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精品福利网站/麻豆三级视频/国产色在线 com/午夜影院操

首頁 / 數據

越打折顧客越少,越還價顧客越跑?全因這三點沒做好!

化妝品報||2019-09-05 10:02:40
轉載
低折扣不等于好業績!

中秋佳節將至,很多實體店紛紛開始了打折促銷活動。但最近有很多小伙伴問:“為啥折扣都打了,銷售業績還是上不去。這還沒到中秋節呢,我們提前打折都沒人來,要是等到節日臨近,各個店都開始搞活動了,店里豈不是更沒人了?”

打折降價的確是能夠吸引顧客的一種方式。但我們不能一味的將好業績與折扣低掛鉤。

舉個例子,我們借著中秋節的由頭,搞了一個八折的優惠,那節日過后,恢復原價呢?顧客再上門就會說:“你們上次都打八折了,要不這次也打個折吧。”

你拒絕?顧客說走就走,你不打折,總有一家店在打折。顧客走了,業績又上不去,于是又選擇打折搞活動。如此往復形成惡性循環。

不光我們自己“慘死”于盲目打折之下,就連市場也會被競爭打折的現象擾亂。

微信圖片_20190905095244.jpg

當你經常打折時,不知不覺中你的顧客已經在發生微妙的變化:部分因為產品或品牌喜歡你的顧客會離你而去,而更多的價格敏感型顧客則會經常光顧你。

要知道,有很多顧客是希望他買過的東西不會貶值的,這就是你以前的忠實VIP。你傷了忠實VIP,卻吸引了短暫的那些價格敏感型顧客。打折帶來短暫的銷售增長,實在得不償失。

又有人問了:“你說不打折,那該怎樣吸引顧客呢?”

這里教大家一點:讓你的店鋪看上去不能還價!

為什么這么說?

任何營銷方法只會吸引一類顧客。 

你喜歡打折,就吸引價格敏感型顧客;

你研究服務,VIP忠誠度就越來越高;

你研究銷售技巧,成交率和連帶率就越來越高;

你研究產品,時尚型顧客就越來越多……

有的人說,“我們這里是小地方,消費能力比較弱,所以顧客愛還價。”也有的人說,“我們家的東西貴,所以顧客愛還價。”

那么,來舉兩個例子。在大超市里買菜,20.1元;在菜市場買菜,20.1元。請問,你是不是都會還價?

可口可樂在超市里賣2塊錢一聽,自動販賣機5塊錢一聽,麥當勞8塊錢一杯,五星級酒店38塊錢一杯。完全相同的品牌和產品,在不同的地方價格完全不同,請問,你會不會還價?

顯然,你在菜市場里,如果價格20.1元,你會本能的來一句:“20塊好嗎?”,而在大超市里肯定不會;同樣的可口可樂,不同的價格,你都不會還價。

微信圖片_20190905095249.jpg

所以,顧客會不會還價,跟顧客無關,只跟你的店鋪有關。如果你的顧客愛還價,只因一個原因——你的店鋪長的就像可以還價的店鋪!

那些在你看來特別愛還價的顧客,并不是在任何地方消費都還價的,而是在你的店鋪就死還。如何才能避免這種問題的發生呢,就需要我們認清我們的形象:

門店形象

門店的形象是給顧客的第一印象,下面我們來看一下顧客愛還價,愛要求打折的店鋪和顧客不敢還價的店鋪分別是什么樣的:

顧客愛還價的店:店鋪的裝修就像個雜貨鋪,店鋪的陳列凌亂,衛生很糟糕,店鋪的燈光昏暗,音樂很老土或者聲音不合適。

顧客不敢還價的店:裝修時尚,陳列整潔舒適,衛生清爽,燈光舒適,音樂時尚、音量恰到好處。

設想一下,如果你是顧客進到這兩家店,你會怎么想。那如果是零顧問,我就會想:第一家跟個雜貨鋪一樣,產品質量肯定不怎么樣,還要這么高的價錢。值不值啊,我得砍個價。

而到了第二家店鋪我會想:嗯,裝修的這么高級,這里肯定是那種不講價的“貴族”店鋪,算了,別白費功夫了,價錢挺合理的,買了!

所以想要顧客不討價還價門店,品牌給顧客的第一印象是非常重要的。

員工形象

除了門店的形象,員工形象也很重要。員工在絕大多數代表了店鋪。

顧客愛還價的店:顧客一進店,導購在玩手機,趴收銀臺,靠墻靠貨架,坐在休息椅上,目光呆滯,面無表情,不化妝,穿著老土邋遢。

微信圖片_20190905095257.jpg

顧客不敢還價的店:顧客一進店,導購熱情接待,或是正在忙碌于店鋪的工作,穿著時尚得體,化淡妝,笑容甜美親切,恰到好處的贊美顧客。

顧客進到第一家店會想:這家店一點也不專業,還這么貴。他們進到第二家店會被員工的氣質感染,從而忘記還價。

服務形象

第三點要注意的就是服務形象。

顧客愛還價的店:導購銷售水平差,說話口氣像地攤小店,心底里覺得顧客都是“壞人”,愛與顧客起爭執,顧客退換貨時處處刁難。 

顧客不敢還價的店:導購銷售水平好,說話口氣專業而親切,心底里覺得大多數人都是“好人”,從不與顧客起爭執,能妥善處理好顧客的退換貨與其他投訴。

現在知道不靠打折應該如何去吸引顧客了嗎?

那就是靠高端的形象和專業的服務。要讓你的顧客一眼就覺得在你的店里買東西這個價錢是值得的。

什么樣的形象和什么樣的方式吸引什么樣的顧客。所以從心出發,給顧客一種價值體驗,不靠打折也能得到認可!

注:本文轉自 零售專家 公眾號 。

評論列表

(0條)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