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精品福利网站/麻豆三级视频/国产色在线 com/午夜影院操

首頁 / 數據

重錘醫美亂象,央視315曝光“打臉”的美容針

范歡|記者|2023-03-17 10:50:32
轉載
醫美行業再一次被推上了風口浪尖。

近些年來,越來越多年輕人對美的強烈需求,在推進醫療美容市場快速擴張的同時,也催生了各種亂象。

3月15日,央視315晚會曝光不可注射的美容針,一批批打著化妝品名義的美容針劑源源不斷地流向市場,堂而皇之地出現在各類醫美、化妝品展會上,批發給形形色色的美容機構,最終被注射到消費者的臉上。

1.png

包括海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暨肽因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依圣姿生物醫藥有限公司、遇太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北京旭日美業商貿有限公司、易圣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多家企業被點名。

01

亂象叢生,妝字號產品直接“打臉”

根據央視網的調查視頻,在2022年7月武漢舉辦的展會上,多家生產美容醫療器械的廠家和化妝品公司展出用于注射的妝字號產品。

2.png

其中,海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展出的一款名叫葡聚多肽的產品,備案信息為化妝品。但該公司工作人員稱,這款葡聚多肽是用于面部注射的,主要作用是撫平皺紋,讓面部顯得更加飽滿、年輕。

展商易圣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工作人員也表示,“各類“打臉”美容針劑,很多都是他們這樣的工廠生產的化妝品。”該工作人員坦承,生產這類打著化妝品名義、實則用于臉部注射的美容針劑,很多工廠都沒有生產許可證件。

甚至在展會現場,不少展商直接為顧客進行面部注射,卻無執業醫師資格。在暨肽因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展臺,工作人員為顧客的太陽穴、額頭、臉頰等部位進行注射半個小時后,顧客的臉上布滿了密密麻麻的鼓包。

當記者問及“你是醫生嗎?”暨肽因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工作人員卻表示,我不是醫生,但是我們對我們產品的打法,比醫生更專業。

3.png

經央視網調查,這類以化妝品名義銷售的美容針劑因為價格不透明,利潤可以高達10倍,從業者趨之若鶩。

旭日美業商貿有限公司工作人員表示:“基本上成本會在300多元,一次收費的話怎么都要在3000元以上。”

“價格起碼乘以10,像成本價280元的,最低價是2000元一組到2800元不等。”另一參展商海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工作人員表示。

但這些利潤可以高達10倍的面部美容針劑注射產品,有些甚至連化妝品備案都沒有。

02

蒙眼狂奔的醫美,警報已經拉響

2022年國家藥監局就曾發布公告,對27類醫療器械涉及的《醫療器械分類目錄》內容進行調整。其中,整形美容用注射材料按照最嚴格的第三類醫療器械進行管理。而妝字號的日用化妝品只能外用于皮膚表面,顯然不可以被用來注射。而針劑注射更是屬于醫療行為,必須由執業醫師在注冊醫療機構進行操作。

中國醫學科學院整形外科醫院副主任醫師郭鑫表示:“妝字號產品只能外用涂抹。有些不良商家把它當作注射產品,會引發消費者面部皮膚紅腫、破潰、反復發炎,甚至導致無序生長、變形,美容不成變成毀容。”

4.png

在亂象叢生之下,蒙眼狂奔的醫美行業警報拉響,除了此次“3·15”晚會曝光等輿論監督外,這幾年監管方也頻頻發文整頓醫美行業,且有愈演愈烈之勢。

一直以來都有不良商家惡意混淆“妝字號”“械字號”產品的界限。眾所周知,“妝字號”是非特殊用途化妝品經藥品監管部門備案后獲得的許可證標號,主要作用是清潔、保護、美化、修飾等。而“械字號”產品屬于醫療器械,是指單獨或者組合使用于人體的儀器、設備、器具、材料或者其他物品,包括所需要的軟件。醫療器械和化妝品屬于不同種類的產品,其使用場景和使用目的截然不同。

5.jpg

在化妝品企業監管層面,《化妝品監督管理條例》施行兩年以來,相關配套的部門規章、規范性文件、技術標準等相繼出臺。這也意味著化妝品行業的監管將環環相扣,無論是生產方還是品牌方,凡是與化妝品生產質量相關的監管行為都將有理可依,有據可循。

在嚴監管措施下,“械字號”和“化妝品”必須在各自法律規則下走各自的合規經營之路,最終才能實現行業的高質量發展。

評論列表

(0條)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