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9日,華熙生物發布2023年年度報告。報告顯示,2023年,公司實現營收60.76億元,其中,公司功能性護膚品業務仍占大頭,實現營收37.57億元。
原料業務實現收入11.29億元,同比增長15.22%;醫療終端業務實現收入10.90億元,同比大幅增長58.95%,雙雙突破10億元大關,取得亮眼成績。
經歷了高速增長階段后的華熙生物逐步邁入轉型期。如何順利進入高質量發展階段,打贏這一場“增長戰”?華熙生物交出了答卷。
01
研發投入領先行業
業務結構基本盤穩固
整體來看,華熙生物財務狀況仍然健康,且實力雄厚。根據財報,盡管功能性護膚品業務出現階段性下降,但華熙生物原料業務仍實現穩步增長,醫療終端業務保持高速增長。從現階段和未來發展趨勢來看,華熙生物現金彈藥充足,負債率、存貨、預收賬款沒有異常,華熙生物的財務大盤將長期處于穩健狀態。
值得一提的是,華熙生物研發費用的增長成為一大亮點。報告期內,華熙生物在研項目共計 387 個,較上年同期增加 50 個,同比增長14.84%;研發費用達4.46億元,較 2022 年增長 14.98 %。在研發熱的大背景下,遙遙領先行業其他企業的研發投入金額,讓華熙生物成為國內美妝企業獨一檔的存在。
同時,與上漲的研發費用形成對比的是銷售費用的下降。從華熙生物對銷售費用的調整,可見其近幾年經營思路的調整,深化精細化運營開拓市場 ,保持市場份額的同時,持續增加研發投入,提高產品競爭優勢,重點逐力產品力的競爭。
其中,堅實的技術壁壘成為華熙生物高研發投入策略下最直接的成果。當下,華熙生物已成功打通了從上游原料到下游終端產品的全產業鏈,實現了全產業鏈的整合貫通。同時,在研發團隊、平臺、效率等多個方面建立起了產業化優勢,進一步賦能產品力。
在當下產品力成為“硬通貨”,各個美妝品牌爭相加碼研發,搭建起更加體系化、獨立化的科研體系的環境下,華熙生物在科技研發中的布局已獨占鰲頭。
此外,為布局新增長賽道與互補性業務,合成生物科技成為華熙生物研究的重要方向。
近年來,從學界到業界,“合成生物學”一詞被越來越多的人所熟知。而與此同時,合成生物學的市場空間也處于快速增長階段,據CB Insights分析數據,2019年全球合成生物學市場規模為53億美元。預計到2024 年,全球合成生物學市場規模將達到189億美元,2019年至2024年復合增長率為28.8%,合成生物成為美妝產業炙手可熱的方向之一。
早在前些年,華熙生物已經將自己定位為“以合成生物科技創新驅動的生物科技公司”,時至今日,華熙生物仍不斷在該領域深耕,為研發賦能。在原料端,報告期內,利用合成生物技術平臺、發酵技術平臺及應用技術平臺,華熙生物共上市9種生物活性物原料新品,覆蓋醫藥/醫療器械、個人護理、食品等多個領域。
其中,去年4月,UltraHA?-CWS速溶透明質酸鈉(冷水速溶)榮獲第六屆天然新勢力“源創技術獎”,Gabarelax?-UP升級γ-氨基丁酸榮獲第六屆食品科技創新論壇“產品創新獎”。12月,在“了不起的中國原料”評選中,Hybloom?透明質酸鋅(HA-Zn)獲評“中國創新原料”,Bioyouth?-EGT Pure超純麥角硫因獲評“中國好原料”??梢哉f,市場與行業權威青睞均是對華熙生物在原料研發領域的傲人成績與匠心精神的認可。
在此基礎上,華熙生物以原料、醫美為主導的業務步入高質量增長新階段,整體業務結構 趨向健康化。
02
銳意變革
華熙生物有“大動作”
大型企業的業務變革,往往被稱為“大象轉身”,越是體量巨大的大型企業,變革就越難。
但其實相比于大象,藍鯨才是地球上體積最大的動物,藍鯨卻要比大象更容易轉身,因為藍鯨在水中游動,借助水流的力量,就可以做到轉身自如。也因為水流遍布鯨魚的全身,讓鯨魚所有的動作都可以借助水流精準協同。
華熙生物就是這頭藍鯨。
迄今,據不完全統計,華熙生物發生過兩次業務上的大變革。
2021年華熙生物主動剎車醫療終端業務,以提高發展質量,修煉內功。2023年,經過調整后的醫療終端業務恢復高增長。
如今華熙生物主動對功能性護膚品進行戰略調整,放緩發展速度,進行產品規劃調整及健康度審視,致力于讓功能性護膚品業務也如同醫療終端業務一般,提振業績,重回增長。
2023年初,華熙生物董事長兼總裁趙燕就曾對外表示,2023年華熙生物要進一步加強品牌的銳角,這些品牌未來要和消費者產生強連接。
如今,隨著華熙生物有意識地主動放慢發展速度,對品牌進行全面梳理,深度審視業務健康,并進一步培育和提升關鍵能力,華熙生物系列功能性護膚品牌的銳角已初見鋒芒。
報告期內,各?品牌繼續打造?單品及?單品系列,通過?單品及?單品體系的打造穩固產品體系、深化品牌形象,通過連帶產品的持續推新拓展品牌外延。例如,報告期內潤百顏?單品系列屏障修護系列的銷售占?,已經超過潤百顏整體銷售收?40%。
夸迪推出的眼周結構性抗松垮的?單品夸迪臻?蘊活輕齡眼霜,進?步聚焦抗?賽道核?品類的差異化塑造。
在品牌建設層面,各?品牌更加側重在樹?技術壁壘和強化情感鏈接兩個??的發?,加深對核??群的滲透和維護,繼續強化品牌?智占領。例如潤百顏品牌升級品牌定位,提出“以?物科技修護健康美肌”,并以“修護”作為核?功效,將前沿醫學、?物技術應??功能性護膚品領域,提升產品的功效維度與功能強度。Bio-MESO肌活深耕油?護膚的細分場景,不斷豐富品牌內涵,將“控油”場景拓展?“膚?改善、油痘肌”等油?護理場景。報告期內,Bio-MESO肌活品牌?選“中國500最具價值品牌榜”及“品牌強國?程”,并攜?央視開啟品牌“加速度”。
除了對功能性護膚品業務進行調整外,華熙生物也進行了整體性的全方位的變革。
2023年,華熙生物高速增長遇到壓力,主要源于過去業務增長過快,導致內部組織管理滯后于業務的發展速度,組織管理和運營效率均有待提升。實際上,越是大型企業,分支機構數量越龐大,人員眾多,業務層級復雜,也越容易導致整個企業運轉緩慢,市場反應速度銳減。
北大學者陳春花說過,“效率來源于協同而非分工”。從企業內部創新來看,這意味著,高效的協同能力,能夠加快企業業務效率。而這也正是華熙生物正在做的事情。
在新的形勢面前,華熙生物主動擺脫過去成功經驗的路徑依賴,推動公司全面的管理變革。為了達成這一目標,華熙生物積極落地“數字化轉型、組織能力提升、合規經營、安全運營和降本增效”五大戰略任務,啟動多個管理變革項目,其中包括大運營管理體系、集中采購體系、人力資源管理體系等多個關鍵領域的變革,同時通過升級組織架構,完善人才活水機制、加強合規管理體系建設等措施進一步完善內部結構。
而從華熙生物同步公布的2024年第一季度財報中,階段性的調整策略已初顯成效。財報顯示,華熙生物實現營業收入13.6億元,同比上升4.4%;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凈利潤為2.31億元,同比上升53.30%。不僅印證了其調整策略的正確性和有效性,也進一步提振了市場對其健康發展的信心,為邁入高質量發展提供內部驅動力。
03
策略調整成效顯著
華熙生物下一步棋怎么走
市場瞬息萬變,華熙生物與萬千大中小企業一樣同處行業波動周期,面臨著相似的復雜環境。
一方面,就大環境而言,盡管國民經濟在2023年逐步復蘇,供給需求穩步改善,但世界經濟仍較低迷,外部環境復雜性、不確定性上升,國內周期性、結構性矛盾較多,為企業發展增添了更多不確定性?;瘖y品報在各地市場走訪中,不少品牌、行業人士直言,2023年仍是艱難前行、風險與機遇并存的一年。
另一方面,從企業的發展階段來看,華熙生物增速回落不是簡單的周期調整,而是增長方式發生了變化。
實際上,不止華熙生物,過去10年,中國化妝品上市企業快速增長的條件主要有幾方面:消費習慣變化帶來的巨大市場;較低的研發成本、勞動力成本與靈活的制造能力造就的巨大的利潤空間;資產快速增值過程中高額的投資回報率帶來的投資需求。
但近年來,上述條件都在發生變化:可以直接拿來的成熟技術越來越少,企業必須增加研發成本并建立可持續發展的核心能力;生產、經營成本伴隨著工業化進程不斷提高,在多種因素的綜合影響下,多數化妝品企業將告別高增長模式,平穩增長將成為一種常態。對于華熙生物而言,走出高速增長的原始積累階段,步入精細化運營的新階段,是企業發展的必然。
“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面對出現問題,正處于轉型周期的華熙生物積極面對、解決、變革,有效提高了自身的抗風險能力,進一步挖掘了發展的潛力。同時,華熙生物及其瞄準的合成生物賽道仍然長坡厚雪,華熙生物作為先行者已建立起技術研發優勢,發展根基強健。
行業巨艦不會輕易觸礁。隨著華熙生物2024第一季度財報釋放出增速回升的信號,進一步降本增效將是華熙生物在未來發展的主旋律。同時,如何讓品牌銳角更“銳”,也將成為華熙生物發展的重要議題。一方面,在友商紛紛入局的合成生物賽道,競爭愈發激烈的當下,華熙生物需進一步加碼研發,筑牢技術壁壘,成為該賽道的“領頭羊”。另一方面,持續多領域協同發展,也將成為華熙生物發展的重點。
我們也相信,在經歷及時的戰略調整,不斷布局調整的華熙生物也將迎來下一個“春天”,穩步從高速發展階段過渡到高質量發展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