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時間飛馳、信息堆疊的時代,“記得”顯得尤為重要。或許是一部感人的電影,數月后仍然反復回味;或許一件動心的小事,被永久珍藏于記憶之匣;或許是一個珍貴的朋友,即便相隔千山萬水,仍舊記得TA的生日,以及共同度過的點滴時光。
過去的2023年,正是這些“記得”的瞬間,組成了我們的日常生活。年終歲尾,珀萊雅再次延續“謝謝”項目,將主題聚焦在“謝謝記得”。
“謝謝記得”,記憶讓思念永遠延續
1月5日,珀萊雅以用戶真實故事改編的微電影《謝謝記得》上線。故事改編自珀萊雅用戶天天的真實故事。2022年年初,天天的奶奶寧書芬去世后,爺爺決心用紙筆記錄下她的一生,用長達5萬字的厚重紙張,傳遞了記憶與思念的分量。
微電影里,一句“您好,您認識寧書芬嗎?”將記憶拉回天天的幼年時代。天天發現爺爺給一個叫“書芬”的人寫信,在白雪覆蓋的村子里,天天踏上了“尋找寧書芬”的道路。直到她遇到一個叫康康的小男孩,康康告訴她,寧書芬已經去世了。天天偶然踏入了一個“夢境小院”,見到了一位神秘奶奶。醒來后,她才知道,夢中的那個人就是寧書芬,也就是自己的奶奶。回家后,爺爺告訴天天,要“天天記得”奶奶。
遺忘才是終點,“記得”令生命中重要的人留在我們身邊。不僅是重要的人,還有重要的事、重要的回憶,我們每個人都有屬于自己的“努力記得”的人或事。微電影上線后,“還記得你奶奶的名字嗎?我奶奶叫寧書芬。”感動了很多網友,人們紛紛在評論區接龍,分享自己爺爺奶奶、姥姥姥爺的名字,用這種方式來記住他們,讓他們在互聯網上留下一絲痕跡。截至1月15日,《謝謝記得》微電影播放量已超過1600萬。
珀萊雅創作的主題曲《書芬》已在網易云音樂上線,同名MV也在微博等全網平臺推出,截至1月15日播放量已超1590萬。珀萊雅想要記得寧書芬,不僅因為她是“某人的奶奶”,更是因為她是曾來到這個世界上的,書寫芬芳的寧書芬。MV的結尾寫道:“如果人間喜悅有時,疲憊、困頓亦有時,謝謝總有一個人,在記起時,給我們以擁抱、以撫慰,以繼續前行的勇氣。謹以《書芬》,送給我們心頭記得的人。”
“謝謝記得”用戶故事展
2022年,珀萊雅舉辦了一場“謝謝參與”用戶故事展,展覽的主角都是真實的珀萊雅用戶以及他們真實的故事。
2023年12月22日至2024年1月7日,珀萊雅在杭州留下地鐵站,舉辦了“謝謝記得”珀萊雅用戶故事展。消費者走入留下地鐵站時,會注意到地鐵包柱、吊旗和用戶故事燈箱上,有眾多來自用戶的故事。這些參與了珀萊雅過去一年的用戶,值得一聲“謝謝”,而他們傳達出來的感想和溫暖,也將觸動更多人的內心。
在品牌互動墻上,消費者也可以用珀萊雅準備好的100多個磁吸貼,在墻上拼出屬于自己的“記得”故事——“我會記得旅行,我們捕捉日出落日和星星”“我會記得,愛人是小狗,夜晚是詩,我們無條件擁抱”,被“謝謝記得”企劃感染的消費者,紛紛“化身詩人”,在墻上留下了有關美好記憶的詩句。“留下”,這是一個特殊的站名,充滿詩意與溫度。雖然2023年的日子,就像駛去的一班班地鐵,無法留下,但用戶的生活記憶,他們與珀萊雅之間的點滴瞬間,將“因記得而留下”。
2023年12月18日,珀萊雅特別企劃暖暖耳機包和“謝意”拼圖上線。暖暖耳機包能夠裝下鑰匙、卡片等易遺忘的小物件,幫助“記得”生活中的小細節,“謝意”拼圖,一片一片按圖索驥,就像一點一點回憶往昔。
據悉,此次“謝謝記得”用戶故事展,珀萊雅聯合天貓超級品牌日,在天貓平臺可獲取“謝謝記得”周邊;珀萊雅品牌大使章若楠還空降珀萊雅天貓旗艦店直播間,帶來更多感恩福利回饋消費者。“謝謝記得”在線上線下形成多方位聯動爆發。
真實記憶的分量
珀萊雅一直以呈現“用戶真實故事”作為品牌表達的傳播風格。表現真實的人間溫度,表現真實的社會關切,是珀萊雅作為一個有社會責任感、有溫度品牌的一貫態度。過去幾年,在性別平等、心理健康、反校園霸凌等主題上,珀萊雅持續發聲,而每年年末的“謝謝”項目,則代表了珀萊雅和消費者之間一種例行的回顧總結,一次例行的溫暖互動。
2021年,珀萊雅收集了76條用戶發聲,將每句話都制成了小卡片,表達“謝謝”。2022年,珀萊雅以珀萊雅用戶劉佳在川西支教的真實經歷為背景,發布了微電影《謝謝參與》和主題曲《星星》MV,這個具有感染力的真實故事,向用戶傳達了“謝謝你的參與,讓所做的一切都有了意義。”
珀萊雅相信,“一個品牌不僅屬于為 TA 工作的人,更屬于選擇了 TA 的人。”珀萊雅的“謝謝”項目,感恩消費者一年以來的選擇、支持和陪伴,2023年,“謝謝記得”將這種感恩繼續延續,在2024年,珀萊雅也將繼續與用戶攜手前行,創造更多屬于彼此的“記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