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化妝品報記者 丁加林
4月17日,央視新聞主持人白巖松連線馬云,聊起了疫情和阿里巴巴公益基金會。馬云在對話中提出一個觀點,認為疫情后,互聯網技術將是很多企業活下去的關鍵點。
馬云認為,這次疫情過后,世界經濟會發生巨大的變化,中國經濟會發生巨大的變化。如果過去互聯網技術只是讓很多企業活得好,從疫情過后,互聯網技術是很多企業能夠活下去的關鍵點。
“從復工情況就可以看出,復工最快、最迅速的是通過互聯網技術的,所以互聯網技術、電子商務必須成為新的基建,成為這個國家下一步騰飛的關鍵,也成為世界經濟一個最主要的推動力量。”
馬云的判斷,正在成為企業的共識:要盡快擺脫疫情影響,我們需要聯網,需要將我們的業務在線化。
從各行各業的復工復產來看,企業的第一步,就是在線辦公,各企業通過在線辦公的方式,解決基本運營。而在各種線下商業活動遇阻的情況下,不少企業紛紛將活動或者交易搬到了線上。在電影行業,《囧媽》、《瘋狂的外星人》頂著巨大的壓力,在線上上映。在化妝品行業,在線下零售遇到困難的情況下,電商依然保持高速增長,穩住了許多化妝品公司的基本盤。
而在會展行業,前不久中國極具影響力的綜合性國際貿易盛會、素有中國外貿“晴雨表”之稱的廣交會宣布,將辦一屆網上的廣交會。這是廣交會史上首次完全以網絡形式舉辦,也將成為疫情下召開的最大規模全球性貿易盛會之一。
受疫情影響,由《化妝品報》舉辦,原定于6月28日在杭州召開的 2020國際美妝電商嘉年華活動,也將延期舉辦。不過,行業的上下游對接的需求在當下仍然存在,為了滿足這一需求,《化妝品報》將在5月20號舉辦一場線上的美博會:“2020國際化妝品e博覽”,免費為化妝品行業上下游提供基本的商務對接服務。
疫情發生以來,各行各業幾乎所有的商業活動,都在不同程度的聯網。連小區買菜,都開始通過微信或者其他工具進行社區團購了。
互聯網為何具有如此強大的力量?因為互聯網徹底改變了信息的傳播方式,解決了信息傳播“廣度”和“深度”此消彼長的矛盾。
這對于商業來說意味著什么?
這意味著“信息”和“連接”,作為商業要素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價值得到極大釋放;這意味著在商業中,“向誰”、“提供什么價值”、“如何獲取報酬”、“如何操作”等,各個層面的自由度都獲得了成倍提高。當這些要素組合在一起時,商業模式和形態的范圍就會呈現幾何倍數的拓展。
電子商務,是互聯網技術帶來的商業變革圖景中最容易想象到的一幅。
1995年,eBay的創始人,美國人Pierre在eBay上將一個壞掉的鐳射器出售給一個加拿鐳射器收藏者。這是全球范圍內第一筆代表性的電子商務交易。
1999年,杭州市湖畔花園,馬云對著后來成為阿里核心創始團隊的十八羅漢,說互聯網將成為未來社會的水、電和煤,沒人能離開網絡存在。
許多實體經濟的經營者把馬云,把阿里和電商當成敵人,但互聯網只是技術和工具,互聯網技術也不是電商獨有的,互聯網技術和互聯網工具也能被實體所用。馬云在接受采訪時也表示,互聯網經濟所支撐的實體經濟和數字經濟一定是這個國家和世界的未來趨勢。
就如嬌蘭佳人創始人蔡汝青在2017年化妝品報年會關于《互聯網時代的商業模式》紀錄片拍攝時接受采訪時所言,互聯網并不只為電商存在,而是為全人類所有,在所有的生產和生活領域發生作用。
互聯網會如何在后疫情時代的商業中發揮作用?尤其是在化妝品行業?
首先,從公司運轉角度而言,釘釘和微信等工具,已經讓許多工作在線化。不僅是互聯網公司,在化妝品公司,包括渠道和零售商中,通過網絡工具開展工作和公司管理已經成為平常。這些工具,也大大提高了公司運轉的效率。
其次,互聯網也為公司核心業務在線化提供了可能,這也讓許多公司能夠擺脫疫情影響,從而實現正常的經營甚至發展。例如,在疫情閉店期間,許多化妝品連鎖店通過微信或直播等方式實現了在線賣貨。四川的金甲蟲,河南的泊伊匯美等許多店鋪都取得了非常好的銷售成績。
最后,就算我們沒辦法使核心業務在線化,互聯網作為建立人與人鏈接的便捷工具,可以大幅加強商業企業與客戶的粘性,是建立私域流量的最佳載體。利用微信等各種互聯網工具,來打造忠實的粉絲圈,從而實現私域流量的運營和變現,是后疫情時代商業實體經濟的重要課題。
正如馬云所說,而未來互聯網沒有邊界,就像電沒有邊界一樣。沒有人會拒絕用電,未來也沒有人會拒絕互聯網,沒有一個人可以離開網絡而存在。
對于商業而言,未來,也絕不只是“互聯網公司”的天下。用一個流行梗能更貼切描畫未來商業:根本就沒有“互聯網公司”,或者人人都是互聯網公司。
所以,別拒絕一個聯網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