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精品福利网站/麻豆三级视频/国产色在线 com/午夜影院操

首頁 / 數據

我為什么退出了直播間?丨瘋狂的直播③

江夢茜|記者|2020-05-17 11:14:07
原創
很多人從直播間退出,更多的人正在擠進去。就在這進進出出之間,直播間就成了流量的集散地。

文丨化妝品報記者 江夢茜

3月19日,智聯招聘發布《2020年春季直播產業人才報告》,報告顯示,2020年2月份,淘寶新增100萬商家,新開播商家環比增長719%,用戶環比增長153%,并帶動平臺成交額同比翻倍,每周訂單量環比增速超20%。

疫情之后,網紅明星助陣、渠道流量支持加上報復性消費心理,天時、地利、人和之下,直播帶貨迎來了它的高光時刻。

微信圖片_20200517110502.jpg

走進直播間的理由

00后小朱是一名大二學生。她第一次點進李佳琦的直播間,是因為刷抖音時,被李佳琦極具特色的帶貨風格吸引。后來,“李佳琦”這個名字和他推薦產品的方式逐漸成為了朋友間聊天的談資。“如果不去看看他的視頻,很多最新的‘梗’都不知道”,小朱說道。

讓小朱真正對李佳琦圈粉,是一場愛馬仕口紅測評的直播。

今年3月初,愛馬仕首個口紅系列“Rouge Hermès”在全球開售,李佳琦自費1.6萬元入手了整套29支口紅。但這場直播,讓他上熱搜的并不是“OMG!買它!”,而是他對產品的無情吐槽。直播中,讓李佳琦滿意的僅有兩個色號,其他色號要么太平庸,要么顯老氣。不只是口紅,就連口紅包也慘遭嫌棄——“領會不到要買的點在哪里”。

微信圖片_20200517110508.jpg

性格直率,敢說真話,不是一味地“跪舔”大牌也讓小朱和朋友們對這個主播喜愛之余多了幾分尊敬。

對于看直播帶貨,95后小文經歷了“真香現場”。曾經看電視,遇到購物頻道就換臺的她,如今居然會守候在直播間,看喜歡的up主安利產品。“平時,很難和關注的‘up主’互動,他們做直播帶貨了,反而有了和他們互動的渠道。”小文介紹。

在喜歡的up主的直播間內,小文的下單率比較高,基本上每場都會買。她解釋道,一方面,是出于對up主的認同感與信任感,另一方面,是直播間內的互動,讓她對于產品和用法有更全面的了解。

“作為頂流主播,李佳琦、薇婭直播間有人氣,他們的團隊也就有了議價能力,于是他們直播間的商品就能有更大的折扣。如果從直播間買產品能省一半錢,還能保證正品,為什么不買?”上班族小李認為,直播帶貨只是一種形式,能通過這個平臺買到高性價比的產品就是賺。

微信圖片_20200517110512.png

退出直播間需要理由嗎

為了省錢,小李開始關注直播帶貨,但她并不總是看直播。“直播購買隨機性強,里面上架的產品并不都是我需要的,如果為了折扣,一直守在直播間,等產品上架,時間成本太高了。”在小李眼中,直播購物是一種佛系的購物方式,無聊時,去直播間看看,有合適的商品才會順便購買。

但最近,小李通過直播購物的頻次越來越少,體驗過幾次購買后,她發現,雖然商品折扣看上去很美好,但并沒有讓她少花錢。直播中大量的買贈“套路”,讓她買了更多“用不上”甚至“用不完”的產品。例如,她曾在某腰部主播直播間內,購買底妝產品,當時購買的優惠是買一贈二,但當產品到貨時,她發現產品保質期并不是最新,而在產品保質期內,她很難用完所購買的產品。

4月1日,錘子科技創始人羅永浩完成了他的抖音直播首秀,以累計4800萬人圍觀、超過1.1億元銷售額和超過360萬元的抖音音浪收入,為抖音發力直播帶貨打響了頭陣。

微信圖片_20200517110514.png

因為關注羅永浩,“科技直男”小宇在當晚早早守候在了直播間內。整場直播下來,他有些失望,曾經舌戰群儒的“段子手”變成了“向生活低頭”的中年人,節奏慢且有些無聊的直播并沒有讓他堅持到最后,看到一半,他便按下了退出鍵。

微信圖片_20200517110517.jpg

沒過幾天,他發現羅永浩直播間銷售的小龍蝦,因為生產日期“不新鮮”上了熱搜,他有些慶幸自己沒有下單。“不看直播,我從搜索下單到購買只用花幾分鐘,看直播花的時間久,還不一定能搶到,此外,有些平臺直播買到的產品,想要退換貨也更麻煩。”小宇直言。

羅永浩在短視頻平臺直播帶貨吸引大量關注后,仿佛為短視頻作者們打開了一扇新大門,一夜之間,似乎所有內容創作者不是在直播帶貨,就是在直播帶貨的路上。對于這樣的現象,小宇感覺到的更多是審美疲勞,帶貨方式同質化、貨品同質化甚至部分主播連帶貨話術都大同小異,久而久之,也讓他對這個形式產生了一些反感。

全民直播的時代,直播帶貨的從業者們一面是帶貨奇跡的締造者,一面也是直播帶貨的受眾,作為主播,他們中的部分,并不是在開始一場新的直播帶貨,而是在重復成千上萬場,作為受眾,看到“無趣”的直播間,他們也不會浪費一秒鐘時間,點擊退出鍵。

將目光聚焦于行業,美妝品牌可以更多從消費者的角度出發,嚴格把控產品品質,真心為消費者謀福利,而不是為了清庫存、甩貨做直播,更不是為了直播而直播。此外,在直播形式與帶貨方式上,可以更加多樣、有趣,避免同質化內容給消費者帶來的審美疲勞。

當直播變成一場全民活動,盡管不斷有人提前退出了直播間,但在巨大的流量藍海中,需要看的是,更多的人正在涌入直播間。

評論列表

(0條)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