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瑞咨詢產品中心副總經理李磊
“怎么去提高我們的銷量?提高銷量與大數據有什么關系?又如何去體現這一關系呢?”一開場,李磊就拋出了一串讓行業人士十分關心的問題。他解釋道,如今網紅帶貨的現象越來越明顯,如何去量化操作,如何評估值得探究。
“如果今天在座的各位想推廣一款男士產品,會用何種方式讓這款產品有效觸達到我呢?因為一對一推廣不太現實,最直接的方式就是廣告。”李磊在現場用自身舉例,引出該用何種廣告數據高效觸達消費者的問題。
如何通過大數據來精準的讓產品觸達消費者呢?在李磊看來有四點:首先,構建TA,產品可以通過大數據來圈選想觸達的消費者;其次,通過日活、月活等因素來量化評估KOL在目標消費者中的影響力;再次,通過廣告真實的影響力來判定廣告傳播效果;最后進行投放管理。
李磊介紹,這套大數據精準投放的基本框架不僅在圈選人群上更細致,也能針對細分人群推薦KOL,幫助品牌更好的觸達消費者,更高效的進行效果評估。
為了更好剖析新疆化妝品行業的消費人群,李磊還帶來包括TA分析、公眾號KOL、抖音KOL分析、淘直播榜單分析以及小紅書KOL等一系列數據分析在內的新疆地區化妝品人群洞察。
“新疆美妝人群18-24歲占比最高,與自然樣本相比該年齡段的TGI也最高,與一線美妝人群屬性基本保持一致,95后是美妝品牌主流消費者。”李磊介紹,與一線城市的美妝人群相比,新疆美妝人群在36歲以上的占比更加明顯,區域內中年消費者偏好明顯。
新疆美妝人群使用的TOP5手機品牌分別是OPPO,蘋果,Vivo,華為和小米。接近三分之一的美妝人群使用的手機品牌是OPPO。與一線城市的美妝人群相比,蘋果手機的使用占比差異最大,接近一線美妝人群的二分之一。
李磊介紹,作為“絲綢之路經濟帶”核心區,新疆經濟發展在西部保持較高活力。根據OneMedia數據顯示,2019年5月新疆的美妝人群趨近于中等消費水平階段,占比達到64.51%,接近一線美妝人群的兩倍。而區內美妝人群的低消費水平TGI明顯低于一線和自然樣本。
“國貨在新疆消費人群的打分偏好比一線城市消費人群要高出一個段位。”OneMedia基于用戶的淘寶行為,按照廣告價指數排序得到2019年5月新疆美妝人群的美妝品牌偏好TOP10如下。VNK、素顏、尊藍、卡姿蘭等國產品牌憑借其價格優勢和口碑在區內美妝品牌偏好中排在前列。
在2019年5月新疆美妝人群KOL公眾號榜單推薦中可以發現同樣是美妝人群,細分一線城市的KOL榜單和新疆地區的KOL榜單出現很大差異。一線城市榜單中出現“深夜發媸”“Pony美妝”“Lin張林超”等知名美妝博主,但這些KOL在新疆的美妝人群中的影響力遠不及“石榴精神”“魔族妝品”等區域內本土時尚博主。
此外,還可以發現,新疆當地美妝人群對“新疆分享”這類本地生活類賬號關注度也較高,相較于“人民日報”“拼多多”類的頭部賬號,這些區域性媒體的投放效果對于新疆美妝人群來說性價比會更高。
對于榜單中的粘性指數、TGI、觸達率等名詞李磊也在現場進行了講解。如粘性指數為8.5,就意味著平均下來目標用戶在一個月中有8.5天查看了訂閱的消息。而TGI簡單來說是以100分為中位線,大于100分表示喜歡公眾號,反之則不喜歡。觸達率則更好理解,觸達率更高,接觸到的消費者就更高。而廣告價值數就是根據這一系列的指數綜合得出的結論。
在2019年5月抖音TOP10榜單中,除“李佳琦Austin”,其余9位均為新疆地區博主KOL。李佳琦憑借自身影響力,在新疆美妝細分TA中依然占據第三名位置。而“乃提Guli” 同樣也是美妝帶貨KOL,在自然人群中排名僅占第519位,但是在新疆美妝TA中排名僅次于李佳琦,顯示出明顯的關注度。
而在2019年5月新疆美妝TA的淘直播榜單中,Perfectdiary旗艦店、美康粉黛旗艦店等官方淘直播號排名一、二,其淘寶直播的投放精準的觸達了新疆美妝TA,對其店鋪導流起到關鍵作用。另外,新疆美妝TA的TOP10榜單中沒有出現“大魔王”李佳琦,可見做好細分TA的精準投放,效果可能會大于頭部KOL投放。
李磊還對比了新疆當地美妝人群與一線城市5月小紅書KOL偏好,發現兩者差異巨大,沒有交集,側面也反映了KOL廣告投放需要根據具體市場的偏好與投放需求來進行。
此外,李磊在現場還進行了卡姿蘭淘直播帶貨效果分析。并指出5月卡姿蘭投放的淘寶直播KOL中粉絲數排名第四位的“安安anan”的效果排名第一,而粉絲數排名第一的“卡姿蘭彩妝師”效果排名僅161名。可見粉絲數高的KOL未必能產生相應的觸達效果。“廣告效果指數”反映KOL真實觸達且成功到店轉化的TA數量,以該指標為核心結合“活躍設備數”、“TGI”、“粘性指數”指標綜合評估KOL的影響力,助力品牌的廣告投放達到品效合一。
最后李磊總結道,我們正處于第三次技術革命的浪潮中,只是身處歷史無法自知。在這個快速變革的時期,營銷模式也在不斷的變革,我們營銷的對象在不斷精細化、投放環境也愈發多樣,這對于媒介投放來說呈現著從粗獷到逐漸精細化的趨勢,針對不同的投放需求,也要求投放者以精準的策略來應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