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化妝品報見習記者 李夢琴
在重慶的化妝品店圈子,不得不提春天加美妝連鎖。圍繞著消費者需求,重慶春天加美妝連鎖店不斷完善品牌品類布局,在9年的時間內,由一家默默無聞的40平米小店發展到擁有29家門店的大連鎖。
“為消費者創造價值,提供消費者想要的產品,而不是門店想要的產品”,在談到門店的核心競爭力時,重慶春天加美妝連鎖店(下稱“春天加”)創始人之一王建如是說道。
在渠道迭代的關鍵時機,春天加為了實現人、貨、場的精準匹配,又開始了新的變革。那么,面對上半年線下流量獲取難的問題,春天加是怎么做的呢?
打造門店品牌影響力
2011年,王建和汪娜夫妻倆關掉經營已久的飾品店,在重慶市萬州區開了一家40平米的化妝品集合店,這是“春天加美妝連鎖店”的前身。2016年,夫妻倆和朋友們一拍即合,整合現有的化妝品零售店,正式創立春天加美妝連鎖店,形式以街邊店為主,由代理商集中供貨。
在定位上,春天加定位于“全品類美妝連鎖”,SKU約2000個,涵蓋洗護、面膜、香氛、衛生用品等,其中主力品牌為綠豆、丸美等。由于面向的消費群體主要是中年女性,所以店鋪主打平價策略,單品價格維持在200元以下,致力于將性價比深入人心,塑造品牌影響力。豐富的品類與親民的價格加速了春天加的發展之路,逐步擴張到今年的29家店, 2019年實現銷售總額達3500萬元,成為了重慶本地數一數二的化妝品連鎖店。
據王建透露,2020年,受到疫情與洪水的雙重影響,王建旗下的11家春天加門店上半年的營業額同比下降10%,但近來已恢復了營業情況,甚至,8月的營業額還實現了同比增長。
從無到有,再到眾人拾柴,春天加這把火越燒越旺。雖然在2019年尾,春天加因合伙人經營理念不同,結束了集中供貨的模式,但春天加的品牌影響力依然存在,并深深地扎根于本地消費者心中。
雙渠道獲取流量
在發展過程中,為了破解流量的困局,春天加在線下做了很多工作。比如,王建優化了旗下門店的品類,淘汰了近200個滯銷條碼。同時,為迎合消費趨勢,他大力引進進口彩妝、護膚等品牌,逐步將門店的品牌結構由國產品為主導轉化為以進口品為主導。
另外,門店還通過產品搭配組合銷售,提高了門店促銷活動的頻率,以“天天有不一樣的活動折扣”來吸引顧客入店消費,且設置了無門檻會員制度來增加會員數量。2019年,王建旗下春天加美妝連鎖店會員的年增數已突破1萬人,總數超過5萬人。
對于線上流量的獲取,王建持有的態度是“大膽設想,小心求證”,一方面多平臺、多形式的去開拓,另一方面認準方向精耕細作。他在2019年搭建了線上團隊,利用電商平臺有贊商城、微商城來吸取新的流量,實現從線上向線下導流,發揮流量的最大價值。疫情期間,王建還組織BA團隊發朋友圈、顧客轉發的社群營銷,打造了屬于自己的私域流量池,實現快速回款100萬元。
轉化流量實現完美閉環
流量池搭建完成,下一步的關鍵就是轉化。由于客戶的轉化率不高,王建積極調整了門店的業務結構,不斷的優化體驗與服務,將零售店的形式轉化為“前店后院”的模式來提高用戶的留存率,目前已有8家店轉型成功,其中,單店的最高營業額已達150萬元。
與此同時,春天加還推出了周護理項目。消費者在購買產品之后,春天加會引導其進行以周為定期的護理,如洗面、護理問題肌膚等項目,來激發用戶的二次消費能力,在提高用戶的忠誠度與品牌粘性的同時為門店增收。
對于流量轉化來說,線上也是極為重要的一個板塊,王建表示,由于直播帶貨的轉化而來的消費者更具有信任度與忠誠度。目前,春天加已嘗試讓部分門店BA在直播平臺看點上直播帶貨,未來還將考慮與本地網紅合作直播,進一步轉化流量。
據王建透露,春天加的下一步目標是持續升級門店的品牌形象,以更好地挖掘品牌潛力,服務消費者。
從拉入流量再到轉化流量,王建制定了一系列的聯合戰略來吸引客流,實現從消費者帶動營業額、營業額促進門店升級、再服務于消費者的良性循環。流量當道的時代,如若不好好把握住流量,那錯過的可能不只是一次機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