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化妝品報見習記者 嚴瑩瑩
近日,海關總署網站發布2020年8月全國未準入境食品化妝品信息,其中4批次化妝品在進口檢驗時不符合化妝品安全國家標準或相關法律法規要求。未準入境化妝品均已在口岸依法做退運或銷毀處理。
在深圳進境口岸,蘭州三維跨境電子商務有限公司進口的2批次化妝品“標簽不合格”,產地為日本,產品名稱為“Pelican美臀皂80g”"Pelican美臀皂135g";在寧波進境口岸,寧波雙鴻元進出口有限公司進口的1批次化妝品“菌落總數超標”,產地為捷克,產品名稱為“歐緹詩紅豆磨砂洗顏粉”;在上海進境口岸,Melaleuca China Wellness Products Co., Ltd.,進口的1批次化妝品“超過保質期”,產地為中國臺灣 ,產品名稱為“含氟牙膏-淡薄荷味”。
記者調查發現,以宣稱去黑去角質美白功效的Pelican美臀皂在小紅書上有百余篇種草筆記,且在多個電商平臺能都搜到,其中天貓國際西選海外旗艦店月銷量達2833筆。在詢問西選海外旗艦店該產品是否符合海關進出口標準時,該客服表示:西選海外是阿里旗下海外直營旗艦店,并不是第三方商家,所有海外商品均為品牌直采,保稅倉直發,保證正品,且店鋪在政府的允許下今年4月就已正常營業。
近日,國家藥監局出臺的《化妝標簽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規定,直接接觸內容物的產品包裝容器上必須有中文名及保質期限的相關規定,也會對進口產品在原包裝方面提出要求。眾所周知,許多進口化妝品并未在接觸內容物的產品包裝上印有中文名和保質期限,特別是歐洲的產品,瓶身上很對只有產品批號,既沒有中文標簽,也沒有保質期限。如果按照新《辦法》,許多進口化妝品的包裝都得更換,而這對企業來說無疑增加了很多成本。
實際上,新版《化妝品監督管理條例》在起草的過程中,規定可以加貼中文,但外文原包裝的內容必須與加貼的中文標簽一致,這也強制了國外原包裝必須符合中國的法規要求。也就是說,從《條例》到《辦法》,法規對進口產品的監管也是同步趨嚴的,甚至可以說,對進口產品在標簽管理上提出了更大的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