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化妝品報記者 李躍躍
“這兩年客流下滑、人口流失,黑龍江的門店盈利能力大不如前,這在一定程度上也給代理生意造成了不小的沖擊,如今代理商在品牌和門店兩方面的價值和作用都在削弱,如果還按過去傳統的模式經營,代理商就只有死路一條。”在亨通公司總經理湯占峰看來,以往代理商更多的是在享受行業、品牌發展所帶來的紅利,如今這些紅利逐漸消失,代理商如果想要保持長遠發展,就必須要提升自己對于區域市場的把控水平,以及各項資源的調配能力,此外,在瞬息萬變的互聯網時代,傳統代理商也要轉變思維,勇于嘗試,開辟代理業務的更多新可能。
百貨業務、CS渠道兩手抓
自2015年前后湯占峰開始關注百貨渠道以來,公司的百貨業務一路發展強勁,尤其在CS渠道不慎明朗的當下,穩定而規范的百貨渠道逐漸顯露出優勢。
“盡管現在百貨也不如以前那么好做,但對于我們而言,現在百貨的利潤更加可觀,我們今年也還在陸續開柜,在選址上我們會更加謹慎,同時對于回報率較低的百貨柜臺我們也在精簡,總體還是要保證網點的優質和高產。”湯占峰透露今年計劃再開辟4-5個柜臺,并打造更多百萬級柜臺。
而在CS渠道方面,亨通公司與其他黑龍江代理商一樣,也面臨著網點關門、店銷下降的尷尬現實。巔峰時期,亨通公司在整個黑龍江市場擁有3000余家網點,在縣一級城市的網點覆蓋率達到了80%,鎮一級的覆蓋率達到了70%,鄉一級則達到了30%,而如今這一部分網點也不斷縮減,公司相應地也作出了調整。針對這些占公司網點近1/3的縣級和大鎮客戶,亨通公司每年為其定制了不低于兩場的促銷活動,以買贈形式為主,以提升門店銷售。
與此同時,亨通公司還通過進口爆品切入CS渠道,進一步提升門店調性,幫助門店引流。
此外,為了應對整體大環境的變化,湯占峰對于公司貨品結構及庫存管理也做了進一步的調整。一方面,大力壓縮產品庫存,將公司整體庫存維持在1000萬左右,避免大量壓貨導致的產品過期臨期問題,也讓資金周轉更加通暢;另一方面,亨通公司大刀闊斧砍掉周轉較慢的品系、品類,對于市場表現好的系列及單品做更細化的數據分析和把控,后期進行比較科學的管理與協調。
在亨通公司合作的品牌之中,無論是在市場洪流中堅守80余年之久的百雀羚;還是秉持珍珠護膚理念,發展逾50年的歐詩漫;抑或是出身于上海家化的佰草集品牌……無一例外都是國內優秀民族品牌的代表。它們有著深厚的品牌積淀,在浮躁的市場環境中保持耐心和敏銳,而這也正是湯占峰多年來堅持的選品原則與經營初心。盡管在消費升級的大趨勢之下,部分國貨品牌遭遇沖擊,但在湯占峰看來,品牌與公司的發展一樣有跡可循,腳步可以慢一些,但要穩一些,無需跟風作勢,但要懂得擁抱變化,與時俱進。
新零售思維打開美妝運營新局面
回首亨通公司的十余年發展,不難發現,順勢而為、因時而變一直是公司永續經營的關鍵所在。昔日,面對“聚成泰和解體事件”余震,湯占峰積極轉變,著手調整公司組織架構,實行扁平化管理,以適應市場長遠發展。他本人更是親自深入一線市場,與門店客戶展開面對面地交流。
如今,面對愁云慘淡的經營環境,湯占峰獨辟蹊徑,將視角放在時下最火的互聯網領域,試圖以新零售思維賦能代理生意,并為線下門店的發展提供更多新的思路與靈感。
“商品是標準化的,它可以通過互聯網去除中間環節。因此,單純的商品代理很容易受到互聯網的沖擊,但服務是沒有辦法去中間化的,這也是代理商存在的價值和意義。”湯占峰認為,現在的代理商需要向服務商轉型,根據店家的需求,升級自己的知識結構、團隊結構和業務框架,為零售提供新的、有附加值的服務。
湯占峰告訴記者,在與線下客戶溝通交流的過程中,他發現許多店家對于新零售很感興趣,但多數店家并不知道如何切入新零售。去年,湯占峰本人也開始嘗試去深圳、杭州這類業態比較新、思維比較超前的地域進行學習,并與合作伙伴共同創立了杭州的零售運營公司,在這個過程中不斷摸索線上與門店結合的最優方式。
“對于新零售的理解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于我而言新零售就是我做的這件事能給傳統門店賦能,幫助門店破局突圍。我們當下的初步構想是做一個全球最潮最爆的供應平臺,先是從進口爆品作為切入,用較低的價格給到店家,在品類的選擇上給線下門店引導。另一方面我們也會在賣貨的形式上融合一些互聯網思維,指導店家如何使用抖音、快手這類的社交平臺做營銷做推廣,將95后、00后的年輕消費者更好的導入門店。”湯占峰表示,在這個過程中,代理商也將被注入了新的服務板塊和服務內涵,這種向服務商的轉變既是自身轉型需要,同時也是終端門店對代理商在新零售時代下提出的要求。
“與其在別人的輝煌里仰望,不如親手點亮自己的心燈,揚帆遠航,乘風破浪。”這是記者在亨通公司無意間捕捉到的一句座右銘,又或許是湯占峰叱咤商場多年內心的真實寫照。
自1995年進入日化行業開始,湯占峰目睹了這個行業從“瘋狂”轉為理性,也經歷了黑龍江經濟的迅速騰飛與艱難轉型。然而無論外界如何風云巨變,湯占峰依舊十年如一日的扎根美業,他明白行業的未來在何方,也清楚地知道要隨風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