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東時間1月4日,強生旗下消費者健康業務Kenvue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提交文件,申請作為一家獨立公司在紐約證券交易所上市,股票代碼為“KVUE”,高盛和摩根大通是此次發行的承銷商。據Kenvue表示,上市完成后,強生將繼續持有公司至少80.1%的股份表決權。
2021年11月,強生宣布對公司進行自1886年成立以來的最大一項分拆重組計劃,計劃保留旗下制藥與醫療器械業務為“新強生”,而將消費品和個人健康護理業務獨立分拆,并于2022年9月正式命名為“Kenvue”。
據強生介紹,Kenvue(發音為ken·view)的靈感來自兩個強大的概念:“ken”源自蘇格蘭方言,意為“知識”,“vue”意為“視覺”。憑借對消費者需求的豐富知識和深刻洞察,Kenvue將為全球消費者帶來更有意義的個人健康解決方案。
Kenvue的Logo顏色采用了綠底白字,圖形設計是矩形搭配側向的心形。強生公司表示,這個Logo體現了公司的優勢:矩形代表科學的精準度,心形則喚起了關懷的溫暖,代表著未來Kenvue將會用專業知識、愛心和能量來打造新的企業形象,為品牌注入活力。
Kenvue旗下三大業務板塊(來源:Kenvue招股書)
據統計,Kenvue旗下共有44個品牌,2021年Kenvue已經擁有超過10個凈銷售額超過4億美元的品牌,旗下多個品牌在北美或者全球細分市場達到排名第一的位置,包括泰諾、露得清、李施德林、強生爽身粉、邦迪等中國消費者耳熟能詳的品牌。
公司目前的三塊業務營收占比較為均衡:
第一塊業務為個人護理板塊,營收占比38%,包括非處方藥和保健產品,如緩解頭痛、減輕感冒癥狀的泰諾,止痛藥品莫特林等,共計16個品牌。
第二塊業務是皮膚健康/美容板塊,營收占比30%,致力于為皮膚提供最好的護理產品,包括露得清、艾惟諾、城野醫生、大寶等在內的16個品牌。
第三塊業務則為基礎健康板塊,營收占比32%,包含傷口護理、口腔護理、嬰兒護理和女性健康品牌,有李施德林、創可貼繃帶、OB衛生棉條及包括嬰幼兒護理品牌Vivvi & Bloom在內的12個品牌。
Kenvue旗下部分產品(來源:Kenvue招股書)
根據招股書披露數據,Kenvue在2021年的凈銷售額為151億美元,凈利潤為20億美元,均高于2020年的145億美元和14億美元,其中超過一半的銷售額來自于北美以外地區,2021年營收的同比增長率達到4.1%,凈利潤的兩年復合增長率高達19.0%。
來源:Kenvue招股書
作為獨立分拆的消費品與個人護理公司,Kenvue把對標公司定位為歐萊雅和寶潔。據統計,歐萊雅集團2021年凈銷售額為322.8億歐元(按歷史匯率換算約合365億美元),而寶潔2021年凈銷售額則為783.46億美元(按2021自然年換算),從體量上看分別是Kenvue凈銷售額的2.4倍和5.2倍。
來源:Kenvue招股書
根據彭博數據,在2021年籌集創紀錄的3390億美元之后,去年美國交易所上市股票的籌資總額下降到240億美元,為2009年金融危機以來最糟糕的一年。Kenvue有可能成為今年最大的IPO之一,如果IPO成功可能預示著市場正在從波動、通貨膨脹、新冠疫情和俄烏戰事的殘余影響中回升。
對于龐大的跨國集團而言,拆分各個業務板塊作為獨立公司上市并不是什么罕見的新聞,反而是有利于各個業務板塊獨立決策與良性發展的戰略。
美東時間1月4日,GE Healthcare在納斯達克以“GEHC”代碼正式上市。2021年11月,工業巨頭GE(通用電氣)宣布了分拆組建計劃,即對旗下醫療、能源和航空服務三大行業板塊進行依次分拆成三家獨立的上市公司,醫療業務首先獨立上市。能源業務預計將在2024年以GE Vernova的名稱獨立,能源業務將包括可再生能源、發電、數字業務和能源金融服務。在分拆完成后,以航空為核心業務的GE將更名為GE Aerospace,擁有GE品牌商標并且授予另外兩家公司長期使用商標的許可。
GE全新品牌名稱(來源:網絡)
其他跨國藥企如默沙東、GSK和賽諾菲也都在近年宣布了業務拆分計劃。
2022年7月,葛蘭素史克(GSK)就曾正式將消費健康業務獨立分拆成Haleon(赫力昂),并以“HLN”的股票代碼在倫敦證券交易所和紐約證券交易所實現雙重上市,上市首日市值高達305億英鎊。Haleon(赫力昂)由輝瑞(Pfizer)與GSK的消費者保健業務合并而成,其中GSK占據68%的多數控股權,旗下品牌組合包括鈣爾奇、善存、舒適達、芬必得、扶他林、新康泰克、百多邦、輔舒良、保麗凈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