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化妝品報記者 張明
2019年12月31日,元旦前夕,距離丸美敲鐘上市已整整5個月。丸美集團CEO孫懷慶首度面向行業媒體,講述丸美的戰略與發展規劃。此時,丸美市值近250億。行業首富的標簽,緊緊攥在他的手上。
從一個民營企業老板到上市公司的掌舵人,身份的轉變并沒有讓孫懷慶內心有太多的漣漪。“對我而言,上市之后沒有太多的改變。但對丸美而言,上市就像是從內河踏入到大海,有無限可能,也會有無限挑戰。你可能取得意想不到的成功,也可能遭遇意想不到的失敗。”孫懷慶認為,站在新的時代起點上,企業既不能高估過去兩年的變化,也不能低估未來十年的變化。真正的勝利者,都是長期主義者,而真的長期主義者,都是站在未來看現在。
丸美,才剛剛起步。
上市是考驗的新開端
中秋節假期前的最后一個交易日,中國化妝品行業迎來了歷史性的時刻。截止當日收盤,丸美股價報收每股56.25元,漲幅為5.99%,市值來到了225.6億元的高點,超越上海家化,成為中國美妝第一大市值公司。正在國外度假的孫懷慶從朋友處聽到這一消息,心中很平靜,他將這一消息分享給了其他同事,并說道:“這是上天給我們的最好的中秋節禮物。”
面對股價的飆升,孫懷慶認為,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我們2014年向中國證監會提交首次公開發行股票招股說明書,到2019年7月25日在上海證券交易所正式掛牌上市,期間整整經歷了5年。算上提交招股書之前準備的時間,可謂‘十年磨一劍’。這十年,我們經歷了太多的曲折,所以將內控及心態調整到了最佳狀態。”孫懷慶認為,上市不是終點,是考驗的新開端。
“高市值是投資者投給自己‘期望票’,而不是‘信任票’。只有在未來2-3年干得好,才能成為資本市場期待的那個人。所以,我不是特別關心股價的升降。”去年12月16日,上海證券交易所與中證指數有限公司決定調整上證50、上證180 等指數樣本股。調整結果顯示,丸美成為上證180指數中唯一入選的化妝品企業。對此,孫懷慶十分清醒。他認為,為滿足投資者的期望,丸美需要做一個長期主義者,除此之外,別無他法。
丸美還能更“完美”
從0到1難,從1到100更難。
“世界級化妝品集團的內部情況各不同,但其崛起及壯大的方式有相通之處,比如并購、打造超級品牌等,這是丸美向世界級化妝品集團進軍的過程中,需要走的路。”孫懷慶表示,并購一直在丸美的計劃中。
2017年10月,丸美集團將中高端進口輕奢彩妝品牌PASSIONAL LOVER戀火納入麾下;2019年7月,丸美集團100%控股戀火。至此,戀火步入“丸美時代”。戀火之外,孫懷慶一直有收購高端抗衰品牌的想法。不過他也提出,“一個公司做大的最快捷徑是并購,最容易踏進的坑也是并購。”在并購上,丸美十分謹慎。
除并購外,丸美將更多精力放在品牌塑造上。截至目前,丸美集團構建了丸美、MARUBI TOKYO、春紀、戀火的多品牌矩陣。其中,孫懷慶要將丸美品牌打造成年銷售超10億美元的超級品牌,將MARUBI TOKYO品牌打造成對標高端外資的抗衰品牌。
為了打造品牌力,孫懷慶透露,丸美從2007年便始投放廣告,至今已投入超過15億元。未來5年,丸美還要進一步增加廣告投入,持續加強品牌建設傳播。“有人說,丸美在廣告投放上過多,他們不知道的是,每年20%營銷費用是優秀快消品的剛需成本。”孫懷慶還表示,丸美在廣告與研發上的投入是同步進行的,目前在研發上的投入占比已超過2%,未來這一占比要超過3%。
“產品潮起潮落,唯有品牌可以穿越時間的限制。”孫懷慶表示,持之以恒建立消費者對品牌的認知和信心,是丸美要做的事情。
與外資品牌角逐的最佳時機正是當下
去年,有兩個現象引發了孫懷慶的關注。一個是丸美做了一項調查,調查結果顯示,100個消費者中,大概有70-80個消費者知道丸美這個品牌,但最終購買產品的只有20-30個。中間50個人沒購買的原因也很簡單:天然的不信任。二是蘭蔻、YSL等高端外資品牌正在通過電商、下沉市場進行“降維打擊”。
這看似兩個毫無關聯的事情,恰好告訴了本土品牌一個血淋淋的事實——品牌只有往上走才有機會,不然連下沉市場都守不住。
“其實完全不用擔心,國際品牌‘降維打擊’,雖讓他們彌補了短板,來到了最鼎盛的時期。但也因此跌落神壇,與國產品牌來了同一個維度,同一起跑線了。”孫懷慶認為,冬至之后,春分不會太短。
“這正是本土品牌與外資品牌角逐的最佳時機,如果我們在中國市場打贏了它們,我們走向世界更簡單了。”雖然高端化之路很難,孫懷慶表示丸美會堅持下去。
在掘金高端化的道路上,丸美也制定了“鐵三角”戰略:將制造與研發交給日本人,將設計創造交給法國人,將推廣與銷售交給中國人。“沒有人比日本人更懂亞洲肌膚,沒有人比法國人更懂時尚,同樣也沒有人比中國人更懂中國人的消費心理。”
以新銳品牌為師
不僅無懼外資大牌,孫懷慶也無懼新銳品牌。“電動汽車顛覆的都是10萬元以下的汽車,顛覆不了10萬元以上的汽車。”在孫懷慶看來,新銳品牌顛覆不了丸美,只會讓丸美百尺竿頭更進一步。
“每個時代都會孕育新品牌,CS的崛起孕育了一批本土品牌,互聯網的崛起孕育了一批淘品牌,社交電商的崛起孕育了一批新銳品牌。新時代的來臨,并不意味著舊時代的品牌就會消亡,相反,每個時代都有代表性品牌存活下來,實現長青。”與其將新銳品牌當做敵人,孫懷慶更愿意將它們當做老師。
“沒有完美日記,沒有WIS,我們永遠不了解社交電商的能量。”過去,丸美習慣將營銷重點投放在電視廣告上,現在也在轉變營銷思路,發力內容營銷。今年,孫懷慶預計將更多的營銷費用投在社交電商上。“我們有線下渠道、供應鏈等方面的優勢,如果能在社交電商做到80分,就及格了,能做到100分,就更好了。”
寵辱不驚,看庭前花開花落。孫懷慶說自己是樂觀主義者,朋友圈發的也全是正能量的話語。這份自信,正是來自于丸美長期主義的堅守。孫懷慶與丸美的“中場戰事”,才剛剛開始。