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周荷崎
8月12日,韓國科絲美詩COSMAX公布了第二季度財務報表。報告顯示,今年第二季度合并營業收入為5515億韓元(約合人民幣28.84億元,按當日匯率,下同),同比增長了15.1%,成為科絲美詩有史以來最大的季度銷售額;營業利潤達467億韓元(約合人民幣2.44億元),同比增長1.5%。
▲截自科絲美詩財報
同時,集團宣布上半年合并銷售額達到10783億韓元(約合人民幣56.4億元),同比增長22.2%,在全球化妝品ODM行業創下新高。
財報中指出,上半年業績提升主要與中小型韓國獨立品牌化妝品對美國和日本的出口擴大引領營收增長,外國游客到韓國的人數增加推動了本土銷售額增長,和印度尼西亞、泰國等東南亞子公司的銷售額高增長超過了公司的年度預期有關。
韓國本土依然是科絲美詩的最主要市場,二季度銷售額同比增長25.1%至3482億韓元(約合人民幣18.21億元),營業利潤同比增長13.6%至345億韓元(約合人民幣1.85億元)。財報表示,這得益于直接和間接出口的強勁增長,國內銷售的持續穩定,外國游客到韓國的人數增加和頂級客戶穩步增長等因素。
▲截自科絲美詩財報
以中國為主的東區市場仍然是科絲美詩的第二大市場,然而,今年二季度該市場銷售額同比減少4.1%至1476億韓元(約合人民幣7.72億元)。其中,上海地區銷售額為975億韓元(約合人民幣5.1億元),同比減少12.8%,財報中稱,消費者欲望降低和線上渠道銷售放緩導致營收出現負增長,此外,人工成本和壞賬費用的增加也使得利潤減少。
而廣州地區銷售額為495億韓元(約合人民幣2.59億元),同比增長23.8%。這主要得益于逸仙品牌實現50%+的增長,2023年8月,逸仙電商與科絲美詩共同打造的集產品研發、制造、品控為一體的美妝工廠正式投產,憑借高水準的研發和生產能力,其在廣州地區占據了較高水平位置。但財報中也指出,其整體利潤率出現惡化。
▲截自科絲美詩財報
值得一提的是,印度尼西亞子公司的銷售額同比增長22.6%達254億韓元(約合人民幣1.33億元),泰國子公司的銷售額增長50.8%達103億韓元(約合人民幣5400萬元)。兩地的銷售額都實現了強勁增長,尤其是防曬和護膚類產品,線上品牌開始向線下渠道擴張,特別是泰國子公司,自上個季度以來一直穩步實現營業盈余。
中國市場的銷售額下降在不斷提醒著企業,要想在這片土地上收獲紅利,就必須不斷調整策略注重消費者。據悉,科絲美詩在中國市場的研發中心已于今年4月動工,總投資高達8億元,展現其對于中國市場的重視和進行自主創新研發的決心。同時,科絲美詩已經將全球研發中心總院長調往中國市場,以更好適應這片競爭更激烈的地區。
種種舉措都表明,面對中國化妝品市場的巨大潛力和日趨激烈的競爭,科絲美詩已經在尋找轉型升級以求變破局,然而,財報中下降的銷售額顯示,其在中國的布局效果似乎并沒有凸顯,這也為該集團下半年的經營帶來了更大的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