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化妝品報記者 丁加林
創始于1990年,至今已經滿30年的保定東大日化,在化妝品行業可謂一個傳奇的存在:在日化代理和零售兩個領域赫赫有名并且戰績卓然,在僅經營保定一個區域的情況下,連續多年牢牢占據中國化妝品百強代理商榜單、中國化妝品百強連鎖店榜單前列。
保定東大是如何發展到現在的規模,又是如何在一輪又一輪的變革中,始終屹立潮頭的?
△保定東大創始人、總經理孫樹貴
順勢而為,創立一年代理轉零售
1990年,也是保定東大創始人、總經理孫樹貴“下海”的年份。從供銷社體制跳出來的他當年只有28歲。不過憑借在供銷社分管日化積累的人脈,在保定東大街開辦了“保定市東大街日用化學品批發部”,隨后孫樹貴南下廣州,并呆了半個多月,考察了寶潔的工廠和產品,并最終憑借誠意獲得了寶潔的代理資格。
在那個消費覺醒、市場供不應求的時代,有了貨源,一切順理成章起來。一年的批發生意也讓孫樹貴掘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
然而東大的批發生意很快遇到了困難,因為商場開始禁止從東大進貨。
做代理,肯定要完成廠方的任務額。“每個品牌都要求用銷售額說話,但是東大在保定市內又進不了商場,這一部分的銷售是缺失的,只能靠自己努力賣貨,同時維護好同品牌方的關系,每年努力完成任務額。”
1991年9月1日,保定東大的第一家化妝品店在保定市裕華路開業。這一彼時先進的零售模式立即火爆一時,“一天的銷售額達到3萬多元”,而“當時的化妝品價格最高的也不過10元錢。”
推出漢妝,“不做自有品牌的門店沒有未來”
“從1990年到現在,東大每隔五年至十年都會面臨一個’十字路口’。”孫樹貴在化妝品報社年會總結東大的發展時表示。
2000年,超市業態開始進入保定市場,當時,開架式陳列與優惠的價格體系,讓消費者感到新鮮,東大日化開始受到市場沖擊。為了應對這一沖擊,孫樹貴開始引進高利潤的小品牌產品,嘗試幾個品牌后,產品品質總是不盡人意。
在2002年,孫樹貴索性創立了東大日化的自有品牌——漢妝。“查所有連鎖的歷史,不管是國內的還是國外的,不管是歷史上還是以后的,沒有自有品牌是活不了的。”孫樹貴事后回憶起這個決定時說。
為了保證自有品牌的品質,產品從原料采購到配方都由東大自己嚴格把關,在東大日化的連鎖系統內銷售。“事實上,只要把關不嚴的產品,最后都死掉了,只有那些嚴把質量關的產品活下來了,并且賣得很好”,孫樹貴說。
也正因嚴把質量關,從2002年到現在的保定市場上,漢妝跟東大的名字是齊名的,其很多產品都成了經典款,暢銷多年。
做透保定,自成一體的東大生態系統
除了應對快速的外部競爭,做深做透保定市場、形成自成一體的生態系統,也是東大30年來的始終屹立潮頭的關鍵所在。
據孫樹貴回憶,東大日化從1998年開始建立流程管理體系,銷售流程、物流流程、財務流程、運營流程等都實現了標準化、規范化,為企業的發展奠定了一個良好的基礎。
以物流體系為例,2014年,東大搬進自建的辦公園區,該園區占地50畝,其中,23000平方米為大型倉儲基地,辦公樓面積為5500平方米。每天,70余輛統一的配送車輛從基地出發,按規定路線進行配送,保證貨物在24小時內送達至網點。
從1990年到2002年,東大日化已擁有了代理商、連鎖店、品牌方(漢妝)三重身份。孫樹貴表示,通過資源整合、降低成本,平衡市場價格體系,避免惡性競爭,東大在保定市場已經形成了“自成一體的生態系統”。
30年來,孫樹貴先后代理過70多個知名廠商的200多個品牌,服務于河北地區3000多家零售客戶,而東大日化的化妝品零售連鎖亦多達300多家。
30年來為何始終堅守保定市場?孫樹貴表示,保定有1100多萬人口,日化市場容量至少在30億元以上。市場寒冬下,更應該將精力投入在本地市場上,專注保定,將市場做深做透,形成無可取代的競爭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