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精品福利网站/麻豆三级视频/国产色在线 com/午夜影院操

首頁 / 數據

“早C晚A”“以粉養膚”……誰是這些美妝黑話的背后推手?

李嘉馨|見習記者|2023-06-26 10:57:39
轉載
從利用黑話,到自己造梗。

在信息繭房現象愈發嚴重的今天,科技圈、電競圈、互聯網圈、美妝圈、追星圈、二次元圈……每個小圈子內部交流的詞匯,變得讓圈外人愈發難解,仿佛秘密團體之間的“黑話”。不過,有一些圈子的內部用語比較穩固,“黑話”更像是用通俗生動的語言來促進圈內的流暢溝通,而美妝圈的黑話,卻有著特殊性。美妝圈的黑話時常以年、甚至以月的頻率更新,即便是圈內人士,也會不時感慨:“真是跟不上潮流。”

另一個有著如此造詞頻率的圈子,是日新月異的科技圈。但美妝圈并非類似的強科技驅動型領域,從以粉養膚,到純凈護膚,從物理防曬,到早C晚A,我們不禁問:美妝圈的黑話更迭,為什么如此一浪接一浪?這背后有品牌方、美妝博主和平臺的共同推動。

01

美妝黑話

繁榮與質疑同在

就像十年前的網絡流行詞,在2023年說出來會令人臉紅一樣,美妝黑話中也有大量落伍詞。譬如一度火到婦孺皆知的“刷酸”,其在2021年6月被國家藥監局點名發布公告警示,之后央視網、上海市消保委也陸續發文提醒消費者“刷酸需謹慎”,最后,抖音等平臺選擇直接將“刷酸”二字封殺。消費者一時之間談酸色變,而已經布局多年的含酸化妝品市場亦受到嚴重打擊。

今天,“刷酸”“有效化妝”“斬男色”“姨媽色”這些詞,就跟“神馬都是浮云”“藍瘦香菇”“傷不起”一樣,已經成為時代的眼淚。

不過,也有東山再起的詞匯。早年以“淘品牌”起家,一度在消費者中銷聲匿跡的阿芙,靠登上董潔直播間在今年上半年制造了大量熱度,此前阿芙一系列的打法也高度匹配小紅書的調性,結果是——阿芙翻紅了,“以油養膚”的概念也翻紅了。阿芙不斷通過小紅書筆記科普以油養膚的方法,從前“阿芙,就是精油”的品牌宣傳,已迭代為“阿芙,以油養膚開創者”。

“以油養膚”指的是干皮消費者通過涂抹含植物性油脂的美妝產品來強化皮脂膜,一些人認為,干皮消費者的皮膚分泌油脂太少,存不住水,所以補水不如補油。如今,“以油養膚”在小紅書上的關聯筆記數已達31萬+,與這一黑話含義相近的還有“以油養白”“給皮膚‘加油’”等。

干皮有“以油養膚”,油皮則有“以粉養膚”。這是網紅博主駱王宇一度大肆宣揚的詞匯,他認為,使用晚安粉、散粉之類的產品,能夠控油養膚,粉底中的滑石粉、高嶺土吸油效果絕佳。雖然駱王宇找出了2014年杜克大學顧問教授的書籍作為論據,但他的觀點依然飽受質疑,并在6月8日被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皮膚科副主任毛越蘋拍視頻反對。

“以粉養膚”并不是唯一受到質疑的美妝黑話。“純凈美妝”——Clean Beauty,是一個純正的舶來詞,從誕生開始,這個“黑話”就定位模糊,無法與“天然植護成分”之類的概念區分。天貓國際曾給“純凈美妝”下定義:“純凈”指的是不含“六大”爭議成分的化妝品,這些成分分別是:parabens防腐劑、增塑劑、SLS表面活性劑、礦物油、硅油、人工香精。但在海外,許多美業人士認為,Clean Beauty不但是指產品成分對消費者“保持純凈”,同時也要在環保方面“保持純凈”——不能含有對地球環境有害的成分。因此,天貓國際此舉僅為“一家之言”,并沒有太多權威性。

與其他圈子的流行詞相比,美妝圈不時出現指代不明、飽受爭議的詞匯,這種不符合語言規律的現象,表明這些詞并非“自然形成”,而是有人在有意造詞、造梗,但不幸失敗了。

02

從被迫加入,到主動引領

在“熱度即流量”的時代,能否“蹭上”流行黑話的熱度對品牌方而言至關重要。

就拿“早C晚A”來說,盡管該“黑話”已出現多年,其在小紅書上仍有32萬+關聯筆記。它指的是“早上用含維C的產品,晚上用含維A的產品”。不少品牌方會刻意推出“早C晚A”產品線,來“蹭熱度”。該名詞甚至一度破圈,產生了“早C晚A茶”這種食品品類。而 搭上這趟“黑話早班車”的珀萊雅早C晚A組合,截至目前已在天貓官旗店月銷10萬+,成績可觀。

??2.jpg

“早C晚A”的流行,使得一些早在這個詞流行之前,就主打日防夜修的產品,不得不在平臺算法的壓力下,將“早C晚A”幾個字加入命名范圍。如科顏氏、城野醫生、優時顏、露得清、Murad等中外化妝品品牌均推出自己的早C晚A護膚套組。

比起“被迫”加入美妝黑話行列,近幾年的一些國產品牌選擇主動融入,甚至引領黑話的傳播。“高顱頂”是時下較熱的審美趨勢,指的是從發際線到頭頂的距離夠長。“高顱頂”可達到顯發量多、顯臉小的效果,因此在年輕人中飽受追捧。章小蕙帶貨的小眾護發品牌“玫瑰是玫瑰”,就敏銳地從流行趨勢中捕捉到年輕人的發型痛點,推出打造“蓬松高顱頂”專用的“有機凈化套組”。與此異曲同工的還有“玉米須夾”這種新型電動卷發棒的火熱——即便不懂沙龍級的卷發技巧,一句“高顱頂”也足夠迅速獲得年輕人的感性理解,讓品牌的產品理念直抵人心。

??3.jpg

在品牌使用“黑話”與消費者交流的過程中,消費者不僅能迅速明白產品的賣點,而且還擁有了品牌記憶錨點,在這一過程中,他們對品牌與產品的情感態度始終是積極的,愿意去學習了解更多。如果產品與某句美妝黑話關聯成功,那帶貨效果比多數廣告都要好。

03

誰在推動?平臺、品牌方、美妝博主——

轟轟烈烈的造梗運動

駱王宇“以粉養膚”被質疑智商稅事件,頗值得玩味。據統計,至少從2021年9月開始,駱王宇就推薦粉絲使用散粉來護膚,他給橘朵散粉、澳爾濱晚安粉都帶過貨。而相宜本草白柳皮控油輕透晚安粉這款產品,近30天的抖音銷售額在750萬到1000萬之間,該款產品由駱王宇與相宜本草共同開發,駱王宇也是給這款晚安粉帶貨的唯一一個美妝博主。

駱王宇不是第一個使用“以粉養膚”概念的人,但絕對算是這個美妝黑話的重要傳播者,也許他為了帶貨有意推動了“以粉養膚”的熱度。但這無可厚非,在美妝黑話傳播的過程中,KOL是重要的一環,他們是新概念的擴音器與科普者。

當下的美妝領域正值“成分黨”當道,但并非每個普通人都能夠看得懂復雜的化學成分表,美妝博主能夠幫助品牌方梳理產品賣點,幫助品牌方直接與消費者溝通,并了解消費者的直觀需求與產品反饋。而這時,一些通俗易記的“黑話”,不僅能夠幫助消費者理解產品,還能讓美妝博主獲得流量。譬如前陣子刮起的“橄欖皮”科普之風,美妝博主通過發布講解“橄欖皮”這一黑話定義的視頻,既能教會觀眾化妝技巧,又能為“橄欖皮專用粉底”帶貨。因此,從消費者,到品牌和美妝博主,再到平臺,對這一“造梗”、“傳播黑話”的模式的態度都比較正向。

平臺是“造梗運動”的幕后推手。自打創立之初,小紅書便是美妝愛好者的聚集地,2月底,小紅書COO柯南透露,平臺日均筆記發布量超過300萬篇,60%的用戶每天都會在小紅書高頻搜索,日均搜索查詢量近3億。她表示,“小紅書已經成為普通人的生活搜索入口”。

而在搜索框鍵入簡潔生動、有記憶點的美妝流行黑話,是使用這個“種草工具”的常見方式。小紅書對“造梗”的熱情,不可謂不積極,小紅書官方號“潮流情報官”會定期發布流行趨勢。在“創作中心”的“筆記靈感”中,平臺也會推出最新流行的標簽,以供KOC、KOL選擇,如果帶上標簽,平臺會給予一定流量扶持。截至完稿,小紅書最新時尚標簽是“古早韓妝”“音樂節妝”。

??4.jpg

小紅書、抖音、微博等平臺,通過算法推薦和流量助推,將有潛力的“黑話”進一步傳播。在這一過程中,造梗失敗是多數情況,即便造出的“黑話”具有一定傳播度,也多半生命力短暫。美妝博主、品牌方會乘最新流行詞匯的大船順流而下,以獲得更多曝光度。

平臺造梗,多多益善。即便黑話出現同質化、低質化的情況,“互聯網傳播規律”本身也會像一只看不見的手,將那些同質化的詞匯從互聯網記憶中摘除。

美妝博主蹭黑話,何樂不為。使用各種熱門流行語,既可以獲得平臺扶持的流量,又能拉近與粉絲之間的關系,還可以為自己的內容輸出制造話題度。

但品牌方不同,品牌方的資本是有限的,一個用錯黑話的品牌也很難從跌倒的位置爬起。如何從過江之鯽般的美妝黑話中,選取最能代表品牌理念的那一個,并借助美妝博主和平臺流量占據消費者心智,是一個永恒的難題。

評論列表

(0條)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