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李碩
5月22日,中國香料香精化妝品工業協會主辦的2025中國化妝品科學技術大會在云南昆明召開,傳遞了國內化妝品行業科技創新演進的前沿方向。
開幕式上,中國香料香精化妝品工業協會理事長顏江瑛在致辭中表示,近年來,我國化妝品行業發展迅猛,市場交易額連年突破萬億規模,穩居全球第一大國別化妝品消費市場。
中國化妝品市場向上邁進,離不開科技創新為產業升級帶來的戰略機遇。
“‘透明質酸效應’級的研究成果給相關產業到來的發展空間,就是科技創新與產業創新深度融合的具體體現。”顏江瑛表示。
會上,貝泰妮集團董事長、總裁郭振宇博士系統闡釋了貝泰妮在植物資源開發、創新研發體系、綠色產業鏈布局等戰略實踐。
郭振宇表示,云南擁有6500多種藥用植物,是天然的“綠色美妝實驗室”。貝泰妮扎根云南十余年,將云南特色植物轉化為“中國成分”,這充分彰顯了貝泰妮立足本土資源、對標國際前沿的底氣,亦為中國美妝產業從中國制造向中國創造的躍升錨定方向。
2025中國化妝品科學技術大會設置了化妝品前沿科學技術交流、特色植物資源創新研發、抗糖化抗氧化機理的認知與實踐創新等多個平行論壇。
在“化妝品前沿科學技術交流”論壇,華熙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再生醫學研發中心高級研發專家楊慧圍繞“基于miRNA分子調控網絡的皮膚細胞穩態重塑研究及轉化應用”主題,探討了皮膚細胞穩態的重要性及其失衡所帶來的皮膚老化、炎癥等問題,并揭示了miRNA在調控皮膚細胞穩態中的核心作用,為破解皮膚穩態失衡提供了新的科學依據。
化妝品報注意到,潤百顏新品全能次拋修護精華便聚焦皮膚學界最新定義細胞標志物——細胞外基質(ECM)而打造。
論壇上,福瑞達生物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楊素珍分享了生物合成王漿酸在化妝品中的突破創新,通過構建基因工程菌實現生物合成王漿酸的生產制備,福瑞達解決了傳統蜂王漿提取效率低、成本高的難題,并拓展了王漿酸的使用場景,推動生物合成王漿酸的產業化轉化應用。
貝泰妮研發副總裁、貝泰妮研究院院長王飛飛闡述了針對敏感肌抗老難題的研發策略與技術突破。
據介紹,貝泰妮研發團隊依托云南生物多樣性資源,通過AI計算生物學篩選設計HMGB1靶向多肽,開發出由獨家抗老專利成分青刺果黃酮與ACE-10肽科學配伍而成的Habaflair?超塑肽,通過植物與肽類成分機制互補,可讓有效成分精準作用于敏感肌衰老靶點HMGB1。
今年4月上市的薇諾娜銀核霜(薇諾娜凝時塑顏豐盈精華霜),正是這一技術的集大成之作。
谷雨生物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首席科學家、研發負責人李安章以“極光甘草 高透皮、靶向黑色素細胞的高純光甘草定納米包裹體”為題,介紹了谷雨的光甘草定應用技術新案例,也為解決光甘草定在美白方面的應用提供了新的解決方案。
2007年谷雨便鎖定光甘草定這一珍稀美白成分,并建立了專研護膚實驗室。經過多年的功效研究與應用,谷雨成為國內首個主打“光甘草定”美白的護膚品牌。
在“抗糖化抗氧化機理的認知與實踐創新”論壇,珀萊雅首席科學顧問Lieve Declercq博士表示,珀萊雅“氧糖雙抗”技術突破傳統單一外抗的被動解決方案,通過“抑制-激活-清除”三重抗氧抗糖路徑,構建氧糖雙抗防護體系。
目前,這一最新技術成果已應用于珀萊雅雙抗精華美白特證版產品中。
在“特色植物資源創新研發”論壇,云南特色植物提取實驗室創新原料首席科學家曲麗萍博士分享了關于“云南特色植物新原料備案及轉化應用”的研究成果。
截至目前,貝泰妮已完成備案13款植物新原料,這些源自云南本土的中國成分IP已或將通過貝泰妮旗下薇諾娜、璦科縵等品牌產品的商業化落地,形成中國成分與國際品牌競爭的差異化壁壘。
論壇上,據貝泰妮研究院王博博士介紹,青刺果多糖(青刺果PRO MAX)能夠直擊敏感基因源頭,有效增強CLDN-5的基因表達。目前,貝泰妮已將青刺果PRO MAX應用于第二代薇諾娜特護霜產品中。
今天的市場環境下,幾乎所有國內化妝品企業都面臨競爭壓力。
面對挑戰,貝泰妮、珀萊雅、華熙生物們發展的路徑給了行業答案:從原料研發到成型產品,唯有掌握科研創新主動權,才能最終贏得市場。
對中國化妝品產業而言,科研比拼將是一場前所未有的持久戰。
研發、試錯、人才培養雖需投入成本,但它們是一家企業建立競爭優勢基石,沒有這些消耗,企業就難以創造真正的市場價值。
編輯:鄒欣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