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鄒欣晨
在品牌咨詢與戰略公司Siegel + Gale今年六月發起的消費者調查中,“榮登”美妝消費者最討厭看到的品牌宣傳詞榜首的是“重新配方”(reformulation)。令人意外的是,緊隨其后的關鍵詞并非該公司猜測的“停產”或“更換包裝”,而是“品牌重塑”(rebrand)。
實際上,在今年上半年,“品牌重塑”這個詞頻頻出現。
高管們將品牌重塑視為提振疲軟銷量、觸達新客戶群體或制造話題熱度的一種手段。有時,重新調整品牌定位確有必要:美妝潮流不斷更迭;開拓新市場可能需要不同的品牌策略;而創始人或創意總監的離開也會使品牌風格出現變動。
然而,消費者方面卻往往對此持不同看法。
01
擺脫刻板印象?
消費者:別沒事找事
今年四月,成立十年的香水品牌Boy Smells在品牌重塑之后推出了全新形象,包括全新的產品包裝和新香型:該品牌放棄了原先矮而胖、讓人聯想到藥房的香水瓶和超大的黑色瓶蓋,轉而采用更貼近傳統香水造型的雙色瓶設計,并新增了更多“面向年輕香水消費者群體”的香型。
反對聲浪迅速涌現:許多顧客在社交平臺上抨擊這一品牌重塑后的新形象“十分廉價”,一位評論者甚至稱該品牌正在“TEMU化”(Temu為拼多多旗下跨境電商平臺,部分海外消費者認為其代表廉價感)。一些人指責其拋棄忠實的老客戶“只想著年輕顧客”,而另一些人則認為品牌為了迎合主流消費者的目光而拋棄了其“小眾文化根源”。Boy Smells品牌方拒絕置評,但在一份聲明中表示,此次品牌重塑對其銷量產生了積極影響,并稱這是在“連續四年的銷售額持續下滑,且瀕臨被零售商拋棄的危機”之后的必要之舉。
“在消費者看來,當品牌在未經其‘許可’的情況下就做出形象上的重大改變時,他們會感到被背叛一般的憤怒。”Siegel + Gale全球集團總監詹娜·伊斯肯(Jenna Isken)對此評價道:“這一現象在美妝行業尤為明顯——因為美妝產品深入消費者生活和家庭中最私密的領域。”
伊斯肯指出,當下,許多美妝公司通常將品牌重塑視為擺脫過去的刻板印象、避免品牌老化并改頭換面煥發新生的一種“一舉多得”的手段:如高端護發品牌Olaplex就在今年更換了其logo和形象配色,加入了讓人聯想到“紅毯”的深紅色元素,以向消費者和專業發型師傳達其受明星名流青睞的品牌特點;護膚品牌Josie Maran則采用了更具視覺吸引力的可重復填充式玻璃罐和袋式包裝,以在貨架上脫穎而出,并擺脫其曾在電視購物平臺上促銷的“土氣黑歷史”。
但Boy Smells的案例表明,消費者可能對這些舉動并不買賬,甚至認為品牌是在“沒事找事”。而在充滿紛爭且“易燃易爆炸”的社交媒體環境中,任何一點看似微小的失誤都可能“點爆”消費者的“情緒火藥桶”,從而徹底顛覆品牌重塑的初衷,甚至起到反效果,讓本想“向死而生”的品牌“徹底入土”。
“‘品牌’就是對消費者承諾的兌現——所以,當品牌打算重塑并推出全新風格的宣傳活動時,最好謹慎地調整策略。”伊斯肯說。她認為,如果品牌重塑不偏離其最初的宗旨和承諾,就更有可能取得成功。“在這個過飽和的美妝市場,許多美妝品牌創立之初就選擇深耕細分賽道,它們或專注于服務小眾領域,或專為吸引特定人群而打造。因此,當這些品牌的受眾覺得前者拋棄了創立以來的核心價值主張時,就會產生很大程度的不滿。”
02
品牌倒苦水:不敢固步自封
今年四月,在其部分股權被小眾護膚品牌Topicals創始人收購后不久,高端護發品牌Bread Beauty Supply清空了它在Instagram平臺上發布的所有內容,并推出了一部全新的活動宣傳片,由美國說唱歌手Foggieraw領銜主演,搭配在昏暗燈光環境下拍攝的模特,試圖營造出一種“午夜之后”的成熟氛圍感。
而這一形象與該品牌此前的風格大相徑庭。Bread Beauty Supply成立于2020年,其包裝一直使用柔和的粉色和灰褐色調,并以充滿趣味性的文案和社交媒體內容(大量融入黃油與烘焙元素)為特色。
“我們注意到,消費者對品牌的新美學風格和包裝形象充滿擔憂和不安,這些情緒是合理的。”該品牌創始人梅瓦·海姆(Maeva Heim)說。但她進一步解釋,品牌需要成長,需要不斷吸引新的消費群體,而不是抱著“一畝三分地”固步自封。海姆將全新的品牌風格描述為“粗糲感”(gritty),她希望這種風格能幫助該品牌吸引男性消費者。
新宣傳片發布后,Bread Beauty Supply在Instagram上邀請消費者反饋對宣傳活動的看法,評論大致分為兩派:一部分消費者喜歡這種新穎感,另一部分則希望像標志性粉色這樣的傳統元素能得以保留。
“我們必須提升我們的專業氣質,”海姆說,“在過去,我們的品牌風格里確實有活潑的俏皮元素,但有時,這種元素可能會讓品牌顯得幼稚,也限制了品牌的受眾。”她表示Bread Beauty Supply 最初的品牌風格與她個人的品味聯系過于緊密了,該品牌不會改變其核心包裝,但會拓寬其形象上的配色范圍,并制作更多能生動展示其核心SKU的宣傳廣告活動。
03
成功重塑的關鍵
品牌戰略咨詢公司Monogram Group 的創始人兼總裁斯科特·馬克曼(Scott Markman)認為,想要達成一次成功的品牌重塑,關鍵在于是否能對自身目標有清晰的認識。
“需要思考的核心問題是:他們(品牌)想要一場漸進式的演變還是徹底顛覆性的變革?”馬克曼指出,在開始執行品牌重塑之前,企業需要先明確當前品牌存在的弱點和不足在哪里,并清晰指出該缺陷的影響范圍——無論是利潤率下滑、渠道中斷,還是被新的競爭對手逐步侵蝕其市場份額。
徹底重塑戰略的正面典型,是由美國知名女歌手Lady Gaga創立的美妝品牌Haus Labs。其最初于2019 年在亞馬遜以Haus Laboratories的品牌名首次亮相,在初期表現平平后,它在2022年成功實現了品牌重塑,徹底轉型為高端美妝品牌。具體做法包括:將分銷渠道轉向絲芙蘭;縮短品牌名稱;優化產品策略;專注于主打“純凈美妝”(Clean Beauty)概念等。這些舉措成效顯著,Haus Labs一炮而紅,其Triclone遮瑕膏等產品更是風靡一時,在社交媒體上成為爆款。
“Haus Labs原先那種‘讓所有消費者隨時隨地都能買到我們的產品’的品牌理念對高端美妝消費者并不適用。想要打入絲芙蘭,‘圈粉’高凈值客戶,就必須重新審視其核心產品和宣傳理念,而這也是幫助該品牌在絲芙蘭重獲新生的關鍵。”詹娜·伊斯肯評價道。
然而,品牌重塑并非能解決公司管理層失職或產品市場契合度不足的“萬能靈藥”。伊斯肯稱此類病急亂投醫的品牌重塑為“創可貼”(Band-Aid rebrands)。“一部分美妝品牌誤以為簡單更換logo和產品包裝就能修復一個本已破敗的商業模式,這就像是給斷肢貼上創可貼,于大局無補。”她說,“品牌重塑或許是一個誘人的、獲得第二次發展窗口期的機遇,但它也冒著將品牌資產歸零的風險。在重塑時,品牌必須慎重權衡要保留多少原有的品牌資產。”
伊斯肯表示,當美妝公司和企業打算執行品牌重塑戰略時,最好咨詢最原始的那批老客,以便理解這些當初為他們帶來“第一桶金”的“基本盤”粉絲群體在想什么。而對于那些擁有規模不大但發聲意愿強烈的粉絲群體的品牌,伊斯肯則建議其提前告知消費者品牌重塑的計劃,在社交媒體上征求粉絲建議,并采取更加循序漸進的方式。
無論如何,大多數品牌重塑的目的都是為了重新吸引消費者,這通常意味著要擴大目標受眾范圍,招攬更多新鮮血液。對于那些起步于小眾市場和細分賽道的品牌來說,他們往往擁有一群“忠實老粉”,卻難以打入主流市場。因此,如何把握好擴大受眾范圍的平衡程度依然頗具挑戰。
編輯:李嘉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