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化妝品報記者 丁加林
今天5月10日,也是中國品牌日。在上海,一場前所未有的云上會展正在進行。
這場由國家發改委、宣傳部、工信部等7個部委和上海市人民政府主辦的“云上2020年中國自主品牌博覽會”,采用了創新的會展模式。在云上展館,參觀者點擊參展品牌企業的logo后,即可進入不同品牌的體驗之旅。這里不僅有品牌VR館,精彩的短視頻,還有讓觀眾一目了然的產品圖文介紹。
而就在3天前,阿里巴巴集團與上海市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合作成立的云上會展平臺正式啟動和舉辦 “首展”——2020新車“云發布”,這標志著上海會展積極擁抱在線新經濟,正邁向線上線下融合的新階段。
上海市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會長周敏浩說,數字營銷急劇發展,線下展覽的物理空間始終是有限的,創新的云會展模式可以滿足不見面溝通會談的需求,也是未來的發展方向。
而阿里巴巴董事會主席兼首席執行官張勇表示:“希望依托云上會展平臺,讓會展這種經典商業貿易往來形式與數字經濟緊密結合,為商家和合作伙伴搭建會展新基建,推動會展行業走向全新階段。”
會展在線化的大勢,浩浩湯湯。同樣作為會展重地,廣東在線上展會的探索還要更早一些。
早在今年4月7日,主辦方就正式對外公布,中國進出口商品交易會(簡稱“廣交會”)將于6月中下旬在網上舉辦。這場中國歷史最為悠久的貿易盛會第一次完全以網絡形式舉辦,同時也意味著中國官方展會向全球客商提供大宗交易的首次“觸網”。
線下展會當然還會有存在的必要性,線上功能也無法完全取代線下,但傳統展覽的商業模式創新,必然會改變過往“出售攤位”的一次性方式,重新塑造不同的業務場景、商業模式和營銷方式。
同時,傳統展會耗費巨資搭建,而受時間和空間限制入場,參觀人數往往有限。以美博會為例,國內外各大企業的主題館,動輒耗費數十萬元搭建,僅僅展示兩三天后,就不得不拆除。這種嚴重浪費是線下展覽的一個負面效應。
而早在2011年,《化妝品報》就創辦了一個方便大家選擇、交流和交易的網上平臺,曾經在自己的官方網站上,專門開辟了一個一年四季都不落幕的產品博覽會——“e博覽”。而在新冠肺炎的影響還未消褪的背景之下,由《化妝品報》主辦、即將于5月20日開幕的“2020國際化妝品e博覽”,對云展覽模式進行了一場全新的探索。
也正因為云展相對線下展覽的獨特優勢,此次e博覽獲得了400多家化妝品企業的“1000+美妝好物”踴躍參與,更有中國百貨商業協會和廣東省日化商會兩大全面戰略合作伙伴,以及全球24家協辦單位的傾力支持。
對參展的美妝企業來說,盡管線上展會是疫情時期的“非常之舉”,但這種“云相聚”的方式,也將是疫情過后化妝品行業數字化生存的一大趨勢,為實體經濟的發展尋求新的出路。
而就在不到一個月前,馬云認為,這次疫情過后,世界經濟會發生巨大的變化,中國經濟會發生巨大的變化。互聯網經濟支撐的實體經濟和數字經濟,一定是世界未來的趨勢。
也許有人對馬云的話不以為然,更有許多實體經濟的經營者把馬云,把阿里和電商當成敵人。當然互聯網只是技術和工具,互聯網技術也不是電商獨有的,互聯網技術和互聯網工具也能被實體所用。未來互聯網沒有邊界,就像電沒有邊界一樣。沒有人會拒絕用電,未來也沒有人會拒絕互聯網,沒有一個人可以離開網絡而存在。
而這場新冠肺炎疫情,就如同一個觸動實體經濟數字化的按鈕。每一個不拒絕未來的人,都應該毫不猶豫的按下這個按鈕,跳入這條奔涌的數字化河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