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鄒青穎
厚重的古城墻,將荊州的古與今劃分開來——城內是青磚綠瓦的矮房,城外是拔地而起的高樓大廈。
作為江漢平原上的一座老城,荊州的氣質總透著一絲內斂。在這樣的背景下,走進它的化妝品市場,就像走進一場低調的獨角戲,表演者不多,卻各自有光。
01
千年商埠下的美妝流失
“百里長湖望荊州,百年商埠興沙市。”
沙市自古為商賈云集的物資集散地和港口集鎮,有“十里津樓壓大堤”之盛。
2024年,荊州全市GDP突破3500億元,而沙市作為荊州市中心城區,GDP突破700億元,成為荊州經濟發展的核心引擎。
在沙市,有著荊州最多的商業綜合體和商圈,老城區商業中心從中山路移至北京路,人信匯、美佳華、安良百貨、北京路地下商城等,是過往荊州人購物的第一選擇。時過境遷,這些早期商業業態逐漸變得老舊傳統,有的則體量較小,難以適應現代購物需求。
于是,為升級城市商業格局,2014年,位于荊州與沙市兩區結合處,荊州萬達廣場開業,作為荊州這座千年古城的現代化商業拓展,尋找著新老城區對話的可能。
反觀新城區,立新街道作為沙北商圈的“城市封面”和荊州新城建設的主戰場,以吾悅廣場為核心,匯聚商圈、首店與地標效應疊加,勾勒出沙市的新消費圖景。由此,吾悅廣場成為年輕與時尚潮流的聚集地,這一57萬方的體驗型商業中心,釋放著“現代化”與“煙火氣”的雙重張力。
而當筆者實地走訪至上述幾大商圈時卻發現,盡管這些商圈在建設方面大相徑庭,但其中化妝品的商業環境卻相差無幾。在滿是服裝、飲食、汽車品牌的商場中,美妝貨柜屈指可數,零售店前門可羅雀。
02
顏值經濟的最后據點
據優品美集總經理李昌介紹,目前荊州共有3個主要的購物中心,包括人信匯、萬達和吾悅。其中,人信匯僅麥吉麗、林清軒兩家化妝品專柜,在筆者逗留的三十分鐘內,均無顧客停留。
相比專柜的冷清,美妝集合店的生意雖不算旺,但偶有年輕消費者駐足。在人信匯,優品美集作為備受荊州年輕人青睞的美妝集合店品牌,客流明顯超過屈臣氏。在其店內,選品多以線上爆品為主,陳列緊湊,進口彩妝均可試色,大牌護膚與國產彩妝比肩排開。
在萬達,品牌的沉默與“草根”的喧嘩則被凸顯得淋漓盡致。一樓,FONDBEAUTY、悅色化妝品中心、茉美美妝三店并立,店內多為進口品,包括護膚套裝、面膜、洗護品類,但裝修都極為簡單,商品陳列也較為雜亂,來往行人似乎并不感興趣,僅瞥一眼便匆匆離開。
品牌專柜依舊“保持緘默”——一樓的林清軒、歐萊雅,二樓的薇諾娜直營店,均未見顧客停留。筆者發現,在歐萊雅專柜,產品主要是一些過季的促銷套裝,如金致牡丹系列、小蜜罐系列、復顏玻尿酸系列等。據柜姐介紹,這些套裝“買一送一”,比線上便宜,卻始終吸引不到顧客。
“荊州人口流失嚴重,本地人外出務工的很多,商場承接的大部分是家庭型客群,以及新興年輕客群,做的基本是區域性生意。荊州有長江大學、長江大學文理學院、荊州學院等學校,大學生可以說已經是本地化妝品市場的主力消費群體。”李昌解釋道。
因此,具備年輕化的吾悅廣場更像是一個試圖“逆風翻盤”的據點,一樓增設調色師、KKV,聚焦新銳國潮彩妝,通過趣味互動、品牌共創等,動態吸引品牌加入,給予了年輕消費者更長久的新鮮感和滿足感。
03
低價敘事下的生存與突圍
“實際上,荊州化妝品市場已經趨于飽和,市場競爭非常激烈,像早期的維維、潔潔,早就占據了荊州絕大部分市場份額。”李昌表示,荊州的化妝品市場正在經歷一場沉默的“價格戰”——專柜的稀缺、傳統CS渠道新意匱乏、新興美妝集合店各自為戰,幾乎沒有差異化競爭優勢,價格成為唯一的武器。
筆者走訪發現,老牌連鎖維維、潔潔都已逐漸退出商場舞臺,轉向傳統臨街店面低調經營,靠低價促銷、家清和洗護等高頻剛需品引流。店內,隨手拿起柏瑞美定妝噴霧、美寶蓮眼唇卸、蜜絲婷防曬霜,均比線上便宜幾十元。
在一家潔潔化妝品店,門頭貼著醒目的黃色紙張:“清倉甩賣,低價處理,一清到底,一件不留”,甚至店內的每件商品都被貼上了巨大的清倉價。
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里,似乎每家店都在退守。荊州化妝品市場,沒有喧囂,沒有熱浪,甚至沒有太多期待。可它依舊在努力——傳統店面努力貼著標簽促銷、大品牌在邊緣維系著“體面”、新零售集合店尋找著線上爆品的落實點……
這或許正是三四線下沉市場的真實模樣——不是沒有消費力,而是消費的邏輯早已改變;不是沒有消費者,而是年輕消費群體早已從線下轉至線上,從品牌忠誠走向價格敏感。
在荊州,化妝品依然還有生機,但它不屬于那些頭頂光環的“大牌”或“專柜”,而是屬于每一個認真挑選、試色、計算的普通消費者。他們不是不愛美,只是更務實。
編輯:鄒欣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