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鄒青穎
歷時近一個月的“史上最長”雙十一迎來收官,各大主播的戰報也相繼出爐。
11月11日,美ONE披露李佳琦直播間雙十一戰報數據:今年雙十一,李佳琦直播間參與品牌近1700家,品牌數較去年增長近兩成,產品鏈接數超4000個,其中國貨商品鏈接占比超60%。
抖音直播方面,據新抖數據不完全統計,抖音雙十一周期內(10月8日-11月11日),至少有168個賬號直播帶貨銷售額破億元,其中4個賬號超10億元,分別是“廣東夫婦”“與輝同行”“新疆和田玉老鄭”和“賈乃亮”。
▲截自新抖數據
11月12日,快手電商發布的雙十一戰報數據顯示,內容場單場GMV超去年雙11單場GMV峰值的商達數超5.7萬個,GMV成交破百萬元的直播間數超2500個。此外,快手掛車短視頻發布量同比增長10倍。
今年雙十一,直播電商仍暗流涌動,有人“王者歸來”,有人“爭議纏身”,但毫無疑問,頭部主播始終是主角。
01
頭部主播仍是中堅力量
不出所料,今年雙十一,李佳琦成為“最大贏家”。戰報數據顯示,李佳琦直播間“暖冬經濟”產品上架鏈接近150個,成交訂單量超200萬件,相比2023年,相關產品鏈接數和成交訂單量達到了同期的2倍。
此外,鏈接占比超六成的國貨產品,在李佳琦直播間也被“賣爆了”。在雙十一首日,某品牌膠原棒次拋售出7000萬支,面膜與次拋類產品總銷售達到近400萬件;首次亮相直播間的上海百年老品牌,其爆品第三代玉容霜在開售3秒內,實現1.6萬件全數售罄。
從各細分品類的銷售情況來看,李佳琦今年雙十一穩中有升,直播數據有所上漲。
淘寶直播上,除李佳琦外,“蜜蜂驚喜社”“香菇來了”“陳潔Kiki”等直播間陸續宣布首小時GMV破億元,破億速度和首小時成交均超過去年。
今年雙十一開始前,有“交個朋友”的工作人員提到,羅永浩此次雙十一坐鎮直播間的頻率已經接近“滿勤”。而根據交個朋友直播間發布的收官戰報,大促期間其全渠道GMV突破64億元,同比增長158%,累計訂單數超過714萬單,創歷年大促新高。其中,抖音平臺主號直播間、交個朋友淘寶直播間GMV同比分別增長63%、73%。
抖音最火“夫婦檔”——“廣東夫婦”在抖音平臺的帶貨實力亦不容小覷。據了解,其雙十一期間共做19場直播,大多為品牌專場合作,累計預估銷售額達10億-20億元。值得一提的是,韓妝品牌Whoo后與廣東夫婦直播間的兩條合作鏈接突破億元,商品單價均在1400元左右,總銷量超22萬件,合計創下逾3億元的銷售額。
“618”大促之后被視作抖音新晉“帶貨一哥”的賈乃亮,從10月8日開始便開啟了雙十一系列直播,采取與品牌專場合作的形式,共13場直播,累計銷售額預估超過10億元。在美妝護膚品類,賈乃亮直播間總銷售額超8.4億元。公開資料顯示,在可復美品牌專場,整場銷售額突破2億元,打破抖音平臺國貨美妝專場紀錄;在資生堂品牌專場,賈乃亮也實現GMV超2億元,單鏈接GMV超1.2億元的成績,打破了品牌全網銷售專場紀錄和品牌抖音單鏈接銷售紀錄。
可見,與去年相比,如今雙十一各主播帶貨數據表現依然可圈可點。同時,作為內容場的重要增量場景,頭部主播與品牌聯動仍是各大品牌提升生意規模的重要抓手。
02
直播江湖陷入“大混戰”
今年雙十一,多方頭部主播之間“硝煙彌漫”。
因無坑位費、無達人傭金、無套路而被戲稱為“三無”直播間的京東采銷在去年雙十一出圈。而在今年雙十一,京東超市則在社交平臺公開叫板李佳琦直播間,表示在李佳琦每天直播的時段,“京東超市采銷直播間”也會安排直播,銷售同樣的商品,并在李佳琦同樣價格基礎上再打9折。據了解,與李佳琦的預售方式不同,京東超市采用現貨銷售。
快手“帶貨一姐”蛋蛋在雙十一直播帶貨時,也因一款產品的鏈接被突然下架,將矛頭指向李佳琦,稱自己被李佳琦方下鏈接,是因為自己“破了他的價格”。隨后又在直播間做出解釋,公開道歉稱是一場誤會。
此外,不少小紅書網友還曾發帖表示,烈兒寶貝在雙十一期間存在“拉踩”李佳琦的行為,稱其通過發放寵粉紅包的形式,要求用戶在社交媒體帶話題發“沒搶到李佳琦的在烈兒寶貝搶到了”等相關內容,引發網友爭議。
▲截自小紅書
相關業內人士表示,“大促期間的‘商戰’往往是最‘樸實無華’的,歸根結底還是在比‘最低價’。如今消費者看中的是‘質價比’,換句話說,不僅要看產品的價格,產品的品質也十分重要。但對于主播能給消費者帶去的價值而言,更多的就是‘價格’上優勢,這關系到其在重大時間節點上的帶貨水平和市場號召力。”可見,此次雙十一的“大混戰”仍反映出主播帶貨價值的局限性。
此外,大促期間主播之間“互撕”的背后,也體現了直播帶貨已全面進入存量時代。根據《直播電商行業高質量發展報告(2023-2024年度)》藍皮書,2019年-2022年,直播電商滲透率從4.9%增長到30.4%;2023年滲透率達到37.8%,同比增長24.3%。“這需要有人在內容上橫向延展,打造差異化;或選擇縱向深入,走專業化。”上述業內人士解釋道。
誠然,直播電商并不是一場贏家通吃的游戲,而是一個需要共生共榮的生態系統。隨著直播帶貨從喧囂走向理性,傳統叫賣式的口號逐漸變成更為理性的消費引導,曾經的數據競賽也終將回歸服務質量的比拼上。
一個明顯的趨勢是,與去年以“全網最低價”為關鍵詞的雙十一相比,今年雙十一,各大電商平臺開始注重重塑直播生態。雖然部分主播仍“火藥味”十足,但就整個行業而言,入局者正紛紛調整目標優先級,如淘天目標由訂單量轉向GMV、AAC(平均消費額),抖音電商2024下半年將重點由“價格力”轉向GMV的增長,而這也體現了直播帶貨行業的進步與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