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肖紅
今日(3月11日),上海橘宜化妝品有限公司(下稱橘宜集團)公布2023年業績數據(未經審計)。報告顯示,2023年1月1日至12月31日,橘宜集團全年零售額超過30億元,收入達26.1億元(不含馥綠德雅),同增48%。截至目前,橘宜集團已連續多年實現雙位數的業績增長,并持續保持盈利。
目前,橘宜集團旗下擁有橘朵JUDYDOLL、酵色JOOCYEE和馥綠德雅René Furterer(中國業務)三大品牌,涵蓋彩妝、頭發及頭皮護理領域。在搭建供應鏈方面,橘宜集團設有自主研發與創新中心、美妝工廠,擁有產品研發、生產、營銷和銷售等多維能力。
2023年,橘宜集團市場競爭能力持續加強。任拓數據顯示,從淘系、抖音等平臺銷售額排名來看,2023年1月1日至12月31日,在本土化妝品公司的彩妝業務銷售額排名中,橘宜集團已成功躋身前兩名,而從天貓、抖音旗艦店銷售額排名來看,報告期內,在包含跨國企業在內的化妝品公司彩妝業務銷售額排名中,橘宜集團位列前五。
兩大支柱品牌貢獻26.1億元收入
橘朵大增66%
分品牌來看,2023年,橘朵實現收入16.7億元,同增66%;酵色實現收入9.4億元,同增25%。
報告期內,橘朵將品牌定位升級為“國民彩妝品牌”,推出了超過250個新品,并將明星產品“玩趣七色盤”“高光修容盤”迭代升級,業績再創新高。任拓數據顯示,從淘系、抖音平臺的銷量排名來看,期內橘朵穩居淘系、抖音平臺的國貨彩妝銷量第一和銷售額前五,品牌的市場地位和影響力顯著提升。
在渠道方面,過去一年,橘朵持續拓展渠道。報告顯示,在線下,橘朵分銷、零售、旗艦店協同共進,整體業績增長超過150%。截至目前,橘朵品牌形象店數量已經突破50家,覆蓋上海、深圳、杭州、武漢和重慶等多個城市的核心商圈,并成功滲透超過10000家零售渠道。在出海方面,橘朵產品已成功銷往超過20個國家,品牌的全球影響力逐步提升。
橘宜集團旗下另一專為都市女性創造的“設計師彩妝品牌”酵色,同樣表現亮眼。
具體來看,酵色持續發揮在唇妝細分品類的優勢,繼續領跑市場。根據任拓數據,報告期內,從淘系、抖音平臺的銷量排名來看,酵色在2023年口紅系列銷量突破700萬支,穩居細分品類國貨品牌首位。
此外,酵色通過推出唇部、面部彩妝新品,打造了新的增長曲線。根據天貓、生意參謀、小紅書等平臺的數據,過去一年酵色新推出的“蜜粉腮紅”“琥珀唇釉”“補光燈粉餅”等革新單品,分別獲得了天貓雙十一腮紅熱銷榜第一(2023年10月31日-)、天貓唇釉類目銷售額前三(2023“618”期間)、小紅書品類銷售額第一(2023年12月)的市場成績。
營銷方面,酵色延續品牌代表性節日營銷。天貓、抖音相關數據顯示,其在2023年底推出以蘋果為標志性元素的“蘋果之心”系列,上市后迅速占據天貓、抖音、小紅書等平臺多個榜單第一,曝光量超過1.5億。近日,酵色官宣品牌代言人虞書欣,進一步增強品牌勢能。
同時,酵色也在積極實施出海策略。作為首批入駐SHEIN的彩妝品牌,酵色目前已進入中東、澳大利亞、日本等成熟市場。其中,在日本市場,酵色已成功進入超過千家知名百貨公司及美妝集合店。
繼續深化多品牌戰略
持續布局科研與創新
2023年,橘宜集團持續深化多品牌戰略。該年10月,橘宜集團與法國皮爾法伯集團(PIERRE FABRE LABORATORIES)建立了長期戰略合作伙伴關系,從2024年1月1日起,橘宜集團長期全權負責高端頭發及頭皮護理品牌馥綠德雅在中國的所有業務。由此,橘宜集團進一步豐富自身品牌矩陣,集團綜合實力得到有效增強。
此外,橘宜集團在研發與創新領域也持續布局。報告期內,橘宜集團全新的研發與創新中心已正式投入使用,該中心集原料與配方研發、消費者研究與洞察、產品開發、功效評估和測試以及質量控制等多項功能于一體,為集團的持續創新提供保障。橘宜集團透露,其還將與皮爾法伯集團在產品研發領域展開深度合作,依托皮爾法伯制藥級的研發實力和橘宜對本土市場的深刻洞察,開發亞洲專研產品,以更好地滿足亞洲消費者的洗護需求。
同時,橘宜集團堅持經濟效益與社會責任并重。過去一年,從企業層面,橘宜集團積極通過公益捐款助力慈善事業;從品牌層面,橘朵于2023年年末聯合多家專業心理機構共同發起“抱抱”公益快閃活動,打造線下心理療愈專區,為消費者提供科學心理折頁、免費心理咨詢等服務。2023年5月,酵色發起“粉紅之力”系列公益,助力山村女性創業發展。
橘宜集團總裁劉晛表示:“2023年對我們而言,是充滿突破與成長的一年。在這個市場競爭日趨激烈,全球經濟環境不斷變化的大背景下,我們不僅在整體實力和市場影響力上取得了顯著的提升,我們還迎來了新的里程碑——馥綠德雅的加入,標志著橘宜多品牌發展戰略進入了新的階段,也為我們的未來增添了更多的可能性與活力。展望未來,橘宜集團將持續堅持以產品創新和品牌建設為核心的發展戰略,致力于為消費者提供更多高質量的產品。”
編輯:鄒欣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