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精品福利网站/麻豆三级视频/国产色在线 com/午夜影院操

首頁 / 數據

刷爆朋友圈的Costco,其實你只需學它這一點丨 每周一話

尹應娥|主編|2019-09-02 11:16:42
原創
采用收費會員制,然后用消費返點的形式提高會員續費率,用25%的自有品牌為75%其它品牌壓價......也許,這些招數包括屈臣氏在內的很多化妝品店都能做到,但顯然,他們不能像Costco一樣,在14%的毛利下存活。所以,化妝品店復制不了Costco。那化妝品零售能學它什么?

文丨化妝品報記者 尹應娥

過去的一周,零售圈最大的新聞熱點莫過于Costco上海店的開業,隨后,不少分析和揭秘Costco的文章紛紛刷爆朋友圈,有神話Costco的,也有給Costco潑冷水的。

Costco的開業,在某種程度似乎給中國實體零售業打了一回“雞血”,但喝完“雞血”之后,再冷靜思考,包括化妝品店在內的很多零售實體,根本復制不了它。那是不是意味它沒有可借鑒的東西?其實不然。它給線下實體最大的啟發便是,零售商必須轉變思維,從“我要賺錢,我要收割用戶,我要獲取多大的毛利空間”轉變為“我能為我的顧客做什么,我還能給顧客優惠多少”轉變,真正回顧到以顧客為中心。

微信圖片_20190902111255.jpg

我們發現,Costco成功很大的因素之一便是死磕自己,將消費者真正的消費心理效益最大化,給消費者提供極致性價比的產品。

在剛剛過去的2019中國化妝品百強連鎖會議上,濃妝淡抹創始人薛孝香分析顧客心理時表示:“顧客是除了買她想要的,還要占點便宜。”也就是說,無論哪種零售模式,消費者追求的都是用最低的價格買到最高質量且最需求的產品。

雖然Costco SKU僅有3700個,但都是經過嚴格篩選,每一個品類只選擇2-3個品牌,盡管不多,但都是有精選的優質爆款商品,且采用大體量的包裝。這些商品不僅是高性價比,最重要的是抓取了顧客消費心理。

據悉,在Costco上海新開門店中,一瓶500ml的貝德瑪卸妝水,天貓官方旗艦店平臺售價約為158元,這里4瓶只需449.9元,算下來,單瓶價格僅112元。且香水統一價格為399.9元一瓶。

可以看出,Costco很好地運用了讓消費者占便宜的消費心理,且將這種心理效益最大化。

在一系列分析Costco的文章中,均對Costco的極致性價比稱贊,其實說到底就是薄利多銷。

Costco門店整體毛利率低于14%,大部分商品的毛利率僅為10%-11%左右。因此,消費者往往Costco可以買到比別處低得多的商品。這么低的毛利,Costco的利潤從哪來。最新的財報數據顯示,2019財年前三季度,Costco會員費收入23.02億美元,凈利潤為25.62億美元。也就是說,Costco的利潤幾乎全部來自會員費。

放眼當今的化妝品實體店,我們了解的是,毛利維持在30%-40%左右,凈利在10%—15%左右是較為理想的狀態。會員收費制在化妝品店中,雖然存在,但大多流于形式,并沒有真正靠會員收費制盈利,且Costco的收費會員制也難以被化妝品店復制。

現階段,化妝品店不可能將毛利降到14%。但是,化妝品店也可以通過其他方式給消費者謀福利。

縱觀化妝品行業,中國目前很多產品的價格其實是虛高的。從倍率(大眾化妝品零售價與制造成本的比例)來看,日韓國彩妝的價格倍率是4倍,護膚品是5倍。而在中國,這個倍率一度是10倍甚至20倍。現階段,供應商、零售商、消費者正在試圖找到一個新的平衡點。

微信圖片_20190902111259.gif

一方面,直供模式、聯盟采購等形式的出現,為化妝品店的采購成本提供了更多的優惠。另一方面,隨著互聯網的快速發展和渠道的多元化,過去品牌總代、分代、批發商,再到零售商的鏈路也正在逐漸縮短,化妝品一度虛高的價格有望得到緩解。再者,隨著中國電商及社交電商的高速發展,我們能夠給到消費者的產品性價比有望比Costco來得更直接。

但對于化妝品實體店本身而言,十年前的暴利時代已經結束,但大多數化妝品店的零售思維仍然比較固化,雖然這幾年也都在談“以消費者為中心”,可真正能做到以消費者為中心的卻不多,逐利仍然是第一要務。大多數實體店為了生存,不得不引進一些高利潤產品,進而通過給導購貼花、提成等方式,強行推銷給顧客,以賺取利潤。但這顯然違背了顧客意愿和顧客的真正需求,顧客往往不是因為需求而最終購買了產品,而是被導購推銷或忽悠、或者通過一些別的促銷活動而產生購買行為。

現階段,化妝品零售雖然不能做到Costco一樣的極致性價比和低毛率,但卻可以在盡可能的情況下,通過產品、服務、供應鏈優化等,降低運營成本,站在用戶思維的角度,給消費者提供更多高性價比的產品。

讓消費者真正占便宜,是Costco火爆的真正原因,也是化妝品零售獲取顧客終極不變的真理。

評論列表

(0條)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