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獅廣告上海&廣州首席執行官楊正華
文丨化妝品報記者 董瑩潔 錄音整理/見習記者 曾婷
近期故宮口紅的出現,將“中國風”“新國潮”等關鍵詞推向了時尚的風口浪尖。事實上,這已經成為了近年來的潮流趨勢,內有以百雀羚為首的國貨品牌與故宮IP合作推出限量款禮盒;外有紀梵希等國際大牌在產品中增加中國元素,來“討好”中國消費者。
△已下架的故宮淘寶彩妝
但從故宮淘寶彩妝上線不足一個月就因質量問題下架、大牌新年限量版年年遭中國消費者吐槽來看,在這場潮流里,并不是每個品牌都可以將中國元素運用自如。陽獅廣告上海&廣州首席執行官楊正華,對此有些擔憂。
作為中國化妝品包裝設計最有話語權的人,楊正華多年從事美妝產業的創意、策略和營銷工作,在這一行當里真實的“望聞問切”,親手觸摸每件產品從外到內的設計,他親眼見證了中國化妝品包裝設計的幾重演變,也對這一行業有著獨到的見地。
從天馬行空到商業化
第八屆中國化妝品工商首腦會議暨2018化妝品報社年會的重頭戲——“2018中國化妝品唯美包裝獎”剛剛落下帷幕。作為該獎項的評委之一,楊正華體驗了8000多件國內外產品,對每件產品一項一項討論、篩選。這已經是他第三次參與唯美獎的評選活動了,但又明顯感覺到今年有些不同。
區別于前兩年品牌自主報名參賽的規則,今年唯美獎的參選作品是由評選單位在市場上自主采購的8000件熱銷單品。“這樣可以在初選階段就過濾掉一部分‘自我感覺良好’的產品,而把評選視角真正回歸到產品設計本身。”
從數目眾多的產品中最終抉擇出6件獲獎產品的方式,無異于大海撈針,但包括楊正華在內的評審團隊卻樂在其中。他表示,這對于評審來說本身是一件非常棒的學習過程,同時也可以清晰地看到國內化妝品市場的包裝水平。
“三年來,參賽作品發生了一些變化。國內化妝品設計從天馬行空變成貼近市場了。”楊正華告訴《化妝品報》記者,前兩年,國內化妝品設計“還是挺勇敢的”,有不少新銳品牌、新產品愿意嘗試,在忽略掉市場可能性的基礎上,創造出新的想法,并融合很多藝術語言在產品上。
但是從今年的作品來看,品牌顯然對市場的熟悉度提高了。“他們開始意識到不是設計獨特、天馬行空就是好的包裝,消費者也沒有辦法用專業的角度看待設計,他們更喜好貼合市場的產品和設計。”楊正華表示,可能會有少部分消費者喜歡新穎的包裝,但是市場上大多數人沒有辦法走在時代的前端,因此包裝設計就需要調整理念,“可以領先,但是不可以將別人遠遠拋開。”
演變的過程本身就帶有優勝劣汰的自然屬性,所以包裝設計在商業化的進程中也不免淘汰了一些曾經“勇敢”的品牌。但楊正華并不覺得這是個遺憾的事情,在他看來,這甚至是一個好的趨勢。
“這些表現告訴我們如今國內的商業包裝已經上升到另外一個層次,叫做商業化。畢竟包裝是一個商業化的藝術,不能夠為了藝術而藝術,所以這是一個慢慢演化的過程,這同時也是商業與藝術在慢慢相融的一個過程。”
楊正華列舉了2018年全新上市的YES!IC彩妝品牌。馬卡龍式的風格和莫蘭迪色系的組合,給消費者呈現出一種極簡享受與甜美之感。圓角設計加上貼合手指弧度的凹面,則側面看出了設計本身的不簡單。
他向記者解釋道,YES!IC設計得很高級,高級到看不出里面的工藝,體現了環保的理念。但實際上它的整個工藝是不簡單的,最簡單的包裝往往是需要最復雜的過程,最終呈現在消費者手上是最簡單的設計感。”在此次中國化妝品唯美獎獲獎名單上,YES!IC最終獲得了“全場大獎”。
“產品是整體營銷的結果,而好包裝可以闡述一個產品背后的故事。”從現狀來看,國內化妝品品牌在包裝設計上似乎開始找到了一個平衡點,回歸商業本質,但也不失藝術和設計感。
從模仿到跨越
在1896年的《比較建筑史》一書中,中國建筑被排在了"世界建筑之樹"的旁枝末節上,側面說明“和西方建筑史相比,中國古建設計基本沒有話語權”。雖然后期“樣式雷燙樣”等文物的出土證明了這張圖的荒謬,但在國際市場乃至國內普通消費者的慣性思維里,對于中國設計的“偏見”依然未能消除,這在化妝品領域也能看出端倪。
比如,終端市場頻現化妝品“假姐妹花”。從門店一眼看過去,清一色的紅腰子,但“遠看紅腰子,近看只是腰子紅”。紅腰子瓶身的不對稱設計、包裝材料質感以及使用手感被模仿者忽視,只做到了遠觀相似。這種模仿甚至抄襲的行為讓國內消費者感到失落。
對此,楊正華也坦承,目前國內化妝品設計的風格依然比較少,但這需要一個過程。“這兩年的化妝品包裝設計趨于商業化,開始針對不同受眾群體進行設計分層,慢慢的語言形式就會隨之而來。”
從此次唯美獎的評選中,楊正華已經看到了一絲希望。在最終獲獎名單里,有3款產品都出自國內品牌。評審團在點評YES!IC品牌時,表示感到驚喜,稱其工藝水平可以與國際品牌的產品相媲美,并且符合如今新一代年輕群體的消費風格和定位。
在楊正華看來,雖然目前批評“國內化妝品設計沒有自己的語匯”是合理的,但國內市場的優勢在于進步速度很快,“現在沒有,也并不代表在短期時間內會有,但是有沒有好的呢?是有的,所以我們應該鼓勵這些好的,讓他們去影響更多人。”
我們要用多久才能跟上國際設計的水平?對于這個問題,楊正華認為,這件事沒有一個精準的時間表。“中國今天商業環境的創新是遠快于全球的,但是美學創新還沒有看到一個比較明顯的變化,因此在設計概念上的變化還需要花很多的時間。”
此外,世界對于包裝設計也向來沒有真正的標準,國際設計風格也在不斷地更新,不對稱風、精簡風在過去20年間不斷形成非常重要的流派。楊正華透露,世界設計水平處于快速跨越中,在此期間可能會有一些品牌設計得很棒,但它不能代表世界整體的水平,也不能夠進行絕對的討論。
“與其談水平兩個字,我更想談有沒有好的作品,更希望某天看到的一件非常棒的作品是中國人做出來的。”對于國內化妝品的包裝設計,楊正華依然報以樂觀態度。
從“取其型”到“取其意”
對于目前市場上最具熱度的新國潮,楊正華的定義是從中國舊有的元素中,去尋找新的設計語匯,讓它變得更現代化。
但從現在看來,把傳統的圖騰、顏色、字型和生活素材運用到新國潮的包裝設計是很容易的,但是更深層次的形狀、觸覺、儀式感都處在一個建設的過程,設計語匯都還沒有完全立體化,“有人用了它,卻沒有好好用它,就會變成騎在新國潮的趨勢上,侮辱了新國潮。”
“全世界各個國家都會有這么一個文化復興的過程,而且有些還會持續幾十年。”楊正華認為,當一個國家在實力與文化到達強盛時,就會回過頭去找尋他們文化的根源,然后把這個根源轉化成更為現代化的語言。“中國風”“新國潮”的出現代表了中國對當前的生活的反思,更是文化自信的表現。
在這場席卷而來的潮流里,楊正華希望,新國潮下的產品設計并不僅僅只是取其型,更要取其意。“拋開行元素和材料的堆砌,我更希望他們能夠回去,堅持原有的圖騰,回頭看看自己品牌積累的資產,將其好好利用起來,將品牌理念傳達得更清楚,能夠更深層次地挖掘這些元素帶給消費者的感受。”畢竟,欲速則不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