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錢瑩
近日,多篇小紅書熱帖稱,快消巨頭聯合利華中國區正在裁員。化妝品報向發帖人進行求證后,得到了肯定的答復。
目前,聯合利華并未官宣此次的裁員計劃和數量。記者嘗試與聯合利華聯系,暫未得到回復,但從近幾個月聯合利華人員動向來看,此次在中國區的裁員并非空穴來風。去年12月,聯合利華位于新澤西州的美國總部裁員149人;今年6月13日,據路透社報道,聯合利華因出售業務在非洲科特迪瓦進行裁員,并拒絕賠付裁員后的賠償金。
聯合利華的裁員并非孤立事件,而是其戰略轉型的重要一環。去年,聯合利華宣布分拆冰淇淋業務,并計劃今年底完成上市,該業務旗下擁有夢龍、可愛多、和路雪等知名雪糕品牌。根據其2023年財報,冰淇凌業務為聯合利華帶來79億歐元(約合人民幣658億元,按今日匯率,下同)的營收,但因成本過高和季節性銷售等因素,該業務營業利潤率遠低于美容與健康板塊,通過讓其“自立門戶”,可以實現公司整體利潤率的提升。
此外,聯合利華還在不斷優化品牌組合,2023年12月,其出售Elida Beauty旗下旁氏(Pond‘s)等20余個美妝個護品牌,2024年之前相繼剝離立頓茶業務以及Suave北美業務,今年收購英國可持續個護品牌wild。種種跡象表明,聯合利華正在對自身業務架構進行重塑。
深究聯合利華此番裁員,其背后原因錯綜復雜。
一些業內人士認為,裁員的“導火索”是聯合利華對于冰淇凌業務的分拆。去年3月,聯合利華發布了“生產力計劃”,主要干三件事,“用技術代替人力”“砍掉重復工作”和“精簡行政人員”,總而言之,要在全球范圍內裁員7500人,而此番裁員正是該計劃中的一部分。通過“生產力”計劃,可以節省約8億歐元(約合人民幣66.21億元),剛好應對冰淇凌業務分拆帶來的損失。
近年來,聯合利華的財務數據表現未達預期,盡管2024年營業額同比增長1.9%至608億歐元(約合人民幣5016億元),但營業利潤卻同比下滑3.7%至94億歐元(約合人民幣776億元)。在細分業務上,個人護理業務作為其第一大營業額來源,受市場飽和、競爭對手崛起以及消費者需求升級等因素沖擊,2024年同比下降1.5%,增長勢頭受阻。在區域市場方面,亞太區尤其是中國市場業績低迷,2023-2024年營業額持續下滑,2025年第一季度中國市場銷售額甚至出現高個位數下滑。
此外,快消行業的整體增長放緩也讓聯合利華面臨挑戰。在消費者消費更加謹慎的當下,聯合利華在新興市場的開拓并未達到預期,如2024年結束在津巴布韋長達80年的運營,2025年6月出售科特迪瓦業務??偟膩碚f,聯合利華的裁員舉措是其應對當前主客觀困境、尋求未來發展的必要之舉。
展望裁員之后,聯合利華將聚焦于核心業務的轉型與增長。將冰淇淋業務分拆之后,聯合利華將專注運營美容與健康、個人護理、家庭護理、營養四個板塊,資源將進一步向毛利潤更高的品牌傾斜,通過提升這些品牌的競爭力,帶動整體業務增長。
編輯:李嘉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