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化妝品報見習記者 王娜
近些年,便于攜帶、功效強大的安瓶精華原液越來越受到消費者的歡迎,伴隨著市場的持續升溫,其缺點也逐漸顯露。
日前,記者在某知名品牌安瓶精華的評論區發現,不少消費者在使用安瓶時劃傷手部,微博上更是有使用者稱,掰安瓶變成“兇殺案現場”。既然有如此大的“殺傷力”,為什么還要使用安瓶?換個包裝不行嗎?
原本就是個瓶,是保存活性成分的最佳容器
在消費者心中,安瓶似乎就是與精華液、水乳等一樣的化妝品,加上其使用順序在護膚水之后、在乳液之前,人們提到安瓶幾乎將其等同于精華。
然而,嚴格來說,安瓶在化妝品中只是一種包裝形式,并不指代精華產品本身。
所謂安瓶,原本稱為“安瓿(bù)”,是指一種可熔封的硬質玻璃容器,在醫院接種疫苗時常見的標有“注射用水”的透明玻璃瓶,便是標準的安瓿包裝。
那為什么要把化妝品放在這種瓶子里呢?
資深護膚專家冰寒對此作出了解釋。隨著生化和原料技術的發展,越來越多的物質進入了護膚品領域,例如維生素C、 谷胱甘肽、表皮生長因子等,這類成分具有非常不穩定的特性。技術人員曾想出各種辦法保存這些成分,例如做包裹、包囊,以及冗余添加(成分有效的作用濃度是2%,考慮到會損耗,配方設計時設定添加量4%,以確保降解后還能達到有效的終濃度)等,但仍舊會面臨成本太高、達不到100%保護、顏色性狀發生改變等問題。于是,安瓶便以其高密封性、高保鮮度成為維持成分穩定和活性的首要選擇。
李記包裝董事長李道揚稱,一般情況下,對原材料的保鮮度,對形狀(酒瓶狀)和密封性有要求的產品會更多地采用安瓶包裝。
不過,隨著使用安瓶精華的消費者越來越多,安瓶傷人的特點也逐漸成為一大槽點——使用不方便,玻璃碎片容易傷人。
上海佳標包裝材料有限公司CEO辜家標表示,玻璃材質的安瓶存在在生產和運輸過程中易破損、掰斷時產生的玻璃粉末和碎渣易造成污染,并且具有潛在的爆裂風險等問題。李道揚說,玻璃瓶在灌裝時必須使用專用設備,消費者不具備護士開封藥劑瓶的專業手法,在用手掰斷使用時很容易弄傷自已。
2
需求催生安全性更高的安瓶,塑料軟安瓶未來可期
玻璃安瓶帶來的安全隱患,也在催生新物種的誕生。如文章開頭所說,掰安瓶神器的出現和盛行堪稱這一bug的補丁。但這憑空多出來的一個步驟,對于消費者而言,自然是不方便的。因此,市場上也逐漸出現了塑料材質的安瓶。新的問題隨之而來,這種包裝能夠滿足高活性成分的保存要求嗎?
辜家標表示,從理論上講,玻璃包裝更透明,與活性成分的相容性更好,但目前除了含有藍銅肽的成分與日本PP料的安瓶有析出問題外,PP、PETG這些塑料材料完全可以與大部分化妝品所使用的原料相容,并且也可用于高活性成分的包裝。冰寒也表示,在密封情況下,塑料材質和玻璃材質的安瓶維持成分活性的作用是相同的。
辜家標說,塑料安瓶在具備小劑量、密閉性、保鮮性等功能的條件下,解決了玻璃安瓶在掰斷時易破損、產生碎渣粉末、易劃傷手等問題,運輸也更加安全。此外,PP材料透明度呈中性,具有朦朧感,PETG材料透明度非常很高,接近玻璃。在對透明度有要求時,可通過技術使PP材料改性,增強透明度,或者直接采用PETG材料。
除了具備與玻璃安瓶相同的功能外,塑料安瓶在裝飾性上反而更勝一籌。辜家標介紹道,玻璃安瓶的瓶身具有局限性,除了透明無色、茶色外,不易著其它色,表面印刷也只能采用單色絲印和貼標兩種工藝。而塑料安瓶可用的顏色非常全面:實色、半透明、全透明、透明有色等,普通色卡上具備的顏色塑料安瓶都可選用,并且可采用單/雙色絲印、熱轉印、貼標、燙金等豐富多樣的表面印刷工藝。
在材質發生變化的同時,安瓶包裝也不再拘于傳統形狀,出現了折疊安瓶、針劑狀、藥丸狀等多種樣式。冰寒認為,盡管安瓶的材質和形狀都在發生變化,但其特性是保持不變的:一次性、獨立小包裝、密閉、用后即棄。冰寒說,目前包裝工業界一直在研發新的技術,不久的將來也許會有更好的黑科技包裝出現。
不過,與包材問題相比,安瓶精華市場的魚龍混雜才是更大的挑戰。冰寒也提醒道,有些安瓶精華只是普通產品換了包裝,其成分并不具備活性更強、滲透性更高的特性。
從技術的角度來看,安瓶傷人的問題很好解決,但從市場規范性而言,安瓶如果只是個“瓶”,傷的最終是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