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國家相關部門密集出臺和發布了三則與ESG及可持續發展披露有關的文件。
一則是自2024年5月1日起,滬深北三大證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律監管指引——可持續發展報告(試行)》正式施行,A股市場迎來了首個統一、規范且實用的可持續發展信息披露標準。該《指引》將披露的內容分為環境、社會和治理三個維度設置21個具體議題,同時明確了上市公司的披露內容及披露原則。這意味著A股市場在可持續發展信息披露方面進入了一個全新的發展階段。
另一則是5月27日,財政部發布《企業可持續披露準則——基本準則(征求意見稿)》,旨在明確并規范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設立的企業如何按照可持續發展理念進行信息披露。根據《基本準則(征求意見稿)》的總體目標,到 2027 年,我國企業《可持續披露基本準則》《氣候相關披露準則》將相繼出臺,并在2030年基本建成統一的可持續披露準則體系。鑒于準則體系建設周期較長,可由相關部門根據實際需求先行制定針對特定行業或領域的披露指引、監管制度等,未來逐步調整完善。
第三份文件,則是國務院國資委社會責任局于6月4日發布的《關于新時代中央企業高標準履行社會責任的指導意見》。其中明確提出:切實加強環境、社會和公司治理(ESG)工作。將ESG工作納入社會責任工作統籌管理,推動控股上市公司圍繞ESG議題高標準落實環境管理要求、積極履行社會責任、健全完善公司治理,加強高水平ESG信息披露,不斷提高ESG治理能力和績效水平,增強在資本市場的價值認同。
國家先后出臺和發布的上述三份文件,均指向企業的ESG工作,旨在加強實現企業經濟效益發展與企業社會責任、環境保護、可持續發展的統一,推進企業和社會的全面和諧發展。
剛剛過去的6月5日是世界環境日,我國生態環境部也將2024年六五環境日主題定為“全面推進美麗中國建設”。作為身處與人民美麗事業息息相關的行業,化妝品企業加強自身ESG工作,推進企業社會可持續發展,在推動美麗中國建設、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同時,積極應對環境挑戰并優化ESG管理,既是新時代企業發展的題中之義,也是擺在各大企業面前的重要議題。
所謂ESG,即以環境(Environmental)、社會(Social)和公司治理( Governance)為核心,是一種衡量企業在環境保護、社會責任和公司治理方面表現的綜合評估體系。它超越了傳統的財務評估,關注企業的非財務業績指標,從環境可持續性、社會責任和公司治理結構等角度來衡量企業價值,使得企業履行社會責任的表現可量化,可評估,可比較,并可以持續改善。ESG的核心在于將企業價值的關注點,從單純追求利潤最大化轉變為更加全面的責任考量,即企業不僅要創造財富,還應關注對環境和社會的影響,實現經濟價值和社會價值的統一。
今年距離ESG這一理念、原則的提出已經過去20年。2004年,聯合國全球契約組織在一份名為《在乎者贏》(《Who Care Wins》)的報告中首次正式提出ESG概念,倡導全球企業不只注重單一的盈利指標,而應從環境、社會和公司治理等多方面積極履責,追求可持續發展。
近年來,國內不少企業加大了對可持續發展信息的披露力度。數據顯示,2023年,全球超過23000家企業通過全球環境信息研究中心(CDP)平臺自愿披露,其中,中國參與披露的企業超過3400家。
就化妝品行業來說,各大跨國化妝品集團較早地踐行ESG,例如歐萊雅、聯合利華、寶潔、愛茉莉太平洋等企業,各大化妝品巨頭在財報中披露企業相關的ESG工作。近些年來,上海家化、珀萊雅、貝泰妮、自然堂、麗人麗妝等國內化妝品企業亦積極踐行ESG發展理念。
需要注意的是,雖然目前披露ESG報告的企業多為上市公司,但同時也有許多未上市的公司,也在積極披露和踐行企業的ESG成果及原則。行業外的典型如華為公司,化妝品行業內的例如自然堂集團。
總體上看,目前,加入這一陣營并積極推進自身ESG建設的仍以國際國內的頭部企業為主導力量。可以說,過去數年以來,ESG對于很多企業來說更多的像是一種錦上添花的存在。當時間行至2024年,這一現狀將發生更為深刻的變化。化妝品企業的ESG發展,正在從過去的“可選項”變為“必選項”,其背后有多重因素推動和影響。
首先,政策導向。隨著全球氣候變化、社會公正和企業透明度等議題的重要性日益凸顯,加強環境保護與可持續發展,早已成為國際社會的共識,ESG在全球企業經營和投資決策中的地位不斷提升。中國在這方面的政策導向尤為明顯,我國明確提出了2030年“碳達峰”與2060年“碳中和”目標,并多次強調將應對氣候變化納入生態文明建設整體布局和經濟社會發展全局,促進高質量發展。同時,政府部門及各地方政府通過發布一系列與ESG相關的政策和指引,如《上市公司治理準則》修訂版,要求上市公司對環境、社會和公司治理方面的信息進行披露。
第二,市場需求。在化妝品行業,合作方與消費者越來越注重企業的社會責任和環境影響,尤其是年輕消費者更關注某品牌或產品在環保方面的表現及努力,并愿意為之買單。企業可通過建設與完善ESG來滿足市場的需求,提升品牌美譽度。
第三,投資者預期。投資者不僅關注企業的財務表現和盈利狀態,也非常看重企業的ESG績效。越來越多的投資者傾向于支持那些具有較高ESG表現的公司,因為這樣的企業能夠為他們帶來更好的長期回報,同時減少因企業不良行為所帶來的風險。
第四,企業內部驅動。從企業內部管理來看,企業實施ESG策略不僅能提升其品牌形象,還能增強企業的社會責任感,從而在市場競爭中占據有利位置。良好的ESG表現還有助于企業吸引和留住優秀人才,提高員工滿意度和忠誠度。
可以說,提前布局和深入發展ESG,對化妝品企業來說益處良多。它不僅是增強企業當前競爭力的重要手段,也是企業應對未來挑戰的未雨綢繆,更將成為將來企業謀求上市或出海進程中的考察維度和重要助力。
誰先尊重和保護環境,誰先加強踐行企業的社會責任,誰先優化自身內部的企業治理工作,誰就將贏得未來更大的市場機遇。從這個意義上講,ESG是一場關乎未來,關于人與自然,企業與社會的長期投資,它不僅僅是入場券,更是未來企業競爭的重要武器。
需要提醒的是,ESG不能只停留在口號和承諾上,它當然不僅僅意味著“如何說”,更關鍵的在于如何去做,去實踐。當前,有部分公司的ESG評估報告出現“過度包裝”的現象,ESG虛假報告問題更要嚴格防范,要謹防一些企業將ESG當作營銷噱頭甚至弄虛作假的不良苗頭。
我們看到,ESG理念與我國“雙碳”目標愿景和生態文明建設的戰略方向相一致,是推動企業踐行長期主義,推行可持續發展的“硬準則”,也有利于企業打造自身的“軟實力”。未來,隨著越來越多的中國化妝品企業將ESG理念深刻融入公司的核心戰略和經營活動中,中國化妝品企業和品牌將在全球可持續發展領域發揮更重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