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鄒欣晨
據維基百科,“零售末日”(Retail Apocalypse)一詞始于2010年,彼時美國眾多實體零售店,尤其是大型連鎖店受到電商業務的第一波沖擊,以致成群結隊地關閉。在疫情爆發之初的2020年,這個詞再度出現在大眾視野中,隨后又在美國政府出臺的一系列經濟振興政策中悄然隱去。但在CNN今年一月的報道中,“零售末日”再度“卷土重來”。
CNN引用Coresight Research的數據指出,2024年,美國至少有7300家零售店關停,比2023年增長了57%,其中不乏一些知名商超百貨與大型美妝零售商,如健康與美容零售商CVS Health和沃爾格林總共關閉了1000多家門店,有“小沃爾瑪”之稱的Family Dollar關閉了718家門店。1月10日,梅西百貨宣布,計劃到2026年底關閉150家表現不佳的門店。“(2024年)是自2020年以來美國零售業關閉門店數量最多的一年。”CNN評價道。
而在大西洋彼岸,與美利堅“血脈相連”的英倫三島上,零售商們的日子同樣不好過。
01
關停13000家門店/近17萬人失業!
專家:2025年只多不少
據英國零售研究中心(Centre for Retail Research)匯編的新數據顯示,2024年,英國關閉的線下零售商門店數量比去年猛增了四分之一以上。“在過去的一年里,有13479家線下零售店永久關門。相當于英國每一天都有37家門店倒閉,這比2023年的數字增加了28%。”該中心稱。另外,在這13479家關閉的線下門店中,11341家是小型獨立零售商(旗下擁有一到五家店鋪)的店鋪,而另外2138家店鋪隸屬于大型連鎖零售商——這一數字比上一年增加了45.5%。
數據還顯示,在所有關閉的線下零售店中,有超過一半(總計7537家)是由于零售商已經進入某種形式的破產程序而關閉。2024年,包括The Body Shop、Morphe Cosmetics和Thomson Hayes Retail Display在內的大型美妝連鎖零售和百貨商場都因進入破產程序而關閉了旗下全部或一部分門店。
另外5942家店鋪則是因“成本削減計劃”而關閉,其中包括以“小黃瓜護膚系列”在中國而聞名的英國健康和美容連鎖零售商Boots。
英國零售研究中心主任約書亞·班菲爾德(Joshua Bamfield)教授說:“盡管2024年的閉店數量不及2020年那么糟糕,但仍然令人不安,恐怕2025年的情況會更糟。”據該研究中心預計,到2025年,英國線下零售商關閉的門店數量將增加到約17350家。
線下零售門店如多米諾骨牌般的倒閉速度,也給英國帶來了自2020年以來最高的零售業失業人數:據英國零售研究中心數據,2024年,英國零售業共有169395人失去工作,這一數字比2023年增加了49990人,同比激增41.9%。“僅次于2020年零售業超過20萬人的失業人數。”
“2023年相對較低的(失業)數字現在看起來像是一種反常現象,”班菲爾德補充稱,“消費者購物習慣的改變、通貨膨脹、能源成本、租金和商業稅率的上漲等問題仍在繼續,這將迫使許多零售商在2025年進一步削減開支。” 班菲爾德警告說,2025 年的前景不容樂觀,預計該行業可能會有多達20.2萬人失業。
02
英國商業稅繼續漲?
零售商:你漲我也漲
班菲爾德指出,2025年英國零售業的嚴峻前景,與英國政府要求企業增加國家保險繳費的額度和提高商業稅有關,這兩項政策已在英國政府2024年10月份的預算案中宣布,并將于今年4月正式生效。
商業房地產公司Altus Group指出,在2024年秋季預算案中,英國政府宣布將商業稅折扣從75%下調至40%,這將使英國普通零售商在2025年度的平均稅費從3589英鎊(約合人民幣31987元)飆升到8613英鎊(約合人民幣76764元)。
Altus Group財產稅總裁亞歷克斯·普羅賓(Alex Probyn)公開宣稱,在該行業經歷了艱難的一年之后,政府繼續縮減稅率上的福利是“魯莽的”。
“從4月1日起,商業稅折扣的削減將對零售商造成嚴重影響,他們的賬單將平均上漲140%。”普羅賓補充道,“盡管工黨(英國現任執政黨)在宣言中承認高昂的商業稅會對我們的零售業造成過重的負擔,但他們并沒有做出什么改善措施,反而繼續大幅增加這一負擔。”
據Altus的預測,這一變化將為財政部節省資金,但將使零售業額外損失6.88億英鎊(約合人民幣61.3億元)。
英國零售商協會(British Retail Consortium)也預測,增加企業的保險繳費、提升稅率和降低企業開始繳費的門檻將為零售業帶來23億英鎊(約合人民幣205億元)的額外支出。“我們極有可能看到零售業的失業率超過2020年時的最高水平。”
為應對這一措施,零售商們紛紛做出了“你漲我也漲”的決策——據英國商會(British Chambers of Commerce)對4800多家零售企業發起的調查,其中55%的企業預計在未來三個月內(2025年4月前)提價,這一數字高于2024年下半年類似調查中的39%。
調查還發現,自英國預算案出臺以來,企業信心大幅下滑。49%的受訪零售商表示,他們預計2025年的營業額會“比去年更難看”。
如英國高街零售巨頭NEXT公司對2025年銷售增長放緩提出警告,并表示,由于英國政府預算案的影響,該公司將需要提高1%的產品價格。該公司稱:“預算案的出臺將打擊就業并導致整體商業成本的上漲,未來一年的銷售增長將大幅回落。”
在接受英國零售商協會調查的52位零售商首席財務官中,67%的人表示,他們將提高價格,46%的首席財務官表示,他們必須減少門店的員工人數。約70%的受訪者表示,他們對未來12個月的經營狀況持“悲觀”或“非常悲觀”的態度,僅有13%的受訪者表示“樂觀”或“非常樂觀”。46%的首席財務官表示將在2025年減少投資,25%的首席財務官預計將推遲新店開張,約44%的受訪者預計利潤會減少。
此前,81位來自英國零售業的首席執行官曾聯名致信英國財政大臣,表達了他們對預算案經濟后果的擔憂,首席執行官們還認為,目前為-1%的零售店價格通脹率將在2025年下半年升至平均2.2%。
“英國零售業現在是各種意義上的‘風雨飄搖’,”BRC首席執行官海倫·迪金森(Helen Dickinson)說。“我們正面臨著有關未來投資、就業和定價的艱難抉擇。零售商一直在努力使他們的客戶免受成本增加的影響,但由于市場增長緩慢,利潤已經捉襟見肘,消費者將不可避免地承擔部分負擔。大多數零售商別無選擇,只能提高價格來應對這些增加的成本。”
值得注意的是,英國零售商協會的數據顯示,2024年12月,英國公眾對經濟的信心下降了8個百分點,至負27個百分點。“在12月份令人失望的經濟增長數據之后,我們預計新年的1月份將出現消費緊縮。”迪金森呼吁道,“政府該做些什么了,不要讓當地社區發現自己的商業街越來越少,零售業的就業機會也越來越少。”
本文資料來源:CNN,英國零售商協會、英國商業協會。
編輯:楊敬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