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化妝品報記者 王欽
從2020年疫情開始至今,客流更穩定的社區店都是反復被提及的話題。
在美妝行業,從CS渠道走出來的町盟等一批社區店正在快速鋪開,且模式不斷升級,而在《化妝品報》記者近期在西南、華東等市場走訪活動中也發現,社區店正逐漸受到重視。
值得注意的是,在當下的美妝社區店中還出現了資本的身影,業態演變更為豐富。湖南常德陽光名妝創始人王慶玉說,所有的生意都值得再做一次。的確,躍躍欲試的化妝品人已經給社區店帶來了更多新穎的玩法和業態。
開發新項目社區店 深挖服務價值
不管是街邊店,還是社區店,它們的基本任務都是滿足消費者的需求,尤其是多元化的消費需求。在這一點上,不少大連鎖的社區店正逐步開發新的消費需求和項目,探索出更高的服務價值,并形成了“零售+項目”的雙腿走路模式。
圖片湖南常德陽光名妝有著較為成功的實踐。2017年,常德陽光名妝引入了高黏性、高轉化、高介紹率、高客單的養發項目。疫情期間,憑借社區周邊高端客戶的貢獻,黑頭發養發項目就幫助陽光名妝創收800多萬元,極大補充了快消虧損。由此,王慶玉認識到項目在社區服務中不可替代的貢獻,陽光名妝也確認了快銷和項目相結合的“一站式變美解決方案”。
“首先,一套上千元的養發項目,穩住了社區周邊的高端客戶;其次,一個客人平均月耗卡2次,一年最少進店24次,直接提高了進店率和連帶;同時,養發項目是所有項目中轉介率最高的,最高紀錄是一個客人直接給我們口碑裂變了30個新客”,王慶玉表示。
無獨有偶,濰坊潤莎奈兒連鎖也在社區店系統打造了極其成功的黑頭發項目。潤莎奈兒連鎖總經理趙亮認為,零售+項目模式非常適合社區店和鄉鎮店,“從2020年的銷售業績來看,我們好多社區和鄉鎮店銷售業績都是在穩步增長的,甚至超額完成業績。”據悉,潤莎奈兒黑頭發項目2020年零售額達1000萬元,連鎖內有40萬黑頭發的會員,其中,黑頭發在潤莎奈兒的銷售占比達13.1%,而這40萬會員中40%是購買黑頭發項目。
實際上,項目是這類社區店的核心業務,其本質是高客單策略。某化妝品連鎖負責人給記者算了一筆賬,“一家社區店面積基本在50平方米左右,基本能夠覆蓋社區內100位客戶,只需要發展30-50個高級客戶,把項目做深做透,這個社區店就可以活得很‘滋潤’。”
據悉,還有部分連鎖社區店正在開拓其它高附加值項目。例如,浙江町盟美護中心已成為一個顧客一站式社區美容機構。與常規單項體驗服務不同的是,町盟開辟了更多的項目服務,例如手面部護理、頭皮養護、皮膚管理的主要護理需求,大大提升了項目的種類和價值。
深挖商品屬性:家門口的生活家居美妝店
與深度嫁接服務不同,一部分社區店并不強調服務屬性,也不片面追尋高客單,只是在商品多樣化上大做文章,大力發展社區生活家居美妝店。
福建南平陽光靚社連鎖總經理蔣龍武告訴記者,目前陽光靚社16家社區店均不做深度服務,只為周邊客戶提供基礎面部護理,與此同時,陽光靚社在不斷整合供應鏈,甄選網紅、流量品、家居品導入線下,為門店提供更多價值感的商品及生活必需品。蔣龍武認為,社區店服務的是一公里內的客戶,“客戶在樓下購物,商品必須自帶很強的居家屬性。”目前,陽光靚社社區店平均面積在60平方米左右,有效條碼在2000個以內,包括護膚、彩妝、家居、洗護等品類。
某化妝品連鎖負責人告訴記者,目前他正在浙江義烏等地尋找合適的家居小百貨和小飾品供應商,將飾品、家居品等流量品導入社區店之中。“早前,我們就曾靠飾品和家居品進行過大規模的引流,效果很好。大概在十年前,因為條碼太多不好管理被迫放棄,現在借助ERP系統和各種工具,重新上線這些品類就方便管理得多,尤其是在客流穩定的社區優勢很大。”
該負責人表示,社區店深挖商品屬性是揚長避短的選擇,“社區店做服務很難超過美容院,因此,我們選擇反其道而行之,憑借我們在CS渠道積攢下的供應鏈體系深挖社區的商品屬性,本質上避開了和美容院系統的競爭,相反,我們是在和周邊商超和小賣店搶顧客。”目前,該連鎖還將CS店的部分自有品導入。該負責人認為,目前三福、無印良品等生活家居集合店均在增加化妝品業務,化妝品店也應該進一步拓寬品類,增加生活用品布局,特別是在客群年齡偏大的社區,“這部分人需求旺盛,且對價格更敏感,憑借我們的供應鏈完全可以在商品上做到更高的性價比,‘占領’社區。”
資本加入爭奪:社區邊的新型美妝集合店
實際上,目前不少美妝社區店基本上是CS連鎖系統在轉型階段的一種新嘗試,其店鋪屬性自然偏向體驗、服務,強調高客單,店鋪類型更為傳統。
圖片然而,近年來,有人卻反其道而行之,將大火的新型美妝集合店開到了社區周邊。相較于話梅、黑洞等動輒上千平方米的大型集合店,這類新型美妝集合店布店鋪面積更小,但基本上是前者的迷你版,擁有相類似的產品結構以及門店裝修風格。
PRAYTY樸荔(下稱“樸荔”)就是這樣一家社區新型美妝集合店。樸荔創始人魏明杰曾表示,當下大牌美妝越來越普及,不管是95后還是80后,買大牌產品和“和開車充電、加油一樣日常”。
在此邏輯之下,樸荔并不選擇主流商圈,而是把美妝集合店開在社區周邊,在品牌結構上主打國際大牌產品及其小樣,還布局了小部分自有品牌。樸荔公眾號顯示,目前,樸荔已在上海開出了兩家店,其中一家位于上海思南路11號,即10號線陜西南路站地鐵口。小紅書APP顯示,已有不少紅人、素人到此打卡并記錄:“家門口的小樣天堂”“得空就來淘淘貨”。魏明杰也曾向媒體透露,目前,樸荔的兩家門店均已實現盈利,“平均客單價達到300元以上,單店開業首周銷售突破100萬元,付費會員占比達20%以上。”
企查查顯示,樸荔股東包括北海唯品會投資有限公司,樸荔于2020年5月獲得唯品會股權融資。這也意味著樸荔誕生的背后,必然有著強大的電商背景和供應鏈支撐,這也表明資本正在加入社區店的爭奪,未來,社區店的玩法或將更加多元、更加出人意料。
實際上,不管是傳統的社區店,還是供應鏈和資本玩法的社區美妝集合店,背后的指向都是一致的,即社區經濟的繁榮勢不可擋。2020年3月13日,國家發改委發布的《關于促進消費擴容提質加快形成強大國內市場的實施意見》中就明確指出,促進社區生活服務業發展,大力發展便利店、社區菜店等社區商業,拓寬物業服務,加快社區便民商圈建設。顯然,提前布局社區店,不僅有著國家意志的支持,更是美妝行業不可錯過的風口。
本文轉自化妝品報7月刊專題報道《突圍社區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