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化妝品報記者 毛洪
近年來,隨著消費者防曬意識的提升以及防曬品類的快速增長,防曬這一品類也越來越受到品牌和消費者的關注,朝著更加專業、細分化的方向去發展。繼防曬霜、防曬噴霧、防曬棒之后,防曬粉這一新的防曬產品類型也出現在消費者的視線中。
得益于成熟的市場教育,消費者的防曬意識也越來越強烈。從面部到身體,甚至到發絲,幾乎每一個部位都需要防曬,不少品牌推出的產品中都增添了防曬功能,并將防曬功能作為產品的重要宣傳點。
其實在散粉里面添加SPF和PA值不是什么新鮮的事情,但是一直以來專業的“防曬粉”卻鮮有人知。那么,防曬粉到底有沒有效果?又是如何起到防曬效果的?防曬粉這一新的類型又能否被消費者接受呢?
在現實生活中,基礎的防曬產品已經無法滿足消費者多元化的需求。對于一個上了妝的女孩子來說,上完妝再涂防曬簡直是一場災難,而近來大火的防曬噴霧在便攜性上也存在一些問題。如此看來,防曬粉可謂是解決了這兩者的痛點問題,其市場空間可見一斑。
據記者了解,目前市面上大多防曬粉都是國外的品牌,比如旁氏、怡思丁、城野醫生、嘉娜寶、bareminerals、Colorescience Sunforgettable等,而在國內較少有品牌跟進。記者向多家國內代工廠問詢,均表示還未生產這一品類,同時,目前大部分該類型產品僅在代購渠道有售。
防曬粉到底有沒有效呢?集思美創(廣州)科技有限公司公司首席研究員潘克敏告訴記者,防曬粉是物理防曬產品,不能添加化學防曬劑,主要原因有兩個:一是因為液體的化學防曬劑會把粉粘合,影響粉體的外觀;其次,固體的化學防曬劑如果在粉體里是粉狀,不能發揮吸收紫外線的作用,在一般防曬霜里,化學防曬劑重結晶是禁忌,會導致SPF、PA暴跌。
雖然目前國內市場暫未在防曬粉這一品類上有所動作,但潘克敏認為生產防曬粉在技術上沒有難題,主要考慮純物理防曬即可,防曬粉只是散粉帶SPF和PA。
的確,記者通過搜索發現不少防曬粉的產品名稱并不直接以防曬粉命名,多為散粉和蜜粉,但是與普通散粉和蜜粉不同的是,其包裝上都明確標明了其PA值和SPF值。
以Colorescience Sunforgettable品牌的防曬粉為例,其有SPF30和SPF50兩種可選。同時每種還再細分為若干顏色,像選粉底一樣,根據自己的膚色選就好,完全可以當作底妝來用。
于消費者而言,方便補妝且具有一定控油定妝效果的“防曬粉”無疑具有較強的吸引力,不過記者通過搜索發現該類型的產品相較于同品牌的其它防曬產品價格偏高,可能是由于目前還沒有被市場所普及導致的。
同時,在產品上,也還有一定的進步空間,比如說其粉體的透明度、毛刷的軟硬度等,都還缺乏能夠滿足國內消費者需求的產品,而這也給予了中國企業一個絕佳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