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化妝品報記者 江夢茜
行業新聞
第二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開幕
進博會是世界上第一個以進口為主題的國家級博覽會,是世界各國展示國家發展成就、開展國際貿易的開放型合作平臺。
第二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于2019年11月5日開幕,今年有來自15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3000多家企業參展,從參展企業平均展覽面積上看,已由首屆的平均每家企業74平方米提升至今年的平均每家企業近90平方米。在日化領域,除首屆進博會就有參展的歐萊雅集團、聯合利華集團、花王集團、愛茉莉太平洋集團、強生集團、LVMH集團外,去年沒來的寶潔集團、雅詩蘭黛集團、資生堂集團都來了,這其中,寶潔、雅詩蘭黛還都是美國企業。
這次化妝品巨頭在進博會上展示的品牌遠超第一屆。其中,寶潔集團將旗下 10 大品類、70 余個品牌的多個品牌和高端、高品質的產品搬進進博會;聯合利華集團展示了近30個品牌;歐萊雅集團展出了千余件產品,高檔化妝品部11大品牌全部亮相;愛茉莉太平洋集團攜11大品牌參展。
科技也是本次進博會另一大亮點,每個化妝品集團都帶來了自己獨有黑科技產品。例如,愛茉莉太平洋的3D打印面膜、花王的人工皮膚技術、寶潔的OPTE AI 美顏儀、資生堂的“Optune”等。在進博會,智能化、定制化、個性化已不是新鮮詞。其中,資生堂旗下的“Optune”能結合每個人每天不斷變化的肌膚狀況和肌膚環境,能夠提供超過8萬種模式的護膚服務。
在消費升級與進博會推動之下,各線城市的跨境電商零售人均消費金額均獲得了不同程度的持續提升,消費群體迅速擴大。而各集團展示的品牌,也呈現出多元化的趨勢。例如,歐萊雅首秀的產品就源于全球3大洲、6個國家的20余個獨具風格、互為補充的國際品牌,覆蓋護膚、彩妝、活性健康護膚品、香水、護發、染發、男士理容、專業美發等所有美妝品類。
點評:新品“落地”快、科技競爭強、消費品類全,進博會日化行業這些新趨勢你Get了嗎?
2019東方美谷國際化妝品大會召開
11月3日,由上海東方美谷產業促進中心、中國香料香精化妝品工業協會、中國健康傳媒集團、中國應用技術大學國際化妝品學院聯合主辦的2019東方美谷國際化妝品大會在上海奉賢召開。上海市人民政府副市長許昆林、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副局長顏江瑛、中國輕工業聯合會副會長陶小年、資生堂集團全球總裁魚谷雅彥、法國化妝品谷主席、LVMH集團秘書長Marc-Antoine Jamet、歐萊雅中國總裁兼首席執行官Fabrice Megarbane以及眾多國內外化妝品企業的總裁和相關國家、地區的領導嘉賓出席了此次盛會。
作為中國化妝品行業的國際盛會,大會現場匯聚了超過全球20個國家和地區化妝品領域的協會、企業、機構、媒體等近千人,共話全球化妝品發展新未來。大會圍繞著行業監管政策解讀、政企對話、學術研討、技術交流、國際交流等活動,匯聚世界智慧,通過政企聯動助力行業的深遠發展。
點評:西有硅谷,東有美谷,且看東方美谷引領世界美麗新趨勢。
雅詩蘭黛天貓雙11預售破10億
11月3日22點45分,雅詩蘭黛天貓雙11預售訂單金額突破10億,成為首個進入該俱樂部的成員,雅詩蘭黛王牌單品小棕瓶眼霜更是成為天貓雙11第一明星爆款。從10月21日預售開始,店內總共售出了52萬瓶小棕瓶眼霜。
天貓數據顯示,雅詩蘭黛預售開始僅25分鐘就實現交易額近5億,超過去年雙11全天的成交額,首日實現交易額5.87億元,位居榜首,其次為蘭蔻,預售首日交易額3.58億元,巴黎歐萊雅預售首日交易額3.35億元,OLAY預售首日交易額3.15億元。曾在去年天貓雙11位列前三的三大品牌在今年預售階段被雅詩蘭黛早早拉開了距離。
點評:雅詩蘭黛“10億俱樂部”有你的“投資”嗎?
天貓國際發布“網紫大道”計劃
11月6日,天貓國際首次發布“網紫大道”計劃,搭建進口消費新生態。依據規劃,“網紫大道”將匯聚能發掘全球好貨,具備進口消費引領力與國際影響力的明星、達人和網紅,為中國消費者發現全球好貨,共創進口新生活方式。
“在昨天開幕的第二屆進博會上,阿里巴巴宣布超額完成5年2000億美元大進口戰略第一年的階段性目標。中國磅礴的內需市場驅動進口消費快速發展,14億中國消費者對美好生活的需求,讓進口消費從剛需變成了多樣化的供給。”天貓進出口事業群總經理劉鵬表示,“網紫大道”將成為天貓國際的年度盛會。
點評:從“網紅”到“網紫”,天貓國際“城會玩”。
華熙生物上市,市值408億
11月6日,華熙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熙生物”)于上交所科創板上市,股票代碼688363,這也是科創板上的首家美妝企業。據悉,華熙生物此次發行4956萬股新股,發行后公司總股本4.80億,每股發行價47.79元,開盤價78元,截至今日收盤價為85.1元,總市值達408億元。
華熙生物上市公告顯示,2019年1-9月,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2.87億元,同比增長48.97%;2019年1-9月,公司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4.16億元,較去年同期增長30.57%。據悉,截至上市公告書簽署之日,公司經營模式,主要原材料的采購規模和采購價格,主要產品的生產、銷售規模及銷售價格,主要客戶、經銷商及供應商的構成,稅收政策以及其他可能影響投資者判斷的重大事項方面均未發生重大變化。
點評:從玻尿酸“王者”到口紅“出道”,硬核黑馬“闖入”科創板。
財報新聞
第三季度資生堂中國業務增長18.3%
11月7日,資生堂集團發布了其第三季度(2019年 1月1日~2019年9月30日)財報,財報顯示,資生堂中國業績大增18.3%,達到101.59億元,利潤則達15億元。
財報顯示,資生堂集團第三季度累計合并決算期間的銷售額,以當地貨幣為標準,比上一年度增長了7.2%,換算為日元后,比上一年度增長了5.1%,達到了8,466億日元。剔除從AMENITY GOODS業務撤退造成的影響,按實值計算,比上一年度增長了7.7%。
營業利潤方面,資生堂加強了在市場營銷、研究開發、人才等方面的投資,但是由于銷售額增長帶來了差額利潤的增長,所以營業利潤與上一年度相比增長了1.9%,達到了1,033億日元。另外,銷售利潤率為12.2%,保持了兩位數的收益性。
點評:中國市場依舊是增長引擎。
科蒂2020財年一季度營收136億元
11月6日,科蒂集團發布2020財年一季度報告。報告顯示:科蒂2020財年第一季度營收19.43美金(約合人民幣136億元),同比下降1.1%;奢侈品(增長4.4%)和專業美妝(增長5.1%)部門業績同比增長強勁,但被大眾美妝部門的下降(下滑9.7%)所抵消,調整后的營運利潤為1.547億美金(約合人民幣10.8億元),相比去年同期增長10%。
毛利率增長,媒體投放增加,自由現金流穩健成為科蒂本季報告的關鍵詞。據悉,科蒂2020財年第一季度賬面毛利率為62.0%,調整后的毛利率為62.0%。財報分析,這一增長受到更高利潤率的奢侈品和專業美妝業務的業績增長驅動;科蒂2020財年第一季度自由現金流相比去年同期增長1.69億美金(約合人民幣11.8億元)。
點評:憑借奢侈品、美妝,科蒂打了“翻身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