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孫曉燕
昨日(4月16日),根據財新網消息,其從多個市場和歐萊雅內部人士處獲悉,歐萊雅中國旅游零售部門計劃裁員,裁員比例或高達50%,裁員原因主要為近兩年國內旅游零售渠道業績不振。據報道,一名接近歐萊雅總部的人士表示,目前裁員尚未開始。另有一名接近歐萊雅的人士表示,部分被裁員工將被給予n+5(工作年限加五個月)的經濟補償。
化妝品報就此事真實性第一時間聯系了歐萊雅中國?!皻W萊雅旅游零售業務正積極推進轉型,旨在加速業務增長,進一步鞏固我們的市場領導地位?!睔W萊雅中國回復稱,“目前旅游零售美妝市場變化迅速,旅行者數量大幅增加,人們對于旅行和美妝的需求也持續高漲。我們基于該市場態勢進行此次轉型,旨在提升我們對市場變化和消費者需求的響應速度,為消費者構建更敏捷、高效的服務體系。我們對旅游零售美妝行業的未來發展滿懷信心,新模式將助力我們不斷創新、突破零售局限,重塑消費者在美妝消費旅程中的體驗。”
同時,歐萊雅方強調,“此前報道中提及受影響員工的比例有誤。我們始終致力于支持員工,并積極為受影響的員工尋求內部機遇?!?/p>
從近些年財報數據來看,歐萊雅在旅游零售渠道正面臨著不小的挑戰。自2019年對外公布該部分業務占全球銷售額9%后,歐萊雅再未公開披露旅游零售渠道的具體業績。
另據2024年歐萊雅財報,中國所在的北亞市場成為歐萊雅集團全球五大區域市場中,唯一出現負增長的地區,并且,整個北亞地區銷售額同比下滑3.2%。歐萊雅在財報中表示,在中國大陸,美容市場出現負增長,主要是受到海南地區旅游零售疲軟的影響。此前披露的財報中,旅游零售渠道尤其是海南免稅渠道頻頻被歐萊雅點名。
值得一提的是,去年,歐萊雅曾對旅游零售渠道高層進行一次調整。2024年7月,對旅游零售生態系統極具經驗的Jesús Abia正式接棒張桃(Tao Zhang),擔任歐萊雅亞太區旅游零售董事總經理。
事實上,歐萊雅的困境并非孤例。在各大跨國化妝品公司的財報中,旅游零售渠道的乏力導致中國市場業績不振,似乎成為各美妝集團的“共識”。雅詩蘭黛在2025財年第二季度財報中指出,護膚品凈銷售額的下跌,主要是受到亞太地區整體零售環境的挑戰和公司亞洲旅游零售業務的影響。
無獨有偶,昨日(4月15日),拜爾斯道夫發布2025年第一季度業績報告,在集團業績整體穩健增長的背景下,其旗下高端護膚品牌萊珀妮再度“拖后腿”,有機銷售額下滑17.5%,成為集團在本季度唯一負增長的品牌。對此,拜爾斯道夫將原因歸結于中國市場旅游零售業務的持續低迷。
公開資料顯示,2013年,歐萊雅將旅游零售定義為“第六大洲”,涵蓋機場免稅店、離島免稅、線上免稅品預訂、航空公司機上免稅服務、游輪及邊境商場免稅店等場景。從這一定義也不難窺出旅游零售渠道在美妝市場中的重要戰略地位。
2019年,以中國大陸為首的亞太地區,曾一度占據全球旅游零售銷售總額的40%。根據海關數據,2020年海南離島免稅銷售額274億元,同比增長103%,2021年增至495億元。其中,化妝品的銷售額居各品類第一,份額過半,在海南市場的帶動下,亞太地區旅游零售渠道成為各個美妝集團旅游零售渠道發展的重中之重。但隨著疫后消費者觀念趨向理性化,下沉市場潛力不斷釋放,旅游零售渠道復蘇緩慢,陷入了增長瓶頸。知名咨詢公司曾預測,中國奢侈品市場需兩年恢復,但旅游零售渠道的復蘇可能更漫長。另外,免稅渠道價格體系混亂、庫存壓力大等也成為困擾美妝巨頭們的重要問題。
在此背景下,裁員、換帥與戰略轉型成為企業“自救”的關鍵詞。
去年年底,據外媒報道,由于持續虧損,LVMH旗下旅游零售商DFS關閉第一家歐洲門店,涉及200多名員工。
今年一月,資生堂旅游零售(STR)任命歐萊雅集團前高管Fran Law為旅游零售亞太區商業和業務發展副總裁。時隔兩月,資生堂集團宣布對中國市場和旅游零售業務的組織和管理結構進行調整,資生堂中國總裁兼CEO梅津利信兼任資生堂旅游零售總裁兼首席執行官,重組中國市場與旅游零售業務。
此外,在戰略布局方面,除了本次的人員調整,針對中國市場最新的市場洞察,在今年三月歐萊雅在上海召開的戰略溝通會上,歐萊雅中國副首席執行官及高檔化妝品部總經理馬曉宇著重強調了下沉市場的重要性。
綜合來看,從美妝巨頭的業績以及種種動作不難看出,當下旅游零售渠道的黃金時代暫告一段落,但作為全球美妝生態的重要一環,其戰略價值從未消失。在經濟整體增長緩慢的當下,如何在旅游零售市場撬動新的增長點,除了人員調整外,或許還需從平衡價格策略、強化產品創新,并提升官方渠道體驗、打造個性化體驗等方面著手。畢竟,在“風浪”越來越大的當下,“第六大洲”的航行,需要更謹慎的舵手與更靈活的風帆。
編輯:楊敬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