢,但她更擔心的是海外商品清關問題。由于清關時間延長,許多客人至今未能收到商品,消費者的“耐心”減少。
“清關慢”成“致命傷”
據北京某跨境公司采銷總監曹女士表示,自新冠肺炎疫情出現以后,跨境行業和代購業務均受到嚴重影響,由于國內外航班幾乎都用作戰略物資運送,回國機票炒至數萬元一張,仍然“一票難求”,更別說專用運送海外商品的航班。
家在武漢的日本留學生王輝,閑暇之余會做美妝代購業務。王輝原計劃4月9日回漢,但直飛的航班被取消,目前也沒有航班的新消息,發往國內的商品,現只能走日本直郵,通過清關公司發順豐快遞,但到達國內的時間還是較晚,“找我購買美妝的消費者越發變少,此刻他們更愿意選擇跨境平臺來購買。”王輝表示很無奈。
對于代購群體來說,囤量、物流及資金供應鏈是生存的關鍵。由于囤量小,多數賣家已出現無貨可賣的情況。另一方面,相比較跨境電商平臺而言,代購本身所具備的資金供應鏈并未形成規模,承擔不了一定數額的貨品。一旦商品成本上漲、價格優勢被削弱,又無法確定商品能否如期到達消費者手里,這些因素都導致了代購賣家們在此次的疫情“大考”下,不敢有絲毫的輕舉妄動。
“自救”,危機下仍存轉機
據最新數據顯示,截止到4月17日,海外國家確診人數已達2102678人,疫情已蔓延至歐洲40多個國家。毫無疑問,未來一段時間內,疫情恐將給化妝品出口業務帶來較大的影響。
在此情形下,代購群體又將何去何歸?
有業內人士指出,現階段代購板塊發展受阻,中國跨境電商市場規模將依舊保持快速增長勢頭,將有更多人愿意選擇跨境電商平臺來購買海外商品,國內跨境電商平臺勢必迎來發展契機。
這種“聲音”不在少數,對于海外群體來說,“一成不變”或將使自己的業務走向消亡。不少中小型代購賣家開始找尋國內合適的倉庫企業進行“寄售代銷”,待商品賣出后再進行結款;又或者是尋找合適的跨境平臺成為海外代購買手,借由平臺的物流及資金鏈優勢將自身的代購業務重新延展。
例如國內某大型跨境電商平臺,現已有海內外數幾十萬買手,通過海淘直播等方式,讓消費者近距離看到商品信息。
有數據顯示,國內用戶52.5%在海淘時使用跨境電商平臺,選擇代購海淘的占比40.2%。從這個角度來看,疫情影響下的代購行業,正在擺脫灰色地帶,進一步走向正規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