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完美日記獲得新一輪融資的消息讓行業再度聚焦在了這個新銳互聯網美妝品牌上。消息雖短,但值得探究的地方頗多。
一是、高瓴資本領投,紅杉中國、華人文化跟投。這意味著,目前中國最頂尖的兩家投資機構同時身居完美日記股東之列。
二是、完美日記該輪融資估值達10億美金,而36氪了解到的是,實際估值甚至要高于這一金額。
浪潮資本一負責消費品投資領域的負責人向記者表示,完美日記近幾年在發展上不差錢,幾乎都是資本公司搶著投資。
事實上,除了完美日記外,如hedone、橘朵等多個互聯網基因的美妝品牌,或者像高浪這樣正處于高速發展中的線上運營商,也在近年來陸續獲得多個創投基金的融資,互聯網美妝企業融資風口儼然已來。
△部分美妝品牌獲融資情況
從相宜本草到完美日記,創投圈二度回歸?
2007年,克麗緹娜、相宜本草等本土企業相繼獲得資本助力,促使中國化妝品行業進入資本元年。彼時,第一批的本土美妝品牌正依托新興的CS和電商渠道快速崛起。
不過記者梳理發現,隨后數年時間里,美妝企業的投融資事件明顯減少,在2015年前后則再度進入交易高峰期。
事實上,早在五年前的2014年,紅杉中國就判斷國內美妝行業的局勢在發生改變,其在一份分析報告中寫到:“未來五年是本土化妝品行業的黃金機會,是快速圈地整合階段,而年輕人的消費場景越來越時尚,本土化妝品品牌將會百花齊放,新興渠道可以讓這些新品牌實現彎道超車,這都會給市場帶來全新的變化”。
而據記者了解,一具有京東背景的資本公司在過去三年的時間里開始持續關注本土日化品牌, 2018年的下半年,更是將目標精準瞄向一批以線上為主要銷售渠道,具有新的營銷思路的美妝品牌上。
鯨準研究院發布的《2019美妝行業研究報告》數據顯示,2014年至今,中國美妝行業共發生137起投融資事件,共涉及金額95億元人民幣。2015-2016年美妝行業創業項目明顯受到資本市場青睞,較多美妝項目獲得融資。隨后,受資本寒冬影響,投資趨于冷靜。
而經過數年發酵,這些獲得投融資的美妝項目呈現出了清晰的特點。
首先,諸如完美日記這樣好的美妝項目脫穎而出。
有資料顯示,2017年開始,美妝行業獲得融資項目逐漸變少,但投資金額較大,主要是由于行業自2017年起,頭部項目脫穎而出,行業優勝劣汰明顯。
據記者了解,和完美日記同期獲得投融資的美妝品牌數量不少,但最終走到現在并形成規模的僅此一家。
其次,大多數的美妝項目融資還集中在天使輪、A輪這樣的初級階段。
鯨準洞見提供的數據顯示,國內美妝行業項目最近一輪融資還主要集中在天使輪,其占比高達46%,A輪項目占比則達到29%。這種現狀正是近年來的互聯網美妝品牌以及具備新型營銷模式的代運營商,在數量上出現井噴的反映。
完美日記/高浪 這些互聯網美妝企業緣何獲青睞
有數據顯示,在近5年時間里,中國化妝品行業共發生了約150起資本事件中,并購占比6%。企業新三板掛牌20起,IPO相關的重大資本事件4起,占據大頭的依然是初創期私募融資,占比達到80%。
一些化妝品品牌通過品類創新,設計升級,借助互聯網和社交媒體,在全新的賽道上快速狂奔,而一批依托新型營銷模式的代運營商或者線上代理公司也隨“進口品風潮”而起。這些互聯網美妝企業兼具了互聯網+美妝兩大當下熱詞,也因此備受資本青睞。
資本公司首先看中的是美妝品類的潛力。
前瞻產業研究院數據顯示,2012年-2018年,我國化妝品零售總額一直呈逐漸上升態勢,2018年我國限額以上化妝品零售額為2619億元,同比增長4.18%。
在這個廣闊前景下,新興渠道、市場下沉、中產崛起、國貨風潮等多種趨勢加持更讓互聯網美妝概念成為資本關注的焦點。
其次,依托互聯網打法的美妝品牌或企業更容易實現爆發,也能夠更快看到回報。
無論是完美日記還是像高浪這樣專注海外品牌在線上運營的公司,雙方均有一些在營銷上的互聯網打法,并能夠實現快速回報。以高浪為例,其通過與kol的合作來打造品牌口碑和引流,曾經在半年時間里打造了一個銷售過億的品牌。
對資本公司來說,這些能夠快速塑造品牌知名度或者看到銷售數據的公司,在長期持有股份還是到期退出的問題上,顯然能夠有更大的選擇空間。
第三,互聯網美妝企業往往擁有更獨特的商業模式,這是資本公司在選投項目的重要參考因素。
上述京東背景資本公司負責人張天(化名)告訴記者,從自己的角度來看,選投一個項目的重要因素便是去探究該項目是否有較為獨特的商業模式,這也是在對項目能否成功進行判斷。以阿里系目前備受資本關注的幾個品牌和項目為例,其實質上也大致呈現出兩種思維,一種是站外引流,站內收銀,還有一種是淘系分銷培養品牌,旗艦店收割。
在記者看來,類似于近年來美妝企業的上市潮,互聯網美妝獲得投融資的案例還將在未來繼續上演。只是潮起潮落,資本的入局會給行業帶來什么,值得關注和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