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日本資生堂集團發布了2020年上半年業績報告,公告顯示,2020年上半年,資生堂集團銷售額為4178.12億日元(約合人民幣275.13億元),相比去年同期下滑了26%;營業利潤則虧損了34.36億日元(約合人民幣2.26億元),這也是資生堂集團5年以來首次出現虧損。
資生堂集團表示,在報告期內,由于受新冠肺炎疫情擴大的影響,全球經濟活動停滯,企業收益和雇用情況的惡化導致了消費欲望低下,因此市場一直處于嚴峻態勢。營業利潤也受市場環境急劇惡化的影響,雖然集團采取了削減成本的措施,但是由于銷售額減少所帶來的差額利潤的減少以及減產所導致的工廠生產效率的惡化,因此出現虧損。
除此之外,資生堂集團還需要支付停業期間的員工工資、店鋪及工場維持費用,加上又計入了新冠疫情造成的特別損失,因此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季度凈利潤出現了213.76億日元(約合人民幣14.08億元)的虧損。
全球市場大跌,中國市場下滑幅度最小
在資生堂集團全球業務中,日本國內市場受消費者外出受限、零售店停業以及緊急狀態解除后營業時間仍然縮短等因素影響,客流量減少,加之日本政府進行了入境限制,國際航班持續減少,入境需求也受到了很大的影響。由此導致上半年資生堂集團在日本本土的銷售額僅為1505.2億日元(約合人民幣99.12億元),同比下滑31.9%,營業利潤為52.39億日元(約合人民幣3.45億元),同比大降87.5%。
國外化妝品市場方面,伴隨著新冠肺炎疫情的擴大,中國以及其他亞洲地區自2月份起,歐美自3月份起,化妝品市場的發展態勢也開始急轉直下。但中國市場自3月下旬起,感染人數的增長得到了控制,外出限制放緩,因此自4月份起,市場情況開始恢復。
具體來看,上半年資生堂集團在中國市場的銷售額達1000.38億日元(約合人民幣65.88億元),同比下滑了7.1%,中國市場成為資生堂集團銷售額下滑幅度最小的地區,且銷售額占比高達23.9%;營業利潤為76.81億日元(約合人民幣5.06億元),同比下滑57.4%,但位列全球市場首位。
而在歐洲和美洲市場,資生堂集團銷售額同比分別大降24.4%和40.9%,營業利潤分別虧損98.54億日元(約合人民幣6.49億元)和186.37億日元(約合人民幣12.27億元)。
中國市場高端品牌表現搶眼,電商渠道成支柱
第二季度以來,資生堂集團在中國市場呈現出較強的復蘇態勢,特別是高端品牌業務業績增長十分強勁。財報顯示,3月下旬以后,中國在全球市場中最早出現了恢復兆頭,以高端品牌為中心,集團第二季度在中國市場的銷售額已轉為正增長,銷售額同比增長9%,其中中國大陸同比增長19%。另外,以資生堂、CPB等為代表的高端品牌在中國電商渠道的銷售額同比增長了150%以上。
對于公司2020全年的業績預期,資生堂集團表示,由于目前不確定因素較多,要準確預測其影響極為困難,所以暫時無法確定。但基于目前可以掌握的信息和眼下的業績發展情況,資生堂估算,公司全年預期銷售額將調整為9530億日元(約合人民幣627.55億元),其中日本市場銷售額預估為3255億日元(約合人民幣214.34億元),中國市場銷售額預估為2380億日元(約合人民幣156.72億元),預估增幅可達10%。
2020年作為資生堂集團VISION 2020的最后一個年度,經營環境非常嚴峻。但資生堂集團表示,仍將不斷推進業務、品牌的選擇與集中,繼續向國際品牌進行投資以實現持續增長,并從零開始調整年度費用,制定并實施相關措施以實現業績的恢復。
顯然,中國市場已成為資生堂集團恢復業績的核心引擎。自2017年起,中國市場已經連續三年成為資生堂集團最大的海外市場,早前,資生堂集團旗下高端抗衰品牌悅薇布局開始CS渠道。而近年來,在電商渠道,資生堂集團的高端品牌也取得顯著增長,電商渠道銷售占比逐步攀升,目標定為在2023年中國的電商銷售占比要達到50%。
與此同時,資生堂集團也正在加強中國市場“第二總部”的地位,同時優先考慮中國市場的營銷投入,數字化建設和電商渠道將是重點突破的領域,這也體現出資生堂集團對中國市場還有更大的期待。
此外,資生堂集團還宣布與雅萌株式會社簽訂合資協議,將成立名為“株式會社EFFECTIM”(東京都中央區)的合資公司,合資公司計劃于2020年10月開始營業,并將首先以中國為重點發力市場,以關注抗老化和家用美容儀器的中國消費者作為目標客戶群體,商品將從2021年起在日本和中國等地發售,未來會在更多地區開展相關業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