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化妝品報記者 李娜
八成小鎮青年有過大城市生活經歷,他們中有七成是月光族,酷愛直播,偏愛氣墊等底妝和大地色眼影,這樣的小鎮青年你了解多少?
與常常曝光在鎂光燈下,成為媒體和輿論中心的大城市年輕人相比,生活在三到八線城市的小鎮青年們獲得的關注要少很多。而他們,才是支撐低線城市未來發展的主力,也是品牌們拓展低線市場、在低線市場保持長遠發展的關鍵。
比起“土里土氣”“缺乏審美”“收入不高”“沒有品位”等印象,如今的小鎮青年可能更多是這樣的:住著父母贊助的沒有按揭的全款房,開著10萬元以上的小汽車,距省會城市不過一兩個小時車程,擁有穩定而體面的工作……他們沒有焦慮感,下班后有大把的時間休閑娛樂、海淘購物,偶爾以出境游的海灘照出現在你的朋友圈,定位的地點一定是一串外文字母。
比起不堪生活壓力,每天哭喊著要逃離北上廣,徘徊在崩潰邊緣的大城市青年,如今的小鎮青年代表著一種令人暗羨的生活方式。小鎮青年是一個怎樣的群體,他們的行為和消費有哪些特點?化妝品品牌又該如何穩住這批青年,挺進低線市場之前,你需要了解以下這些小數據。
八成小鎮青年有過大城市生活經歷
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調研數據顯示,近八成(77.4%)“小鎮青年”有過大城市生活經歷,其中,在大城市生活過2至4年的比例最高,有30.4%,生活過4年以上的有26.0%,合計有超過半數的“小鎮青年”在大城市生活過2年以上。
值得注意的是,不同的地區,“小鎮青年”的滿意度也不同。廣東省的“小鎮青年”對自己現在生活的地方感到滿意的比例最高,達60.6%,比滿意比例最低的遼寧(49.0%),兩者相差11.6個百分點;同樣,廣東省的“小鎮青年”更愿意去大城市生活的比例最低,只有32.1%;浙江也只有32.3%,比意愿最強烈的青海(54.0%)少二十幾個百分點。
七成小鎮青年是月光族
根據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的數據,至少有七成“小鎮青年”屬于“月光族”。只有四分之一(25.1%)的“小鎮青年”每個月工資有盈余,四成(40.5%)“小鎮青年”每月收支大體平衡,三成多(34.4%)支出大于收入。
月光族支撐了小鎮青年的消費升級。在“我使用的手機等電子產品大都是名牌、新款”這一描述中,認為自己“非常符合”的比例為5.9%,“比較符合”的比例為29.6%,這意味著,合計共35.5%的“小鎮青年”使用名牌、新款手機。
由此可見, “小鎮青年”已經不再只滿足于購買生活必需品了,他們還會追求那些能滿足精神需求的物品,如購買名牌產品、新款產品等,這讓“小鎮青年”感到有面子。
72%的小鎮青年喜歡直播互動
一份來自企鵝智酷網絡調研(2017.5)的數據顯示,15.6%的小鎮青年每天觀看直播超過一個小時,每天觀看“2小時以上”的重度直播用戶中,小鎮青年高于一二線城市青年。在觀看直播的過程中,72%的小鎮青年用戶有過互動行為,其中最常見的是關注主播、發彈幕、評論和送免費禮物。而在付費互動中,15.3%的小鎮青年有過直播付費行為,比一二線城市青年用戶更易打賞主播。
網絡直播在小鎮青年中的滲透轉化率比全體手機網民平均水平高出10%,付費轉化率略高于社會水平和一二線城市青年。在“1000元以上”大額打賞這一維度上,小鎮青年明顯高于一二線城市青年。
據騰訊企鵝智酷的“企鵝調研平臺”調查,快手和抖音的用戶以三四線城市里的年輕女性為主,其中三四線城市超過50%,24歲以下用戶超過60%,女性用戶超過50%。
從快手等直播APP的盛行到重度直播打賞用戶的存在說明,獲取存在感是小鎮青年的深層次心理需求,鼓勵他們上傳UGC是最好的互動策略。想要攻克低線市場,直播賣貨或許更得人心。
貢獻了90%的彩妝銷售
根據kantar beauty panel 2017 China total national的數據,在彩妝市場中,非一線城市的貢獻率是90%,因為非一線城市總體有非常大的人口基數。同時,一線城市趨于成熟專業,引領唇膏等風尚單品的時尚趨勢,非一線城市起步晚,基礎品類發展快,為市場主要構成部分。
在品類潛力上,一線城市的消費者需要更專業的產品,銷量好的是更為專業的粉底。同時,一線城市的消費者更加多元化,各種細分的品類,如修容、遮瑕、高光、陰影、腮紅等產品的銷量都很好。但在非一線城市的消費者,氣墊是銷量最好的單品。
在隔離霜的選擇上,非一線城市也與一線城市的消費者差異較大。前者使用隔離霜主要是要作為妝前,使妝效更加持久,不再需要提亮膚色、防曬隔離等附加功用。而后者則更加注重隔離的附加功能。
在非一線城市需要著重關注氣墊類產品(包括海綿氣墊和網布氣墊)和有潤色效果的妝前產品;唇部產品主要有好的滋潤效果,顏色偏好裸色和紅色,包裝主要以唇膏、唇釉為主;眼影以大地色為主,更關注四色眼影和眼影棒。
化妝品垂直電商可深耕
根據《2018 年小鎮青年消費研究報告》,小鎮青年在網購方面,并不僅僅滿足于單純的挑選商品、清空購物車,也有分享生活經驗這樣的小情趣。
從購物商品上看,無論是小鎮青年還是一二線青年,在電商上購買衣服箱包的比例都是最高的,超過七成。但小鎮青年購買美容護理及化妝品的比例明顯高于一二線青年。數據顯示,45.9%的小鎮青年偏好購買美容護理及化妝品,而在一二線城市青年中,這一比例只有38.7%,這意味著化妝品垂直電商布局的機遇所在。
文藝不是大城市的專屬
以2018年年初的票房黑馬《前任3》為例,根據淘票票的相關數據,該片在三四線城市的觀眾占比接近半數,遠高于一線觀眾的12.2%,是為“小鎮”;而從年齡結構上看,年輕觀眾群體的占比較高,其中24歲以下觀眾占比接近70%,是為“青年”。
此外,根據光大證券的研究報告,小鎮青年在泛娛樂領域的消費有顯著提升,其中以游戲、直播、短視頻、網絡動漫、網絡閱讀、網絡音樂等板塊較為突出,這也進一步證實了小鎮青年群體的崛起以及他們消費意識的覺醒。
在化妝品的廣告投放策略上,影片廣告植入和熒幕廣告貼片投放似乎可以做得更大膽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