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孩子、老人、狗,在這之后的“男人”被列為消費鏈底層的生物,倒也不是空口無憑。
在關于男性消費觀的報告或大眾印象中,他們的確很“底層”:
一方面,他們不易產生購買欲望、消費領域狹窄,消費行為更注重實現家庭自我、事業自我和權力自我;
另一方面,他們理智大過感性,不易被營銷廣告影響,更注重實際的產品功能。更重要的是,這也讓他們對品牌的選擇形成兩級化,勤儉型的男人更重視性價比,有消費實力的更鐘情于彰顯身份的高端品牌,卡在中間的品牌效應多半失靈。
如果你恰巧是位男性,不妨問問自己,是不是這樣。
男人變了,品牌沒變
如果答案是否定的,那你可能是“后浪”里的新男人。
早在18年,京東研究院的一份《新中產男性消費報告》就指出了,中國男性消費的偏好出現了代際分層:70后愛名酒、80后為家庭消費、90后開始熱愛形象。在新中產崛起、年輕一代男性的后浪中,甚至是大眾感知中,男人們的確開始關心事業、家庭以外的自我消費了,例如在顏值和身體相關的消費開始增多。
以時趣對天貓男士護理類銷量的公開數據整理來看,5月以來天貓專為男士研發的護理類產品銷售額達到2.9億元,進入整體護膚美妝品類銷量前10;男士們對護膚產品的需求也變細分了,5月銷售額排名前30的男士專用面膜中,無一例外都強調了補水、毛孔。
這一代“缺水”的男人,就像老年人“缺鈣”一樣。
但正是當一個人開始關注皮膚細枝末節的時候,就代表著他的消費力膨脹了,根據歐睿咨詢的預測,2020年,全球男性美容市場的規模可能達到511億美元... ...
表面來看,這是男人變的愛美了,但背后代表的正是他們開始懂得取悅自我、消費領域擴張、消費方式變豐富的趨勢。他們,正從消費鏈底層向上蛻變成為新貴。
與此同時,我們也驚訝地發現:整個消費品市場中,男性細分領域的品牌更新卻非常少。
那么,針對“新”男性的品牌該如何跟上趨勢?
下文將從男性美妝這個細分領域切入,通過研判三個成功的男性美妝護膚品牌,找到未來男性市場的機會點。
HIMS:擊中男性隱藏焦慮,整合細分市場需求
任何消費行為的本質都是為“焦慮”埋單,你的產品是否有效解決了男性的焦慮?
正如前文所說,在新一代男性消費行為特征中,很顯著的一點是他們的消費領域在極速擴張,而這些擴張的領域,往往就來自于專屬男性群體的“焦慮”。這些焦慮,也正是品牌切入男性市場的起點。
創立于2017年的美國男性健康個護品牌HIMS,先后拿到了Forerunner Ventures、Redpoint Ventures、Iinstitutional Venture Partners 等一線VC的投資,共獲得1.97億美元融資,兩年時間估值就達10億美金。
這個為男性提供保濕、抗皺、粉刺治療等護膚產品品牌,憑什么就躥紅了呢?
原因就在于,HIMS還找到了男人普遍而難以啟齒的焦慮:脫發和“性”。
2017年HIMS的創始人就注意到,男性在個人健康護理方面存在很多焦慮:如脫發、皮膚痤瘡、性健康(ED勃起障礙)等常見的男性生理問題。同時,男性對這些問題都有點難以啟齒,既不愿意找醫生,也擔心負擔過高的支出。
這些焦慮中,既有客觀的生理焦慮、還包含心理層面的焦慮以及價格焦慮。
這三種看得見或看不見的焦慮,HIMS通過DTC模式一站式解決了。
Hims的線上指導
HIMS首先提供的是網站直銷,男性患者到官網后,可以在線上進行1對1的醫療咨詢,這就解決了心理層面的尷尬問題。接著,他們能直接取得相關的解決方案和產品,最后HIMS會直接郵寄給消費者。整個交付過程大幅縮短的同時,既解決了客觀需求,還解決了男性對這些問題難以啟齒的心理需求,并通過線上服務和直銷模式來壓縮成本,從而大幅降低了售價。
更為重要的是,HIMS把這些細分需求進行了整合,提供的是針對男性健康個護的一站式高性價比服務。
如今,這個企業已經成為了男性健康護理領域的獨角獸企業,并且還把產品觸角延伸到了心理健康以及女性健康領域。
Hims抗抑郁藥的海報
通過研究這個品牌案例能發現,男性市場的消費需求不只是表面上的客觀需求,它還包含心理層面、服務層面、甚至是便利度等層面的需求,男性消費市場在日趨多元化的趨勢之下,企業需要的是敏銳的需求洞察力,為他們客觀或潛在的“焦慮”提供解決方案。
BULK HOMME:品牌要響亮,性價比要高
誠然,男性群體在整個社會財產的分配中仍處于優勢,掌握著諸如奢侈品、耐用消費品等領域的主流話語權,而且還往往不在乎價格。
但在一些細分的消費品領域,男性反而會看重“性價比”。
日本的男士護膚品牌BULK HOMME(中譯:本客),就是通過性價比和品牌感的兼顧,使其成為征服男性消費者的關鍵。
首先,本客的產品設計以極簡風格為主,在視覺方面很符合男性的審美;其產品線設計也相對簡單,只有洗護防曬系列,減少了男性的選擇困難。
但促使它成功的關鍵在于,這個品牌在營銷和渠道上很用力,但在價格上卻做到了很親民。
例如,本客用到的是日本國寶級的偶像木村拓哉來代言,但它主打的洗面奶、爽膚水、乳液三件套價格卻僅售300多人民幣,在日本消費水平中,這個價位則會更加的親民。
同時,本客為了強調性價比,它還特意使用了相對成本更低的軟包裝,并直接告訴消費者,我們之所以選擇這樣的包裝,是因為把成本都用在了真材實料上,這無疑為男性消費者強調了品質和性價比的優勢。
除此外,本客在渠道上也花了很大功夫。除在官網售賣外,它還打通日本500多家知名零售店、美發沙龍,以及多家健身房、酒店與超市,并在日本著名的“以合理的價格提供高時尚度、高品質商品”為概念的—— THE SUIT COMPANY 的17家門店合作。
在渠道上去靠攏“線下高端消費場景”,卻又以低廉的價格來體現品牌和性價比的兼顧。
同時, 本客還針對男性消費行為特征,開發了按月訂購模式,通過每月配送這樣的便利服務,來贏得男士消費者的選擇。目前,這個品牌在國內也逐步建立口碑,時趣洞察引擎通過對2019年全年的小紅書口碑分析發現,中國消費者對本客產品的功效認可度很高,其簡約的包裝了贏得非常多的好評。
營銷拉高品牌調性,線下與高端門店合作,并提供數字化渠道,這是一個明明奔著做品牌溢價的品牌,為什么會價格低廉,甚至以省產品包裝來彰顯性價比?
回到本質上,男性消費者雖然重視品牌又重視品質,但他們卻不會把護膚品作為社交貨幣。
在針對新一代消費者的產品心理設計中,產品代表的社交貨幣是品牌溢價的重要因素。男性和女性雖然都存在社交貨幣心理,但男性會比較集中在少數的專業領域,如3C、汽車、手表、奢侈品等等,在這些領域中,男性往往會更有消費力,品牌也更有溢價空間,因為這些內容本質上和男性的社會權利地位掛鉤。
但還有很多品類,就像洗護方面,男性其實不會像女性一樣喜歡曬自己買了什么乳液、用了什么精華。也因此,在一些男性細分品類中,尤其在難以充當社交貨幣的品類中,品牌和性價比的雙重平衡,就成為打造男性消費品品牌的重要方式。
最后要注意,在消費升級的大趨勢下,不同品類對性價比的理解不能簡單粗暴。過去重視品牌來彰顯地位的男人,以及過去不在乎品牌重視產品實用的男人,未來都會更加在乎品牌。
T&D:營銷語言體系要變男性化
最后,回歸到營銷上,男性本質上還是會更喜歡“陽剛的”品牌。
Triumph&Disaster(下文簡稱T&D)是新西蘭著名的男士護膚品牌,火遍歐美、澳洲,甚至在國內也被種草達人頻頻提起。而這個品牌的創始人Dion Nash,作為新西蘭著名的前板球運動員,他在塑造這個品牌時,完全是按照男性語言打造了一個“陽剛體質”的護膚品牌。
首先在產品層面,T&D推出的產品線很簡潔,僅提供洗護剃須和香氛,拋開其主張的天然成分等優勢,T&D產品最典型的男性化,體現在其前端的產品視覺語言上。
在包裝上,T&D一看就很懂男人,其極簡、低調又有質感設計風格,并以深色調來滿足男性的審美偏好。
在產品名稱上,T&D也很尊重男性語言特征與消費習慣。例如,剃須泡沫產品沒有任何詞藻堆砌,就以產品功能取名為「老式剃須霜」、香氛品類直接叫「香料除臭劑」等等,把“產品功能”作為產品名稱,語言簡練直白,也為那些護膚小白以及不愿了解太多護膚信息的男人們省了心。
再來看看包含多款產品的套裝類產品,名稱就干脆叫做“ON THE RODA”或者“ROAD LESS TRAVELLED”(譯為:在路上 & 少有人走的路),滿足的正是男性的浪漫英雄主義情懷。
其次在營銷傳播上,T&D也選擇了更陽剛的方式。例如它沒有找那些皮膚真的很細膩的明星來代言,反而找的全是些“皮糙肉厚”的知名運動員來代言;在日常推廣中,也隨處可見大花臂等象征著男性荷爾蒙的元素。
在媒體背書中,T&D也總是強調運動后、剃須等男性專屬的使用場景;再來看看這個品牌為人津津樂道的Slogan:“在勝利與災難面前,坦然面對,榮辱不驚”。
很顯然,這正是一個從產品到傳播再到品牌調性,營銷語言完全傾向男性底色的護膚品牌。
當然,T&D的案例告訴我們,產品包裝語言只是一方面,在今天男性護膚品類中,性別模糊的營銷內容仍是主流。這就像關于男性美容的報告中,很多觀點會提出:男性不再把化妝等同于“娘”,但事實上這種超前性的觀點,距離男性群體的普遍認同,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可見,男性重視美容護膚的同時,仍然重視“娘”和“MAN”的界限,營銷語言的“中性化”,不能解決性別差異問題,針對男性的品牌,要有更匹配他們審美和社會價值觀的營銷語言體系。
中國男性的市場空間還很高
在國內,男性市場的想象空間有多高?
時趣通過洞察引擎的數據分析發現,在國內男性護膚熱銷品牌的影響力排名中,有女性產品線的品牌仍占據多數,僅針對男性的護膚品牌并不多;而且排名中也只有零星的新興品牌出現,其它仍為傳統知名品牌為主。這在護膚品類這個市場敏感度相對較高的領域來說,這也反映出整個市場針對男性消費需求的空間,還有很高。
未來在消費升級、消費者后浪來襲、消費行為去性別化的大趨勢中,男性的消費空間將不斷上升,品牌還須深度理解并挖掘他們的需求點,提供更便捷、更高效的產品與服務。
同時也要注意到:男性面對不同品類的消費行為,仍有其獨特和傳統的一面,但品牌將成為其中核心驅動;針對男性的營銷語言,既要尊重性別也要強調個性化,才能真正贏得新一代的男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