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贊學院認證講師 劉禮明
在會上,劉禮明談到,現在正處于互聯網下半場,社交電商是互聯網下半場一個非常重要的風口和趨勢。市面上出現了很多社交電商平臺,比如云集、環球捕手、拼多多、微信小程序、抖音和快手等。
劉禮明將社交電商分為3+1類。第一類是本地門店新零售型,如幸福西餅、有間花店、鮮豐水果等,更多通過打通線上線下來提升門店的服務和品質;第二類是品牌企業電商發貨型,比如元陽紅米、五常米大叔、秋林格瓦斯等以及化妝品品牌阿芙精油等;第三類是平臺型產品和爆品產品分銷裂變型,比如環球捕手,云集等;最后是視頻電商+網紅IP賣貨+有贊下單。
那么,社交電商和傳統電商到底有何區別?劉禮明認為,傳統電商以流量模式為主,主要通過付費流量最終達成轉化,代表企業有淘寶、天貓、京東等,以商品為中心,是搜索型購物,且需要高昂的推廣費。
劉禮明在會上透露,現在的電商成本之高已不低于實體店,傳統電商的成本都控制在45%左右,其中人工占比11%,天貓扣點占比5.5%,推廣成本占比15%,快遞占比12%,售后占比2%,財務成本占比2%,水電房租占比2%,加上稅務,如果沒有50%以上的毛利率,電商根本沒有辦法持續經營。
社交電商主要是圍繞人和社群進行社交分享,代表企業有拼多多、云集等,通過社交方式引導消費者購買,鏈式裂變自發形成網狀商業流。通過不斷私有化顧客,形成私域流量,為單個客戶提供更多服務獲取更多價值,通過分享裂變讓老客戶帶來更多的新客戶。
社交電商關注的是人和單客經濟,通過口碑傳播形成裂變帶來新客戶。劉禮明談到,以快手為例,快手粉絲量大,而且什么都賣,做的是客單經濟,粉絲需要什么就賣什么,最終通過口碑形成裂變。過去是一個產品賣給100000個人,現在是100000個產品賣給1個人。
相比于傳統電商,社交電商具有商家成本低、用戶能夠留存有復購、可多品類經營、能夠傳遞產品價值、跟用戶能夠直接溝通、風口期成功幾率大等優勢,但也存在運營能力不足,產品品質等方面的劣勢。而所有的社交電商都是基于社交平臺而發展起來的,目前主流社交平臺有微信、企業微博、陌陌、支付寶生活號、抖音、快手、火山、今日頭條等,抖音和快手發展迅速。在會上,劉禮明就抖音和快手這兩個平臺做了深入的解讀。
快手和抖音怎么玩?
劉禮明談到,社交電商的風口于東北而言是難得一遇的轉折期,在人口大量外流,線下的流量基本已經見底的情況下,線上的還有很大的流量空間等著去挖掘。于東北市場而言,社交電商是一個不錯的選擇,特別是快手,非常適合東北市場。那么,抖音和快手到底有哪些差異呢?
首先,兩者實現路徑不同??焓指嗟氖且匀藶橹?,抖音平臺主要圍繞的是作品。抖音100個點贊有一個粉絲,而快手100個點贊有20個粉絲;抖音更像是一個舞臺,快手是朋友圈。
其次,在抖音上,一旦某一內容成為熱門,就可以迅速在全國起到成效,但熱度下降得非???,且粉絲數基本上沒有太大的變化。而在快手上,內容熱度是逐漸降低的,而且粉絲數是逐漸增長的。劉禮明補充道,傳統門店想做變現可以走快手,近來快手的電商數據比淘寶的數據還要好。
最后,營銷方式完全不一樣,賣貨變現可以做快手,做消費教育和品牌可以重點做抖音。
雖然平臺有很多不同,但也存在很多共性。比如抖音和快手都一樣先是機器系統選擇,迅速匹配到精準的人群,都是先基于算法讓內容和人物屬性被識別。不管做抖音還是快手,都需要先建立一個人設,包含簡介、頭圖、頭像、名字、性格等。
在內容上,發完內容之后,因為首先第一步是機器審核,審核第一步是打標簽再進行精準推送,這就需要從封面和標題進行包裝,使得被機器識別。
接著就是通過策劃,使得內容被喜歡。在策劃內容時,要注意內容的定位與分類;找標桿,分析可控資源,“拉片子“,找到合適自己的套路;用對標法和主體替換法等整理模板。
最后,在運營的過程中要基于平臺的規律,避免違規,同時注意權重區間、熱門時效、一機一卡一賬號、去掉MD5值等方面。不管是抖音還是快手,都不再是內容為王,而是內容+運營+數據的組合拳。
本報記者 毛洪 整理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