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李碩
春節期間,電影《哪吒2》的歷史級票房表現刷屏了各大社交平臺。
僅用不到10天,這部中國動畫電影登頂中國影史票房冠軍,預計總票房破100億元。
與化妝品市場境遇類似,2024年電影市場行情低迷:全國電影票房收入同比下降23%,已三年未出現累計票房超過50億元的新片。
《哪吒2》對電影從業者的振奮程度可想而知。
同樣值得關注的是,在中國電影票房前十榜上,《哪吒2》是唯一平均票價超50元的電影。顯然,中國消費者仍舊愿意為精心制作、有誠意的產品買單,甚至支付溢價。
《哪吒2》帶來的不只是電影的信心,更是消費信心、經濟信心。
“消費降級”遠非中國市場的全部,品質升級卻是行業永恒的命題,這點放在化妝品市場同樣適用。
一部高品質電影誕生的前提,是具備視覺技術、敘事深度、商業運營等方面的專業能力與精益求精的專業精神。
導演餃子在一次專訪中曾稱,影片制作周期比預想的要長得多,本以為三到四年能做完,但后來還是決定寧缺毋濫。
最終,《哪吒2》歷時五年打磨后上映。
潔白無瑕的玉虛宮、“萬箭穿心”的哪吒、氣勢恢宏的“洪流對戰”……影片中特效鏡頭近2000個,超過了第一部的全片鏡頭數量。
片中有一場陳塘關大戰的打戲,時長約1分鐘,分鏡畫了半年之久。
《哪吒2》的爆火同樣離不開主要發行方——光線傳媒貢獻的創作機會、資金支持,以及在宣發環節承擔的關鍵角色。
事實上,早在2013年,光線傳媒便決定布局動畫電影,其戰略是用多部動畫電影構建對標漫威的“中國神話宇宙”。
“靠專業主義贏得市場”是《哪吒2》對化妝品行業的最具價值的啟示。
上美股份創始人兼CEO呂義雄近期判斷,中國化妝品已進入“專業時代”,隨著市場環境越來越成熟與專業,企業需要以“專業”行穩致遠,不靠運氣,而是靠綜合的技能和作戰方法取勝。
中國的老話說術業有專攻,專業和不專業、外行相對。
比如,在某些化妝品公司內部靠老板“一言堂”,不重視專業團隊價值與專業能力建設,決策莽撞而缺乏科學依據,最終極有可能導致項目乃至公司失敗。
正如《哪吒2》的爆火因素遠不止光線傳媒的提取布局,抑或餃子導演一個人的靈感,背后更有超4000名主創團隊的高效配合。
化妝品公司的爆款打造同樣需要集團軍作戰,不是靠一句精妙的廣告語、一個大膽的渠道策略就能實現的。
一直以來,春節檔電影市場被視為‘全年經濟晴雨表’之一。2025年的化妝品行業重新上路,不變的是極具挑戰的環境,變的是市場復蘇的火光正若隱若現,請帶著專業主義精神投入到充滿未知的角逐中吧。
編輯:鄒欣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